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微电子闯关港股IPO!声学传感龙头直面苹果依赖与芯片自研挑战

声学传感龙头再次冲刺港交所了!

7月21日,在在港股IPO招股书失效仅24小时后,歌尔微电子闪电重递申请表,联席保荐阵容依然豪华——中金、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及瑞银集团集体护航。这家从创业板撤退的传感器巨头,在资本市场的辗转腾挪背后,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企业面临的选择与挑战。

500

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歌尔股份(002241.SZ)体系内唯一从事MEMS业务的子公司,自2017年10月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而它的上市之路也非常曲折。

1、从创业板撤退到港股再战

早在2021年12月,歌尔微电子创业板IPO就已过会,却在2024年5月主动撤回申请,背后存在双重压力。

500

在2024年新“国九条”强化分拆上市监管,同时证监会推出支持科技企业境外上市的16项措施,政策天平向港股倾斜。而在A股,深交所问询直指核心软肋——芯片采购高度依赖英飞凌(占比超55%),而自研芯片出货量占比不足30%,难以支撑“核心技术自主”的科创板定位。

为了能够早日登陆资本市场,歌尔微电子转战港股。港交所在2025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新政,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便利的上市通道。此次歌尔微电子IPO拟募资3-5亿美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平台升级、全球化布局及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战略收购。

歌尔微电子通过独特的垂直整合模式,构建了覆盖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算法开发及系统设计的全栈技术能力平台UniSense,为客户提供“芯片+器件+模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500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歌尔微电子在多个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2024年市场份额高达43.0%,远超第二名25%的市占率;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2.2%,位居全球第五;全球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累计出货量超50亿颗。

在技术储备方面,截至2025年3月,歌尔微电子拥有1,82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38项,覆盖材料研发(41项)、芯片设计(191项)、封装测试(405项)等关键技术领域,是中国智能传感行业专利持有量最多的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3.26亿元)支撑着技术创新,使其解决方案种类已超400种,应用于约30种智能终端。

500

此外,歌尔微电子而客户遍布全球,126家直销客户中包含全球前九大手机厂商,对苹果的销售收入更是占比高达61.8%(2024年前三季度)。这种深度绑定带来订单保障,也埋下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

然而,歌尔微电子在自研之路上,芯片外购仍是最大软肋。英飞凌作为核心芯片供应商,采购占比长期超过55%,而自研芯片多用于中低端产品。高端市场尤其是苹果订单,仍需依赖外购芯片满足性能要求。

2、增长回暖下的隐忧

歌尔微电子近年财务数据呈现“V型”复苏态势,但深层次挑战依然存在。

歌尔微电子的业绩在2024年迎来强势反弹,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1.2%至45.36亿元,2025年Q1达11.20亿元(同比增54.4%)。而利润同步回升,2024年净利润3.09亿元,结束两年下滑趋势;2025年Q1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55.3%。

而歌尔微电子2024年以来的强势反弹主要源于,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复苏(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结束两年下滑,实现7%增长);传感器业务大幅增长67%,传感交互模组增长46%;产能利用率提升(潍坊、荣成基地利用率超90%)。

500

目前,歌尔微电子收入高度依赖传感器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占比77.0%,其中声学传感器是主力产品。其他业务包括SiP(系统级封装)占比17.9%和传感交互模块占比4.8%。

但背后问题仍然存在。首先是歌尔微电子毛利率承压,19%左右的毛利率低于瑞声科技(22.1%)和敏芯股份(24.88%)等同行,主要因为高溢价芯片外购。

然后是关联交易争议,歌尔微电子与母公司歌尔股份的交易毛利率长期高于综合毛利率,2022年达21.5%(同期综合毛利率18.5%)。

500

最后是客户集中度攀升,歌尔微电子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22年75.5%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79.9%1,抗风险能力受考验。这种依赖曾导致重大危机——2022年因AirPods Pro 2 “良品率问题”遭苹果砍单,不仅导致歌尔股份市值大幅缩水,也暴露出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

3、AI浪潮下的战略卡位

随着智能终端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预计2023-2028年出货量将从30.5亿台增至41.9亿台,年复合增长率超5%。而AI眼镜作为下一代交互入口,预计2025年全球销量800万副,2030年将突破1亿副。而智能汽车传感器需求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0.6%。

500

面对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内部瓶颈,歌尔微电子需在多条战线寻求突破。

此次,歌尔微电子冲刺港股IPO,募资规模预计3-5亿美元,资金将重点投向,技术升级、业务多元化、战略并购、全球化布局等方面。歌尔微电子此次港股IPO不仅是一次资本运作,更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转折点。

目前,歌尔微电子当前自研芯片占比不足30%,且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募投资金部分用于提升UniSense平台能力,但需跨越从设计到量产的鸿沟,尤其要突破高端市场被英飞凌垄断的困局。

站在港股门前,歌尔微电子的价值不仅在于50亿颗传感器的量产能力,更在于其卡位AI硬件革命的关键赛道。随着AI眼镜、智能汽车等新终端对传感交互需求的爆发,其技术储备与客户网络构成独特优势。但外购芯片的“阿喀琉斯之踵”与苹果依赖症,仍需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坚和生态拓展来化解。

在全球化的发展时期,歌尔微电子能否借力资本市场的加持,突破当前的成长天花板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