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晨昏,已成沃土——2025年高三毕业生来稿选登(七)
校门在身后缓缓合拢,蝉鸣裹挟着盛夏的风掠过空荡的走廊。我伫立门外,凝望这方吞吐我三年晨昏的天地。九龙岗上的校园,晚风低徊,唯有那棵苍老的槐树在空旷的操场边筛下满地游移的绿荫,如同踮脚踱过的时光。它斑驳的躯干,是光阴刻下的掌纹,无声收纳了此地无数年轻的心跳与琅琅书声——此间点滴,早已悄然沉积为一片“丰厚的沃土”。
教室的记忆浸润着晨光与墨香。当初崭新的课本垒成小山,粉笔的微尘在光柱里浮沉。犹记长久困顿于数学迷阵,笔尖艰涩如负千钧。直到某个清晨,灵光如清泉涌出,豁然贯通——那纯粹明澈的欢愉,至今清甜沁人。老师的微笑与解惑时的侧影,是艰难时刻里温暖摇曳的烛火。那时的心,恰似一粒深藏“沃土”的种籽,被知识的春水悄然浸润,在静默中伸展根须,贪婪汲取着“这片土地的滋养”。窗边疯长的绿萝,黑板角落未擦净的公式,皆是青春渴念与奋斗的注脚——每一笔刻痕,都在“沃土”上留下印记。回望三年,最难忘怀老师眼底那片沉静的海洋。考试失利时悄然走近的目光,如温煦溪流漫过心间板结的土壤;进步时舒展的笑意,眼角的细纹如同岁月温柔的涟漪。那温和而坚韧的力量,是足以润泽一生的春雨——无声地渗入“这片沃土”,滋养着每一颗渴望向上的心灵。
凤凰衔来盛夏的芬芳,骊歌轻起。站在十八岁的分水岭,回望沉淀的光阴,终在今朝绽放光华。蓬勃的青春舒展羽翼,怀揣的梦想迸发璀璨光芒。我们以昂扬姿态,奔赴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征程——羽翼之下,是“沃土托举”的力量。
校门已轻轻合拢。课堂的凝神、跑道的冲刺、耳畔的叮咛,都如饱满籽粒深埋心壤——它们并非尘封标本,而将化为盘踞的根系,于风雨中延伸,晴空下萌发新绿——根系所向,正是那片名为“此间晨昏”的“沃土”。步出校门,最后凝望那棵苍然槐树,它静立时光深处,筛落的绿荫在身后流动如河。转身离去,行囊里簌簌作响的,正是“这片沃土”孕育的、饱含阳光雨露的种籽。向前,是星辰与未知的邀约——我们终将与更好的自己相遇,带着少年赤诚奔赴下一场山海。
从此天涯行路,我将携着这源自“沃土”的、活着的绿荫启程。它的根系深扎于母校的“沃土”,枝干汲取着三年的晨昏雨露,必将朝向高远天空,伸展出属于未来的、永不凋零的苍翠。
6月9日下午,最后一场考试的铃声把时光切成两半,一半留在教室斑驳的课桌刻着铿锵的誓言,一半装进鼓胀的行李箱盛满未拆封的远方。而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是那已融入血脉、名为“此间晨昏”的“沃土”,以及“沃土”之上,生生不息的绿意与远行的足音。
作者:(于圣宇 忻州三中298班毕业生)
来源:忻州市第三中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