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作者“江畔渔樵”的观点《让孔子走下神坛,回归人间》

支持作者“江畔渔樵”的观点——《让孔子走下神坛,回归人间》

原创:上海阿蔡

500

 ( 阅读与批判 )

       今天在知乎网看到一篇文章《让孔子走下神坛,回归人间》,作者是“江畔渔樵”。对此,我一看标题,就从内心赞赏该作者的观点了,因为他的观点具有辩证法观念,具有尊重事实的基础,具有尊重历史的基础。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孔子从一个教书匠被演变到成为所谓的“圣人”,那都是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而后来呢,——孔子自近代的五四运动以来,就被不断地曝光和批判了,他就没有了以往的气派了,甚至还常常地被世人和社会鄙视及瞧不起了。

       也就是说,孔子在中国是有过跌落神坛的时期的,这是事实。可以说,孔子不仅仅是在他当时的那个年代做过“丧家犬”的,孔子在千年之后,同样是有过做“丧家犬”的时候的,也就是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那种境界的时候的。这就是历史的事实。

        当然,在“江畔渔樵”的文章《让孔子走下神坛,回归人间》中,他可能不会说的那么多,他不会把孔子曾经的不堪都抖落出来,这是真的。但是,我们真的可以在“江畔渔樵”的上述的这篇文章中,看到一些他所认为的那些孔子不值得人们尊敬的地方,或者说该作者指出了一些孔子该被社会批判及厌恶的客观问题。

        当然,作者“江畔渔樵”的文章中,也例举,或论证了一些孔子身上可以被称赞的东西,这是作者辩证看待孔子的一个事实,对此,我也赞同作者辩证地看待孔子。但我更赞成孔子走下神坛后的“贫民化”的回归,唯有做到这个了,孔子才能真正地走下神坛,这是我的观点。确实,我比作者“江畔渔樵”要更冷静一些,要更激进一些,或者说要更客观一些吧。

        总之,孔子原本就应该贫民化的,比如他在当时到处求官而不得,却又不甘心,不肯放弃他唯有当官,才是正道的心态。但是,事实上,在孔子的时代,孔子一生大多是颠沛流离的,他遇到的大多数官僚们,无论是哪里的官府衙门,或国家部门,都是不太把孔子当回事的。所以孔子常常是在饥寒交迫的压力下,到处求官的。到处寻找仕途的希望的。所以,当时有描述孔子为丧家犬的形态之说。

        事实上,孔子在他更多的时候,也就是一个教书匠而已,只是他不甘心,非得找官做做而已,到处在奔波,到处在找机会吧,哪怕四处流浪,形同乞丐。 也就是说,孔子在中国是有过跌落神坛的时期的,这是事实。可以说,孔子不仅仅是在他当时的那个年代做过“丧家犬”的,孔子在千年之后,同样是有过做“丧家犬”的时候的,也就是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那种境界的时候的。这就是历史的事实。

        作者的文章中有些非常可取之处,比如说对南孔的尊敬。历史上,南孔更爱国吧,这是说南宋当时随迁至杭州临安,而后再衢州落户的这支,当时没有做投降派。即所谓的额“南孔‘’的形象,更加正气一些。反观”北孔“,在网上流传的那个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中,当时的”北孔“在门前媚日的恭迎”日军“的形象,就大相径庭了,让国人鄙视了。

        所以,作为读者之一,赞同“江畔渔樵”作者在他的文章《让孔子走下神坛,回归人间》中提出的看法,包括作者在他该文章中所举的其它更多的例子证明:必须让孔子贫民化,才行!当然,这也是我的看法!唯有让孔子去掉那些所谓的“圣人”的修饰了,才可能有正确的对孔子的评价,这是我的看法。比如作者在他的文章中有不少部门辩证的思想,辩证的对孔子,及对所谓的额“儒学”的评价!

        当然,作者“江畔渔樵”也还是有认识的局限性的,包括对海外孔子学院的认知的落伍和还是停留在早几年的状态的了解上,这是他文章中的一个不足,或不足之一。 因为,在海外前些年推广的大量的孔子学院,如今已经大量的倒闭或被撤销了,原因之一,大概就是让孔子,及让儒学代替“国学”,让孔子及儒学,等同真正的,丰富的“国学”,这些不再能够蒙蔽外国人了!这是之一。当然,海外孔子学院的大量被撤销,被停办的原因之二,据一些网上介绍,那就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并没有让外国人真正了解中国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仅仅是一些变形的小活动,及一些腐朽的孔子介绍而已。

        作者“江畔渔樵”在他的文章中有许多可取的观点,比如他说: “ ——我们说的“批孔”,用鲁迅的话说,是批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以及御用文人,梳妆打扮过的孔子,并不是专指老夫子本人。批判可以,请搞清楚,真正应该批判的,是后期被别有用心的人妖魔化了,被利用了的伪儒家!” 确实如此,孔子一直被伪儒家利用和“妖魔化”了,包括今天那些所谓的谈国学必推孔子的各种所谓的培训家们,培训班们,都是“妖魔化孔子的始作俑者”,拿孔子当赚钱的敲门砖,由此“圣化孔子”,扭曲真正的丰富多彩的国学之百花齐放的美妙,确实这种现象该被作者“江畔渔樵”与社会大众们批判之!

        总之,赞同作者“江畔渔樵”的思想,正确看待孔子,辩证看待孔子是必要的,尤其是让孔子贫民化,走下被“妖魔化捧为圣人的绝对正确,绝对高大”的神坛,非常有必要,这是中国今后谈论孔子首先应该做到的必要事情,否则,孔子只能被继续地在铜钱与资本的运作中臭烂下去,丢失掉他原本仅有的一点,或那些还有的可取之处的言论吧!

       事实上,在历史中的孔子,客观上就是一个教书匠而已,并且为了他的教育产业的维持,他也常常说一些“言行不一”的话,也常常让学生,或大众们莫名其妙地,不可思议地发呆,和怀疑孔子的高大的,这些都是事实,仅此一点,孔子就是个原本有缺陷的人,比如他也有 “是图为利”的很多方面,是没有原则的人所具有的特性的。尽管他也有一些言论,看起来是可取的,是漂亮的。

        总之,对孔子的评价,给个“四六开”的评分,也就是不错了。假如今后的中国文化界,能够如此看待孔子,评价孔子,那就是孔子的大幸了,因为如此一来,孔子才不会被再次地打到,即便他再开几家孔家店,也绝对不会有人去砸他的店门了!这是真的!毕竟,孔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常人了,常人有些过错,有些难堪,有些丑的历史,或故事,那都是正常的嘛,社会大众们就不会有太多的苛求了!

        不然得话,一定要把孔子打扮成完美的什么“圣人”,那么,对不起了,社会大众们就一定会去抖落出他更多的臭事,与不堪的一面吧!无论是孔子家常的,或高大上的哪些方面,那都会被社会大众们挑剔,及批判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符合中国的辩证法的!

       最后,再说一遍:作者“江畔渔樵”的文章《让孔子走下神坛,回归人间》中,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如果有时间,我还可以找到几处可以值得赞扬的地方,他的文章写的不错。尽管,我还没有去涉及他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前面说到的孔子学院的衰败一事,不算)。

       阿蔡   写于2025年7月17日中午11点15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