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仁乃至整个日本皇室,在书法问题上,根源并不是握笔的问题,而是写得太难看而已

【本文来自《日本天皇的名字,为什么这么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汘喑泫
  • 字写好写不好先不说,毛笔咋握都不知道?

这个槽点倒是不多。

先不说“执笔无定法”,其实在很早的时期,就有过关于执笔方式的论述,而从各种文献来看,在中唐甚至是晚唐之前,单勾法执笔都是日常书写时常用的握笔方式,而所谓的单勾法执笔,其实与今天的握硬笔的方法很像。

而到了中晚唐时期,有关单勾与双勾的争论开始走向台前,其主要论述依据中单勾法执笔会导致笔力虚浮,不如双勾法执笔稳健。而这里描述的双勾法,则是很多人在影视剧里看到的这种握毛笔的方式。

无论是单勾法,还是双勾法,都是流传了许久的执笔方式,甚至包括书圣王羲之大概率用的都是单勾法,现在一些观点认为,在中晚唐之前,单勾法是握笔的主流,是因为在那之前,日常书写都是以小字居多(没那么大面积的简片,也少见很大面积的纸张),单勾法执笔运笔较为灵活,书写便利,比如我自己当年在练字时,都是以单勾法为主。

而到了中晚唐时期,随着造纸术、碑帖的发展,写大字的机会较以往开始增多,此时,单勾法执笔的弊端就开始显现,于是双勾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而现在的影视剧里表现的,也通常是以双勾法为主,一些开设书法课的学校,授课时也以双勾法为主要范本,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影响了我们普通人对毛笔握笔方式的认知。

德仁,乃至整个日本皇室,在书法的问题上,其根源并不是握笔的问题,而是写得太难看而已。

贴文作者拿章总的字与之对比,其实还是抬举了日本皇室,章总还是花了大力气去改正“用墨太浓、字未端正、草率不堪”的评价,虽然仍然被后世评价是“蚯蚓体”,但至少还是强于普通人的。

但日本皇室,不妨考虑一下,到中国任何一个二三线城市报个书法班,学习个一年半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