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丹佛大学赵穗生教授到访CCG,深度解析特朗普2.0背景下的中美关系转变
2025年7月18日,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终身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赵穗生教授到访全球化智库(CCG),与CCG理事长、外交学院特聘教授、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博士聚焦特朗普首任至第二总统任期期间中美关系的变化及未来走向进行深入交流。本次活动在当前中美关系面临多重挑战、全球局势持续动荡的背景下举行,吸引了多位来自学界、政策界和媒体的关注与参与。
会议伊始,CCG秘书长苗绿代表智库对赵穗生教授再次参与CCG“全球名家对话”系列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其在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与丰富履历。她指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转折期,本场以“特朗普1.0到2.0”为主题的对话备受关注,期待赵穗生教授与王辉耀理事长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未来中美关系的演变路径。
随后,赵穗生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从特朗普1.0到2.0:中美关系的转变及分析》。他表示,中美关系经历了显著变化,进入了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危机阶段,既未出现显著改善,也未急剧恶化。两国高层及民间交流曾大幅减少,双方互信不足,意识形态和大国竞争成为主要矛盾。尽管存在挑战,但他认为双方都具备韧性,和平共存仍是必然趋势。他强调需要理性看待中美关系,避免过度反应带来的负面后果,期待未来以务实态度稳步推进合作与对话。
在对话环节,王辉耀博士与赵穗生教授围绕中美战略互信、具有共同合作潜力的领域等议题分享看法。
王辉耀教授认为,当前应关注中美关系从特朗普1.0到2.0阶段的变化及可能的合作空间。他指出,不久前两国元首邀请双方互访将为双边关系改善创造契机,北京阅兵式、联合国大会和亚太峰会等均可成为平台。中方也可以向对其他几十个国家一样,对美开放免签证访华,促进中美人文交流。此外,他认为中国可在国际热点问题中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在推动俄乌和平和中东和平方面。未来,中美欧及冲突各方可通过联合国平台合作,和全球南方国家一道,为全球和平与与稳定注入多极世界新动力。
赵穗生表示,如果中国领导人与特朗普能在年底前举行峰会,中美关系或将显著改善。他强调双方应积极促成会面,认为这是解决分歧和推动合作的关键机会。赵穗生还提到,中美在乌克兰及中东等地区问题上有合作空间,但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推动互访和沟通以增进理解。
在此后的互动环节中,现场观众积极提问,就特朗普领导风格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特朗普政策对中国的利弊及美国内部舆论等问题展开讨论。赵穗生教授一一回应,强调美国内部对特朗普政策的复杂看法,认为其务实风格为中美沟通提供可能。
本次活动在坦诚、务实与建设性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双方均表示,希望今后继续加强交流合作,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