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特科技IPO:4年借款13亿元仍“失血” 短债偿还压力逐年攀升

近日,珠海市南特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特金属”)收到北交所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主要聚焦于外购铸件及收入确认准确性、供应商核查充分性、募投项目合理性及产能消化风险等方面。

北交所
南特金属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精密铸件铸造及机械加工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主要应用于空调压缩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该公司此次IPO拟募资4.20亿元,计划用于高端精密配件生产基地二期项目、珠海南特机加扩产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台山南特精密机加工件扩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由于平均近八成营收来自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南特金属的IPO之路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近年来应收账款高企、营收增长乏力,该公司存在的短债偿还能力不足、业绩稳定性欠佳,以及募资用途合理性等问题,则备受外界质疑。
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4年,南特金属实现营收分别为7.35亿元、8.34亿元、8.34亿元、10.3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0.47亿元、0.84亿元、0.98亿元。南特金属营收增速从2022年的13.38%下滑至2024年的9.86%,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023年的80.51%骤降至2024年的16.66%。
南特金属大客户依赖症导致应收账款持续位于高位。2021年至2024年,南特科技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22亿元、4.04亿元、3.94亿元、4.1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达59.19%、57.99%、55.49%和64.84%。
值得注意的是,Wind资讯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南特科技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累计达13.40亿元,但由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不足,导致该公司期末现金余额连续2年呈净流出状态。
截至2024年末,南特科技货币资金余额为0.29亿元,同比骤降45.28%,相较于1.86亿元的短期有息借款,存在较大的偿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