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电梯完全可行——只要地球自转周期再短点

要从国际空间站拉一根缆绳到地球,需要什么条件?这得看你希望地球转多快了。

500

来源:马克・加里克 / 盖蒂图片社

假设你能加快地球自转,让一天只剩 12 小时,会发生什么?首先,我们得换新时钟,上午和下午都只标 1 到 6 点。如果你有晚上 8 点音乐会的门票,那你可就倒霉了:因为 8 点这个时间不存在了。

但或许更关键的问题是,物理学家为啥要问这种不着边际的问题?这事儿压根不可能发生,别纠结了,不行吗?但其实,琢磨这些和现实相反的场景,能帮我们搞懂现实中事物的运行规律。而且,这事儿本身就挺有意思的!还需要多说吗?对了,这甚至可能帮我们造出太空电梯呢。

你不知道什么是太空电梯?这可是科幻作品里的常客 —— 一根从地球连到地球静止轨道上空间站的缆绳,缆车能沿着缆绳上下运行,就像普通电梯一样。说白了,这是一种轻松、常规的进入太空的方式,就像早上坐电梯去办公室那样 —— 完全不用火箭。

咱们先从几个基础问题说起,再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物理知识。

一天到底是啥?

这问题再基础不过了,但答案可不简单。你说一天是 24 小时?这话既对也不对。如果你站在户外,太阳升到天空最高点的时刻叫当地正午。从这个时刻等到下一个当地正午,这段时间就是 24 小时。所以 1 小时就是两个当地正午之间时长的 1/24。

但等等!这和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不一样。要是测量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会发现它并非正好24 小时。原因是地球同时在做两件事:一是绕地轴自转,这让太阳看起来在天空中移动;二是一年中绕太阳公转,这意味着地球自转一周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不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其实一天分两种。你想到的那种是太阳日,就是上面说的那种。另一种叫恒星日。下面有个完全不成比例的示意图,能帮你理解两者的区别:

500

来源:瑞德·阿兰

在位置 1,有根棍子标记着一个地点,棍子指向太阳,此时是当地正午。当地球移到位置 2 时,它完成了一次完整自转。但这时候还没到当地正午,因为地球公转让太阳的相对位置变了。这就是恒星日。

最后,地球在完成一整圈自转后再挪一点点,棍子再次指向太阳,就到了第二个当地正午。恒星日稍短一点,大约是 23 小时 56 分钟。

这为啥重要呢?因为如果我们要把一天缩短一半,得先确定是缩短哪种“天”。为了简单起见,咱们就说太阳日从 24 小时变成 12 小时,但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以及一年的长度)不变。

赤道上你会感觉变轻

一天变成 12 小时,很多事都会变。比如,你会睡多久?我们还会一周工作 40 小时吗?一周还会是 7 天(还会以天体命名吗)?但咱们先聚焦物理层面的变化。

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在北极站在秤上,再到赤道站到同样的秤上,秤在北极的读数会更大。其实不管是 24 小时一天还是 12 小时一天,都是这样 —— 但一天越短,这种差异越明显。先从北极说起。这是一个普通人站在秤上的受力图:

500

来源:瑞德·阿兰

人受到两个力。第一个是地球引力产生的向下的拉力(就是质量 m 乘以重力加速度 g)。第二个是秤向上的推力(我们叫它法向力,因为它垂直于地面)。秤的读数其实是法向力的大小,不是重力。牛顿第二定律说,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在北极的人加速度为零(只是站着),所以法向力和引力大小相等。

那在赤道呢?这是受力图:

500

来源:瑞德·阿兰

是不是只是方向变了?不是的,情况不一样。注意,这里的法向力没那么大(箭头更短)。因为站在赤道的人不是静止的,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而做圆周运动。物体做圆周运动时,会有指向圆心的加速度,这种 “向心加速度” 的大小和角速度(ω)以及圆周运动的半径(r)有关,公式是:

500

两个力(引力和秤的支持力)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向心加速度。所以秤的支持力是:

500

为啥北极不一样?没错,北极也在自转,但你在自转轴上,到轴的距离(半径)是零,所以加速度为零。如果按 24 小时一天的角速度算,赤道的有效体重是北极的 99.7%。要是一天 12 小时(地球自转快一倍,角速度也快一倍),秤的读数会是实际引力的 98.6%。转得越快,人感觉越轻。

现实中能察觉到吗?我觉得如果从北极直接飞到赤道,可能会感觉到超过 1% 的有效体重变化。体重变轻了,你能跳得稍高一点,走路也更轻快。

太空电梯

咱们先聊聊轨道。把物体放在地球附近,它会受到向下的引力。离地球表面越远,引力越弱。但如果太空中的物体一开始是静止的,引力会让它掉下来坠毁。不过!用刚才说的圆周运动技巧,能让物体做圆周运动,此时质量乘以向心加速度等于引力,就像站在秤上时有效体重为零一样。这就是圆周轨道。

物体的轨道速度取决于到地心的距离(r),计算公式是:

500

这里 G 是万有引力常数,M 是地球质量。如果 r 是地球表面以上 400 公里,算出来的角速度对应的轨道周期是 92 分钟。注意:国际空间站(ISS)差不多就是这样运行的。

要是空间站能拉根缆绳到地球,岂不是很酷?可惜,这根悬着的缆绳会跟着地球转得飞快,根本没法上下。

不过这问题有办法解决。假设把空间站挪到 3.6 万公里处,而不是 400 公里。这时空间站的角速度会和地球自转速度一样。从地球表面看,空间站会一直在天空中的同一个位置,因为两者都是 24 小时转一圈。这叫地球静止轨道 —— 但它必须在赤道正上方,这样自转方向才一致。

有了地球静止轨道上的物体,就能拉根缆绳到地球了。砰 —— 太空电梯就有了!但等等!问题不少。你能想象一根 3.6 万公里长的缆绳吗?这也太长了。长到必须在地球静止轨道外侧再放个大质量物体来平衡缆绳的重量。而且这种系统需要材料承受的张力,比最强的钢缆能承受的最大张力还大。只有碳纳米管缆绳之类的材料才有可能 —— 但我们目前还没有(不过以后可能有)。

那如果地球自转快一倍,一天 12 小时呢?这时地球静止轨道的角速度也要更快(才能跟上地球)。算一下就知道,地球静止轨道的距离会变成 2 万公里,缩短了约 45%。

要是地球转得特别快,快到国际空间站在 400 公里高度就能处于地球静止轨道,那太空电梯可能就成了。当然,这时一天会变得超短,只有 92 分钟。你能想象每 92 分钟就得起床一次吗?算了吧。这还真是可惜,我真的很希望有一个太空电梯。

作者:Rhett Allain

翻译:姬子隰

审校:7号机

原文链接:Space Elevators Could Totally Work—if Earth Days Were Much Shorter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