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残忍!欧盟面临被撕裂!美国弃车保帅

作者 | 尧风

01 特朗普对欧盟加征关税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从欧盟、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分别征收30%关税。之前,美国就以“对等关税”为由,对欧盟的钢铁、铝和汽车等特定行业,加征25%的高额关税。

500

欧盟认为,对欧盟出口产品征收30%的关税,不但破坏大西洋两岸的重要供应链,还损害双方的企业、消费者和患者利益。同时表示,欧盟致力于通过谈判解决与美国之间的分歧,努力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必要时候,会采取反制措施。

此前6月20日,欧盟发布执行条例,禁止中国企业参与500万欧元以上的欧盟医疗器械公共采购项目,且原产于中国的医疗器械,在欧盟医疗器械采购项目中的占比不得超过50%,而美国、日本等国家则不受此限制。而中国也不是好拿捏的。7月3日,中国财政部宣布,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政府采购项目,需排除欧盟企业直接参与,同时欧盟产品占比不得超过总金额的50%。这次反击非常漂亮,接下来欧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提高。飞利浦、西门子等企业的销售额受到影响,市场份额减少。同时,失去和中国合作的机会,供应链受阻碍,对欧盟企业后续发展十分不利,会影响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500

欧盟为什么要怎么做呢?是因为之前和美国在钢铝和数字关税问题上,一直都谈不拢。这次通过限制采购中国医疗器械,是想向美国递交“投名状”,让特朗普政府看到自己的诚意,从而在数字、钢铝关税上对欧盟进行豁免。不得不说,欧盟真的是搬石头砸自己脚,目的没达到不说,还让美国觉得欧盟好欺负,愈发变本加厉,报复性对欧盟加征关税,宣称因为欧盟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导致美国对欧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要求欧盟完全开放市场,取消关税壁垒,还威胁“若欧盟报复,额外再加税”。

02 欧盟惨遭美国背刺

和对欧盟的强硬态度不同,美国在对华关税问题上,突然变“温和”。5月14日,美国把对华关税从145%砍到30%,期限是3个月,相对应的,中国在3个月内,同样象征性保留10%关税作为反制。为何美国对华态度软化?受以下因素影响。第一,美国核心CPI本来就高,再继续对华征收145%的关税,通胀率会继续上升,最后还是要由国内消费者来买单,严重威胁企业生存。第二,在加州等十一州的施压下,美国联邦法院裁定特朗普加征关税属于违宪行为,对此发布禁令。第三,美国本土产能不足,半导体、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供应,严重依赖中国产业链。第四,特朗普需缓解民众矛盾,拉拢之前支持自己的选民,扩大基本盘,增加选民支持率。这些都让美国政府不得不改变策略,换取中国在电子产品、稀土出口等领域的让步。这一调整确实带来正面影响,中美贸易额在6月实现12%的环比增长,其中,中国对美的医疗器械出口激增27%。

500

同时,美国政府对欧盟、中国实行差异化策略,想通过进一步分化中欧联盟,借此巩固自己在全球产业链的主导权。美国给中国“甜枣”,对欧盟挥“棒子”,会让欧盟心理不平衡,和中国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不愿意再和中国继续合作,之前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也可能受到影响。而美国进一步拉拢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分化欧盟内部,削弱欧盟的议价能力。但是也没把后路堵死,如果欧盟企业赴美设厂,还是可以享受关税豁免。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对欧盟是很不友好的,如果欧盟再拎不清,那就只能当炮灰了!

而对美国的“阴谋”,中国一点都不慌,接连发布多项反制措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已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商务部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特科姆公司等10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这些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增加在中国境内投资,对美国相关光纤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等等。同时,面对欧美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对内通过科技自立构筑壁垒,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对外通过“一带一路”政策,加速开拓新市场,进行全球布局。这些措施使中国在美、欧关税博弈中,掌握越来越多的战略主动权,成功实现突围!

500

03 结语

欧盟背刺中国,结果反倒让自己陷入困境;美国到处用关税点火,让国内危机四伏,还让自己变成孤家寡人。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实现科技自立,在全球市场上攻城略地,用"一带一路" 重塑产业链;同时通过互惠互利,赢得更多的合作伙伴。这场博弈的结局早已注定,中国作为擅长搭台的战略家,必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战友们,欲了解更多,就来【新财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