青青萌芽实践队:当科学遇上童趣,“泡泡龙课程”点亮山区孩子的夏日课堂

青青萌芽实践队:当科学遇上童趣,“泡泡龙课程”点亮山区孩子的夏日课堂

7月22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湖北师范大学“青青萌芽”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在黑板上画着今日的科普实验——泡泡龙,孩子们一进门便兴奋地围上来,望着黑板上写的字。这是实践队为山区孩子们精心设计的科普课堂之一,将物理化学知识与趣味实验结合,让科学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

泡泡里的科学:从“玩”到“学”的奇妙转化

课堂伊始,队员们用一支简单的吸管吹出肥皂泡,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阳光下漂浮的七彩泡泡。“为什么泡泡是彩色的?”“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队员们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用浅显的语言解释光的干涉现象和表面张力原理。随后,队员们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泡泡龙”:使用一次性纸杯,附上一层纸巾并用皮筋捆住,蘸上特制肥皂水,轻轻一吹便形成绵延不断的泡泡长龙。引起学生一阵惊叹。

互动中探索:让知识“活”起来

“谁能吹出最大的泡泡?”“试试用不同色素,泡泡会变成什么样子?”队员们抛出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尝试。队员张明一边记录实验现象,一边引导孩子们思考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比如露珠为什么是球形的。课间时分,孩子们仍意犹未尽,三三两两讨论着如何调配“最强泡泡水”,有的甚至用笔记本认真记下了“秘方”。

500

从课堂到生活:科学思维的萌芽

暮色降临,实践队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队员们复盘当天的课程,调整后续的“泡泡延伸实验”——加入色素观察泡泡分层、用泡泡膜承载小纸片研究承重能力。实践队员希望在之后的进阶课程中,能给孩子带来更多惊喜和欢乐。

500

在这个被群山环抱的校园里,青青萌芽实践队用“泡泡龙课程”架起了科学与童趣的桥梁。当知识化作指尖跃动的七彩泡泡,当好奇的种子埋进稚嫩的心田,这个夏天的故事,注定会成为孩子们和实践队员们共同珍藏的成长礼物。(通讯员:宋仕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