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军军官:在南海没有与中国海军发生冲突,因为戴高乐号航母打击群代表了强大的实力
来源:naval news
在一场聚焦法国印太战略的私人活动上,法国海军高级军官,包括一名海军上将,分享了“克莱蒙梭25号”(Clemenceau
25)行动的一些细节,揭示了此次在行动、外交和技术方面都极为紧张的部署背后的故事。技术方面的进步使得法国航母打击群(CSG)得以全面施展实力,并首次实现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在“克莱蒙梭25号”任务期间,法国航母打击群部署至太平洋,这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海军的首次。尽管外交承诺坚定,但航母打击群的此次部署并非单纯的礼节性访问,而是肩负使命:重申法国在拥有国家利益的地区的存在。
紧张局势笼罩
尽管部署期间未发生冲突,但法国舰队仍面临压力,需通过种种“信息传递”来明确领土主张或试探任务部队的“反应”。
与中国海军的交锋
据在场海军代表称,法国航母打击群一直受到法国竞争对手的监视。无论是在叙利亚上空遭遇俄罗斯苏-35战机,还是在东南亚受到中国军舰的“欢迎”。“法国航母打击群的出现既令竞争对手感到恼火,又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我们一进入吕宋海峡,就遭到跟踪,特别是一艘中国海军054A型护卫舰。”一位高级军官解释道。该军官还表示,在相当于地中海四分之三面积的海域内,他们统计到了三四十艘中国军舰(不包括民兵小船),数量“相当可观”。“我们已做好应对一切情况的准备。”海军上将在回答有关可能发生对抗的问题时说道。法国航母打击群还在南海“遇见”了中国航母。
据官员们称,未发生对抗是因为航母打击群实力强大。但除此之外,这也与中国“试图淡化法国舰队的通行”有关,一位高级军官推测道,这解释了为何没有相关报道流出。他们的反应对美国可能会不同。这位海军人员推测,中国的无动于衷或许表明了其对待法国和美国的不同立场。
在回答现场提问时,海军上将还透露,没有法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实际上,一艘 FREMM 级护卫舰和一艘补给舰停靠在了冲绳,并未靠近该海峡。“当时,我们认为穿越海峡并无益处。我们的‘牧月’号护卫舰(Prairial)几个月前已经穿越过了。”该军官解释道。
法国海军陆战队(Fusiliers marins)队员在航母上严阵以待。图源:法国海军。
红海航行
如果说紧张时刻并不少见,那么通过苏伊士运河、红海和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行,无论是去程还是回程,无疑都尤为引人注目。航母打击群通过时,胡塞叛军的行动并未停止,但航母及其护航舰艇均未成为攻击目标。然而,由于地缘政治局势在航母打击群往返途中发生了变化,回程时的风险要大得多。“我们首次通过和返程时的地缘政治局势已经不同:期间美军轰炸了胡塞武装阵地。因此,局势更加紧张。有人‘担心’胡塞武装会把我们的航母误认为美国航母。”这位高级军官解释道。
FREMM“阿尔萨斯”号击落无人机防空型 FREMM“阿尔萨斯”号返抵土伦海军基地时,其76毫米主炮上绘有击落无人机的标志。图片由埃尔韦·德穆恩(Hervé Dermoune)拍摄。
然而,航母护航舰艇中的 FREMM“阿尔萨斯”号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该舰在返程途中奉命参与“阿斯皮德斯”行动(Operation
ASPIDES),期间似乎击落了两架无人机。该舰返回土伦时,当地一名船舶观察者注意到其76毫米主炮上绘有两架无人机的图案。尽管法国媒体报道了其中一次拦截事件,但第二次的细节则较为模糊。
技术创新
panel(小组讨论)上的水手们并未就该主题展开深入讨论。的确,新设备的作战方面仍属高度机密。
然而,正如《海军新闻》此前所报道的,航母打击群首次携带了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能够大幅提升舰船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模拟各种场景。
在议会听证会上,海军参谋长提及了这些舰载数据枢纽的存在。“在‘克莱蒙梭25号’行动期间,我们在航母打击群的不同舰艇上安装了4个数据枢纽,并将它们相互连接[……]。这些枢纽非常有趣。利用这些枢纽和人工智能,我们能够追踪到一艘护卫舰上发生的机械故障。通过收集所有数据,我们能够检测到受损设备,更重要的是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更换了零件,现在能够理解问题从何而来,以防止其再次发生。”海军上将沃茹尔(Vaujour)解释道。
数据科学家管理着航母打击群各舰上的数据枢纽。图源:法国海军。
这些数据枢纽还被用于模拟场景,如“进入印度尼西亚海峡”,以帮助指挥官决定采取何种机动动作,同时考虑可能的威胁。
“我们向数据枢纽提出了一个问题:穿越这条海峡的最佳战术是什么?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他们事先演练了所有可能的战术,比如指出中国潜艇可能部署的位置。他们记录了数百个位置,并让人工智能工具根据提供的结果计算出最佳战术。这非常有趣。”海军上将尼古拉·沃茹尔(Nicolas
Vaujour)补充道。
除了对舰载数据枢纽的这次重大试验外,法国海军还首次在实战中测试了L22数据链,正如《海军新闻》此前所报道的。
后勤——部署的关键
法国海军补给舰“雅克·谢瓦利耶”号由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租用的商业油轮“斯特纳·北极星”号进行综合补给。图源:法国海军。
如此长时间的部署离不开坚实的后勤保障和大量的燃料补给。尽管航母采用核动力,对自身推进系统的燃料依赖较低,但飞机燃料、食物和弹药的需求始终存在,因此需要频繁补给,护航舰艇亦是如此。
为此,航母打击群可依靠法国海军的新型补给舰(也称为“BRF”),这对参谋长而言,它确实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存在,他在听证会上强调了这一点。其速度比上一代更快、载货量更大、能够直接在海上装载如“阿斯特”导弹这样的复杂弹药、必要时可同时为3艘舰艇加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极具价值的工具。
“克莱蒙梭25号”行动还提供了测试新型补给方式的机会。例如,“雅克·谢瓦利耶”号补给舰与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租用的商业油轮“斯特纳·北极星”号首次进行了综合货物作业(CONSOL)。这是一种在附近没有基地或部队位于敌对区域时,实现补给点多样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