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再别有人高句丽、高丽分不清
【本文由“心之所善”推荐,来自《吉林省委书记:要理直气壮讲清楚夫余国、高句丽、渤海国的历史》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0式航母
你解释一下,高句丽怎么跟高丽不相干?
以史实为依据,不是戏说。
1.族源。高句丽是中国东北的古代边疆政权,是一个被称为扶余人的大集合,其中包括濊貊、沃沮、汉人、鲜卑、契丹人,有人认为他们最后成为靺鞨族祖先的一支,靺鞨族是金、与女真的祖先。其国亡后,很少部分人逃入三韩(主要指新罗,马韩、辰韩可以忽略)。部分人内迁入中国,准确数字难以明确,但有几个明确记录,其一,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亲征高句丽后,迁7万高句丽人入中原。其 二,高句丽权臣泉男生归附唐朝时,率六城十余万户(约40-50万人)内迁。其三,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灭高句丽后,将高句丽王族、大臣及平民共20余万口迁至关中地区。次年(669年),再迁高句丽户2.8万余户(约14万人)至江淮、山南、京西等地,两次迁徙总计约35万人。其三,668年李勣俘获3万战俘迁入内地。其四,唐朝迁入中原的高句丽人总数约为 60万至80万,占高句丽总人口(约300万)的近三分之一),一部分融入渤海国(又是一个各民族的融合体,最终绝大部分融入汉族,约占其总人口近三分之二)。
2.语言。从历史记录看,高句丽使 语用的言语为扶余语,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语不同,极少词汇可能通过交流进入古韩语----而大量的汉语则通过 各类形式交流成为古韩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朝鲜半岛的政权变化。668年,高句丽被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新罗(676—935年):新罗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半岛大部,但未完全继承高句丽领土。高丽王朝(918—1392年):由王建建立,国号“高丽”取自“高山丽水(完全的汉语字义)”,与高句丽(音译)名称相似但无直接继承关系。李氏朝鲜(1392—1910年):取代高丽,成为朝鲜半岛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4. 说白了。其一,高句丽和是中国东北边疆政权,属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朝鲜/韩国视角:高句丽和朝鲜/韩国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从治理疆域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高句丽在鸭绿江西,而半岛和几个政权在江东,即便是再怎么扯,鸭绿江西从秦朝开始就是中国的有效统治区域,除了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短暂的割据式统治时期不算,比如辽、金。
其二,从文化上看,高句丽壁画、城遗都是高度汉化,但这玩艺真辩不清,因为半岛的文化遗址也一样被高度汉化。
其三,半岛可以将就的把高丽王朝当先人,但是把高句丽当先人,那就错大发了,既便高丽王朝真的是他们的先人,高丽王朝的疆域也从未过鸭绿江西,鸭绿江以东三分之一都是属于中原各朝的有效统治区域(清前身后金除外)。
其四,总结来说,就是高句丽是古代中国东北至朝鲜半岛北部的独立政权,与后来的高丽、李氏朝鲜无直接继承关系。
其五,高丽王朝、李氏朝鲜一直是接受中原政权册封的,他们无皇帝,只有王(清末袁世凯离开朝鲜后不算)。如果我们的精英强硬一点,完全可以说,那都是我们的。
5.希望再别有人高句丽、高丽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