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辉:见龙在田,国潮的觉醒时代
以“自强不息”为魂,将千年龙纹解构为潮流符号,打造兼具东方神韵与街头张力的中华龙IP。"技术赋能文化,我们不光可以平视世界,更要让世界看见中国龙的骨血与锋芒。"
王春辉
国潮艺术家
原创IP中华龙总设计师
“天地初开,青龙现世”天神之贵者,莫过于青龙。
《淮南子•天文训》
----题记
大家好,我是王春辉,这是我创作的中华龙。当时卡西欧委托我做这款产品设计的时候,其实我觉得它还会像其他限定款一样,数量就是三百个左右,但是当我把设计稿给他们的时候,他们看了之后就震惊了,他们就把数量定到了一万五千套。2021年天猫超品日发行,一下子就成为震撼潮流圈的重磅力作,发售18秒,一万五千套全部售罄,总售价是两千三百多万元。
接下来就发生了更加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潮流圈出现了全民争抢中华龙周边的局面。这一个表盒从200元被炒到500元、800元、 1000元、 2000元、 3000元, 4000元、 5000元,到最后一个表盒就到了6000多元钱,这成了中国国潮崛起过程中,一个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事情,从此掀开了中国国潮崛起的一个新篇章。
创作中华龙是和我个人的感受,个人经历都是息息相关的,更是和我们中华民族奋发崛起的历程息息相关的。
我小时候我父亲是画画的,画画、烙画,他一画就是十几个小时,那时候就没有人陪我玩,我跟我弟弟就拿着他的《芥子园画传》临摹,有些时候是自己比着画,或者自己随心所欲的去画。
因为是画画的,所以说我们家比周围人都穷,那个年代本来都穷,但我们家更穷。初二的时候要交125块钱的学杂费,家里没钱,然后我爸就跟我说:别读书了,回来玩吧,玩着多爽,过几年去打工。然后我不干了,我就是坚持要读书。然后我爸说,那就让天来决定吧。于是就拿出一个硬币开始制定规则,抛硬币,如果正面朝上,那就是我能考上好大学,就继续上,如果正面朝下,那就考不上,就别上了,这是天决定的。一扔,正面朝上,我能考上好大学,然后我爸就说了三局两胜,剩下两次,一扔正面都是朝下的,天意决定我考不上大学。其实现在想来,不是说天意决定我考不上大学,是家里穷。
所以说十二岁我就开始回家帮忙干活,每当周五下午,同学们放学了都回家,所以在马路上都是学生,还有周日下午,他们去上学,这个时候我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庄稼秧子里,我怕他们看到。那个时间是1994年,自己不甘心,我觉得自己挣学费也要去考大学。然后就种西红柿,卖西红柿,在家里干活。早上5:00起来,骑个28大杠,后边驮两筐西红柿,骑到十几公里外的批发市场批发掉。平时去饭店里帮忙刷碗之类的,只要我能干的活,几乎都干过了。
一次看到有几个人扛着一件家具,家具上面的木板上是烙的画,烙的是一条龙,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栩栩如生的龙,当时我就心动了,原来画里边不仅有林下风致,还有这么气势磅礴,当时就有了自己将来画龙的想法。我是半工半读,到了26岁才终于考上自己觉得还不错的大学,才是天意。
这几年国潮在海外备受追捧,只是单纯国潮崛起了吗?当然不是,它背后是中国实力的崛起,是在科学技术、现代生活、物质文明保障下的崛起。
中国这一代年轻的艺术家们,尤其是在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文明的这一代年轻艺术家们,我们可以在这么好的时代里平视这个世界。我们可以信马由缰的思考,我们可以包容整合,充分利用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利用我们的技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实现艺术创作。
那么我们如何在当代语境中,去激活这些丰富的创作源泉呢?我首先想到是龙,因为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贯穿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红山文化的玉龙,仰韶文化的龙纹陶器,印证了龙作为部落融合的象征;封建时代的帝王以真龙天子自居,龙成为特权与秩序的象征;民间信仰中龙王司雨,舞龙祈福,龙与农耕文明息息相关;龙掌管风雨却造福万物,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无不验证着龙的精神内核,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与集体人格的象征。
在《易经•乾卦》象辞中,曾经提到中华龙的德行特征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龙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全球化与多元化文化碰撞的今天,我希望通过龙图腾重新唤醒龙的精神,唤醒我们中华民族作为龙的传人的文化自信。所以我在创作中华龙国潮IP的时候,就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视角去阐述古典图腾,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当下青年群体心中藏匿的龙魂所在,重释龙图腾中所蕴含着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止,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
在造型方面一改柔软飘逸的画风,把金属盔甲元素和街头文化融入龙身,它既延续了自强不息,守护苍生的龙魂,又以钢铁之甲回应了当代社会的竞争与挑战,把长城形象植入底座,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色彩方面,我很大胆的使用了撞色搭配,用新一代的色彩和美学,深度输出中国文化的DNA。说到色彩这一块,以前尤其是在欧美文化背景下的外国人,他们对红绿配组合是非常排斥,或者说是文化差异的。他们认为红色象征暴力,绿色会与毒药巫术相关,两者结合会让人们感觉到不满。但是在我们中国红配绿是一种经典,且富有文化意蕴的组合,咱们钟楼鼓楼屹立千年,这种看似对比强烈的搭配,实际上通过巧妙的平衡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会形成一套独特的视觉美学。除去这些伟大的建筑,我们血管里边流的血,它不是红色的吗?那是生命力;我们所看到的绿色的植物和森林,那不是绿色的吗?那也是生命力。
如今作为当下的艺术家,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告诉那些连颜色都要标签化的人,请停止你们的刻板审美,颜色是自由的,不要再告诉世界红配绿很土,也请闭上你们制定规则的眼睛,让颜色回归万物生长的模样。
在姿态方面,我想到的就是一个招财器物“龙抱珠”。我故意的把龙珠画的更大一些,因为我觉得“龙抱珠”不仅可以招财纳福,而且龙珠里面藏着更好的东西,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也是中华民族的龙魂。
2021年9月在延安,我创作的中华龙IP和CC讲坛一起获得了国家IP的大奖。媒体都开始报道我是国潮艺术家,其实有了这个称号我并没有开心,这是一个时代的鸿运,我就是在这个时代鸿运下的年轻艺术家中的一员,我和大家一起在努力的打造着国潮的世界。
而且在《易经•乾卦》中,龙被用作核心意象,象征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乾卦六爻中的六条龙,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揭示了生命发展中的各个关键阶段,如同龙的成长历程,更为我们提供了人生重要的指引。
《易经》的开篇,第一卦第一爻就是“潜龙勿用”,潜龙勿用这个阶段就是要勇于锻炼,默默积累的过程,要隐忍、蛰伏、韬光养晦,这个阶段经历的越久,磨练的越久,未来的潜能越大。当我开始接受媒体报道说我是国潮艺术家的时候,潜龙勿用的阶段就结束了,到了第二个阶段“见龙在田”,阳气升腾,龙出渊潭,出现在大地上,这个时间开始进入发展初期。接下来我们还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审时度势,抓住机会,继续保持自强不息的德行特征,才有可能实现未来的巅峰时刻,飞龙在天,宏图大展。我觉得个人的成长,国潮的发展,还有国家的国运,都是和龙的成长历程是相通的,都能够一一的映射。
中华龙创作的时候,我用的工具是Xencelabs数位屏,数位笔,这都是在国际上处于顶尖水平的,可以说是脑到、手到、创意立现,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技术。
问大家一句,为什么我们中国古代的文明可以享誉全球?我觉得那是因为在曾经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仅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有自强不息的华夏儿女,还有领先世界的技术。我们的造纸术,我们的印刷术,可以把我们的图案和思想印在上面,我们的瓷器,我们的丝绸,震惊世界,那么精美,这样的话,我们中华文明就可以有了一个介质,可以去对外传播,它靠的是技术。在当时我们的生产力生产工艺都是领先全球的,所以我们可以依托先进的技术,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把我们的文明传递出去。
最近十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不卖座了,就有老艺术家痛心疾首,他说我们的民族不包容外国的文化和艺术了。我曾经游学美国,我想告诉他的是你错了,我们中华民族是最包容的。我们红山文化的玉龙,仰韶文化的龙纹陶器,它印证了龙作为部落融合的象征,在《尔雅翼》等等古籍中都记载了龙有九似,讲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和文化”。“和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我们民族是最包容的。
这位老艺术家嫌弃我们的民族,不包容好莱坞的文化和艺术了,而我要告诉他的是,美国人自己的定义是好莱坞是电影工业。以前我们崇拜好莱坞,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太牛了,太先进了,同样的特效,同样的慢动作,同样的镜头,人家在技术上可以做到近乎天衣无缝,我们当时震惊的是这个。当他的技术达到顶峰以后,他们就开始去全世界找故事,找印度的,找埃及的,还要找中国的,但他讲不明白那些故事背后的真正含义。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美国话语权下对他国古老文明的浅薄阐述,他阐述的不伦不类,他不卖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儿。
物质决定意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必须要先解决温饱,那个时期为了温饱,我们很多艺术家都忘了,我们才是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民族。于是我们中的一些人他们只学会了仰望,仰望久了,就看不到我们自己脚下土地的变化了。但是在这当中有很多的艺术家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奋斗,很荣幸我选择了和我的祖国一起奋斗,才有了今天的IP中华龙。
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的电影艺术,从《大圣归来》到《流浪地球》,《黑悟空》、《哪咤》,我们的故事越讲越好,我们的技术不再瘸腿了。我的那些移民美国的朋友,他们在看《哪咤2》的时候痛哭流涕。为什么四十岁左右的大老爷们儿看《哪咤2》会痛哭流涕,哭的是啥?哭的不是电影情节,哭的是命运,他看到的不是一部电影,而是电影背后那个强大的国家。国家综合实力展现出来了,所以他又激动又难过,他百感交集,为什么?因为他们在祖国强大的前夕,为了他们曾经的仰望离开了祖国,而今天坐在美国的电影院里去仰望祖国,他能不百感交集吗?
我要说的是我们的国潮,我们的电影文化为什么可以走向世界?就是因为我们又有了当年瓷器、印刷术、丝绸一样伟大的生产力作为背景。这背后不是某一个人,某件作品,某一个行业的力量,更是国家的力量,是民族觉醒的力量。
我们曾经韬光养晦,忍辱负重,换来的是无尽的打压,可是打压我们的那些人,他们根本不懂龙的精神。龙的精神里有什么?你越打压我越强大,龙的精神里有胸怀大志,自强不息,百折不挠,锲而不舍。所以我们就有了华为的5G,有了DeepSeek,有了航母,有了量子通信,有了震惊世界的最新战斗机,日新月异太多太多了。但我知道这里无不蕴含了中华的龙魂,我忍不住通过艺术作品来赞扬这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讲好榜样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我应该去讲一百个,甚至更多。
这是我创作的航天龙NFT数字藏品。2022年,鉴于当时看到我们中国的航天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吃了那么多苦,才使我们中国今天在航天领域取得这样的成就。我觉得这反映出他们群体的共同价值观,自强不息,所以创作了航天龙数字藏品,一经预告便受到Z时代的疯狂关注。我更没有想到的是开售00:00:01全部售罄,成了大爆款。我的微博也是一夜之间涨粉九万人,涨粉是为什么?他们希望提前知道下一个作品的发行时间,因为这次没抢到,这已经不是一个作品的成功了,是所有人对中国航天精神的仰望与膜拜。
那么最后我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件事儿,就是龙的翻译。在西方龙的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是邪恶的,比如托尔金笔下的《霍比特人》,巨龙贪婪狡诈,摧毁矮人王国并霸占财宝,是西方现代文学中恶龙的标杆形象。1996年的电影《龙之心》里边的巨龙德拉克被描绘为嗜血的反派,但在我们中国,龙的形象是包容的,是尊贵的,所以我坚定的把龙翻译为LOONG,而不是Dragon。
在“龙腾四海”艺术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门前的中华龙艺术装置,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的美育活动中,在Xencelabs中华龙联名款数位板的全球宣传视频里,在《潮流》杂志,《男人装》杂志的报道中,我都将龙的翻译为LOONG。你可能不认识我,但你一定见过我的名字,上海自然博物馆门前的中华龙艺术装置,艺术展签被新华社发布的网络热帖“龙该怎么译”引用,更多人看到了我的翻译CHINESES LOONG中华龙,王春辉。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用自己的视角阐述华夏文明,寻找民族符号更多表达性。愿中华文化里,那些亮眼的历史印记都能飞龙在天,以龙行天下之势,引领世界文化浪潮前行。让我们继续保持自强不息的德行特征,谦虚谨慎,审时度势,把五千年文明的辉煌,续写成下一个五千年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