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瑶:家庭教育平权 低成本打造AI私教

我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博士后张诗瑶,今天在这儿想和大家聊聊AI和家庭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500

在开始之前,想和大家先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去年,有一天晚上,我弟弟回家之后非常沮丧,我就问他怎么了?他说,嗨,别提了,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那我下意识第一句话就是,你肯定上课又睡觉了,没认真听讲,我弟弟听完这句话,直接把书包一摔,进屋同时把门也是一摔,他一摔门,我就也生气了,我说你到底摔门给谁看。

500

这个时候我就在想,我平时也在研究AI应用,那我是不是可以尝试,用AI去帮助我去解决育儿中的一些问题呢?我就把我经历的这个情境输入给AI,AI给我的回复让我感到眼前一亮,它并没有直接给我讲教育方面的大道理,而是非常具体的告诉我孩子们可能的角度是什么,以及教会我去说如何说孩子们能够听懂的孩子话。

500

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思考AI和家庭教育能不能成为一种可能的合力关系,AI的出现,尤其是免费开源的AI,正在成为一把钥匙,一把为我们打开家庭教育平权之门的钥匙,那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是我们作为家长愿不愿意去相信AI,去尝试AI,去使用AI。

500

说到这儿,我想很多家长心里都打鼓了,因为大家提到人工智能,大家都会觉得它是高科技、高门槛、专业化,所以,我们不敢用,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有大量的AI学习机,还有很多培训机构,他们用AI去精准分析孩子,去帮他们做未来的一些规划和职业方向,其实这些需求,我们用免费开源的AI就能够使用和实现了。

只要我们足够了解我们孩子的成长轨迹,就能够打造我们每一个家庭的个性化私教,AI它正在把过去只有少数人能够拥有的昂贵资源,变成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免费使用的法宝,那具体有哪些法宝呢?

500

500

500

第一个,就是帮助我们读懂孩子的心,那怎么去做呢,具体做法就是我们进行数据输入,对情境进行描写,然后AI会根据我们提供的场景内容进行情绪识别、情境理解以及去结合年龄特点去进行分析,对孩子的潜在需求进行推测,并且给出相应的建议和不同的行动方案。

500

那么怎么对AI提问呢?给大家列了一个万能公式,大家可以看一下。

500

就是你的角色以及具体的情境的描述,我们的困惑和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比如,我是一位八岁男孩的妈妈,因为我不让他超时玩手机,他现在大发雷霆,在房间里哭,说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妈妈,我感到非常生气也很无力,请帮我分析他为什么反应这么大,并且给我一些具体的可以直接说出口的话,帮助他平复情绪,同时也让他去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我们家长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先尝试去跳出我们自身固有的那个认知框架,停下来,然后问AI,对AI给出的内容,我们要进行一个判断、学习和行动,最后一步也很关键,就是我们要和AI去反馈到底哪个方案对我自己的孩子最为适用,因为这个是让AI更加了解我们自己孩子个性的一个步骤和过程。

500

第二个法宝,就是把孩子的错题变成金矿,我有位朋友,他的孩子现在在上小学四年级,然后数学的应用题是他的老大难,我就建议他试试AI,然后他就把孩子的那道错题拍照上传给了AI,各位家长,屏幕上这个提问方式也很好用,大家可以直接学。

他就问说,请帮我分析,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材内容,孩子这道鸡兔同笼题为什么会做错,这是它的解题步骤,请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分析它可能存在的思维误区,并且用一个小学生能够听懂的比喻,提供一种新的讲解思路,最后请帮我出三道难度递增的同类型题目让他巩固一下。

AI也是马上就给出了推理和回复,它就分析出来,孩子并不是说 不懂加减乘除,而是卡在了假设法这个逻辑思维上,AI它没有讲大道理,而是给我们了一个新的比喻,那我朋友就用AI给的这个比喻,给孩子讲了,孩子就豁然开朗,那AI还能,自动的去根据他的提问,给出三道巩固题,那大家想这不就是一个顶级的,不知疲倦的24小时待命的,为我们家长去服务的,一个数学的家教,而且它还是免费的

500

那同样的方法,你也可以用它和孩子一起去创作绘本,把孩子的想象力变成真实的表达,上面的案例就是我朋友和孩子一起做的,小猫妙妙的第一次冒险的这个绘本,它就能把孩子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变成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作品,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表达能力,也能让他们从小就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今天我们回去就可以尝试一下,比如说让我们孩子把昨天晚上做的梦用AI呈现出来。

500

第四个法宝,就是帮助我们去提高在未知领域的决策力,比如说,现在我们高考刚刚结束,我们孩子上大学选专业报志愿,全家都非常焦虑。我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是个女孩,她自己是喜欢生物,但她美术也特别好,想选美术专业,但是父母很愁啊,觉得学生物之后是能找到好工作、好出路的,但是学美术可不一定,这是她父母的判断。两代人僵持不下,后来我就教他们用AI,分步骤三步走。

第一步,做一个信息搜集,就问AI请帮我分析一下,有哪些大学专业是结合生物学和美术专业的,这些专业的未来就业前景如何?请具体的列出专业的名称、核心课程和可能的职业方向。那AI立刻给出了一个专业,叫医学插画师。

第二步,就是深度调研,他们就针对医学插画师这个专业继续去提问AI,请详细介绍一下医学插画师这个专业,哪些大学是顶尖的,这个领域的专家或者知名公司有哪些,如果想申请的话,我们孩子需要准备哪些作品集,AI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资料。包括国内国外的顶尖院校的一些信息。

500

第三步就是模拟访谈,我们知道了这个专业,但是我们想知道真的从事这个专业了,它是什么样子,为了让孩子更加的直观去了解,就让AI去扮演这个角色,扮演角色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功能,就说请你扮演一位资深的医学插画师,我作为一名高中生来采访你,我想知道你一天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我的这个职业如果从事的话,我未来的幸福感来自于哪里,通过这种对话,孩子就对这个职业,有了非常立体的一个认识。

可以看到AI瞬间给我们提供了医学插画师这种我们在平常可能闻所未闻的交叉学科,那最重要的是,它让孩子和家长从选专业的一种对立,变成了战友,我们是共同探讨的关系,而不是我给你定专业,你必须去选择的一个问题。

500

AI赋能我们育儿的全阶段的,从0~3岁,我们对孩子基本的一个安全感的建立;到4~5岁,我们去教会孩子如何去进行情绪管理;再到7~12岁,我们重心放在如何去培养孩子的一个学习习惯;以及13~15岁我们要去培养他们如何去进行批判性思考、独立思考;再到16~18岁,我们帮助他们一起做专业的规划和职业的规划。每一个阶段我们其实用AI,都能够去在里面扮演着可以使用的一个角色。

500

那这部分内容,在我之前出版的《AI重塑家庭教育:十二个关键问题》这本书里也有涉及,如果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去看一下。

500

说AI重塑家庭教育,AI推动教育平权,那AI凭什么大家会问,之前有朋友问我,十几年前互联网出现的时候,大家也说它能改变教育,结果呢?那AI会不会是昙花一现以及噱头呢?去用它收割我们呢?

500

我也发表一下我的观点,首先,我们过去使用互联网,我们用搜索引擎,打开十几个网页罗列到那,我们会发现信息越多,我们越焦虑,我们不知道如何选择,但AI好的地方在于,它更像一个推理的导航仪,而并非是信息的一个陈列馆。

像DeepSeek R1 这样的推理模型,它能够提供我们的是具体过程化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杂乱的信息链接。这是过去我们使用互联网不具备的,所以说,它能够帮助我们从知道是什么,跨越到应该怎么做这个过程。

其次AI它更像是一个思路的启发者、启迪者,并非是我们的作业代写,因为它的功能是赋能我们作为父母、作为孩子也要去思考,而不是替代我们或者孩子去思考,它是在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此渔非彼鱼。

所以,请记住我们使用AI并不是找一个作业代写,或者是给孩子找一个作业代写,而是我们为自己找一个老师,对于考试而言分数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学习而言,思路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500

AI恰恰能够提供给我们的是思路和方法,那不仅如此,它还是实时进化的一个专家,所以说,你用它就是在给你自己打造一个只属于你的家庭的动态成长的超级私教,越用才会越好用。

500

当然说到这,也有很多家长说,那你说AI这么好用,我就不信它没有弊端,那AI会不会让孩子变懒,那AI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大家考虑的问题是存在的,它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把AI当成答案生成器来用,那肯定是不行的。

未来的教育并不是说考你的知识背了多少,而会更去考你怎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同时在使用AI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也要避免四个误区。

500

比如说,我们过度放手、角色混淆、期望过高或者是忽视情感需求等等,这意味着在未来的这个AI时代,家长的角色并不是弱化了,所以我们不用太焦虑,而是我们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了,要转变好AI时代家长的新角色,我们需要完成的是思维和认知层面的升级转变。

500

这和大家谈谈建立起AI思维,这个是非常迫切的,因为我在对五十位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家长不去用AI,但是后来,我了解到他们也不是不想用,而是卡在了认知层面。

那真正的AI思维,我们说的是人机共生,也是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团队提出了天人智一、问行合一、内外认知论,核心的思想就是我们要去明确分工,让机器做机器擅长的事情。

比如说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我们作为家长就做我们擅长的事情,那就是情感的连接、价值的引领和最终的判断和决策,当我们树立起来AI思维,那AI未来才能成为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合力。

500

所以,今天我想总结的是像文心一言、KiMi、通义千问、DeepSeek,这些强大的AI工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打破地域限制,一个在山区的孩子和一个在北京海淀区的孩子,只要有电有网,他们就可以在手机上拥有一个顶级的、个性化的私教。

500

这就是我所说的家庭教育平权,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普惠到每一个角落,它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促进家庭教育公平的最大公约数,而家长呢,只有真正的应用AI,才能够通往我们试图去寻找的解决的方案的路上,决定因素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作为人、作为家长是否愿意使用。

500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大家用AI、马上用AI、经常用AI,今天晚上我们回去就可以用AI去,让孩子们去画画,去批改一下作业,去分析一下我们情感的问题,到底孩子是因为什么和我们产生了隔阂,好不好,谢谢大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