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洪灾成了“天人感应”的回旋镖
文 | 北方朔风
德克萨斯这次的洪灾,即使放在整个美国历史中也属于非常惨烈的级别,已经有一百多人死亡,还有最起码一百多人失踪。然而无论白宫还是德州的反应都实在荒腔走板,甚至白宫方面能说出来这是上帝的选择。不过就算这么离谱,民主党方面对特朗普的舆论攻势也显得绵软无力,甚至被特朗普倒打一耙,说“这事我不怪拜登”。两党真可谓是一对绝妙的对手。
上帝的选择这话,在此情此景下按某类人群的脑回路,意译成“天人感应”可能问题不太大。实际上,国内网络舆论场上从上古公知时代开始,一直就很喜欢渲染“天人感应”,喜欢把天灾和社会现实一通乱扯。最近的一次是今年春天时,河南陕西一带遭遇严重旱情,网络上一些人就扯出了“天人感应”,说这是光伏风电把能量都吸走了的报应。
如果读者们看到这几天关于特朗普的另一条新闻,就会觉得很有意思。特朗普为了反对清洁能源,竟然发表暴论“我在中国从来没有见到风电”。
这就非常抽象,当下美国两党基于中国威胁论的基调上,某些政策上都隐隐有认为中国是对的,要向中国学习的意思,特朗普这话也是拉中国为自己背书。但显然特朗普在这方面完全不懂中国,又要对选民装出很懂的样子,所以就暴论频出。更抽象的是,有些美国人还真信了这话。
特朗普的暴论结合前阵国内网络上的“天人感应论”,是不是就有趣起来了?笔者很怀疑这种话术是否和共和党这帮人有关系,毕竟不是只有民主党人才和中国的反社会分子熟悉,特朗普上台不过是换一批人发狗粮。
当然,也不光是精神红脖子,当时一帮精神民主党人也在那推波助澜,炒作说要大绝收了。不过他们显然不知道,旱情确实对农业造成了不小影响,但是现在占据粮食产量主要的农田,靠的是灌溉和机井,而不是单纯的靠天吃饭。看样子他们对于社会运行的认识,比起柴静时代并没有多少进步。
这次特朗普暴论一出,回旋镖就又来了。我们都知道,特朗普二进宫之后,民主党媒体多次通过夸中国来攻击特朗普。这次特朗普说在中国没看到风电,民主党媒体就开始科普中国在风电领域的成就,简中精神民主党人们又一次被主人搞破防。
但严肃的说,这种舆论现象其实不好笑。国内网络上把干旱和风光电扯到一起的人中固然有些是1450和殖人之类,但普通网民恐怕也不少。比如,我国网络上长期流传一种说法,说哪个地方要是建了大风车,就意味着当地放弃发展了。
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即使成本下降了很多,但是大规模建设风电的成本也绝非一个小数字。而且风电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比光伏更高,需要足够强和足够稳定的风力,我国地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很多都是人口密度较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是地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如今日趋成熟的技术和产业链条件下,风电机组可以说是新能源时代的油井,很多地区甚至探索出了农业与新能源共同发展的路线。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新能源更好服务于当地经济。
不过光站在鄙视链角度去批评对风光电抱有非理性认知的普通人并没有意义。就如我们一直所强调的,对科学的信任问题背后从来都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像国内一些高高在上的科普大V那样批发民粹帽子只会适得其反。
就像美国红脖子和MAGA群体狂热的反科普情绪也不是因为天性完全如此,相当一部分因素也是对民主党过往长期道德绑架的一种疯狂反击。(无论左右都有支持环保的也都有反环保的,比如罗马尼亚极右翼候选人乔治斯库,就是个著名环保人士;再比如,MAGA群体反对风电的原因之一是认为会伤害鸟类和动物,“动保”也不是白左的专利)。
在欧美当年力推绿色能源那会,技术成熟度远低于现在,成本也非常不友好。除了少数领域之外,很难把这些产品成批量的卖出去。于是,欧美白左系政党和资本选择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强买强卖,把不买的人都打成野蛮污染落后民粹(想想当年柴静们的嘴脸吧)。不光对我们发展中国家如此,对他们内部地区也如此。这是红脖子们如今把清洁能源阴谋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非理性的反噬当然有代价。实际上在美国,并非只有蓝州才使用清洁能源,德克萨斯的清洁能源能源装机量排美国第一,清洁能源装机前十的州中,红州也多于蓝州。
原因很现实,今天清洁能源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在风光资源丰富的地方性价比极为优秀,同时对于基建的要求也较低,施工周期更短。德克萨斯有充足的光能风能资源,自然会选择新能源。这种分布式能源布局比起生活在城市的中产民主党支持者,更适合乡村的特朗普支持者。显然,特朗普对于清洁能源的反对在政治上是短视的,除了给化石燃料企业的分润之外,只能说是情绪价值大于天了。
万幸,中国不是美国,中国推广新技术靠的不是道德绑架,而是现实主义,是从技术发展的规律角度实实在在改造社会。
在中国整体的产业规划之下,无论是风电光伏,储能电网,还是各种电动车产业,都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了清洁能源技术带来的好处,从大家对于电动车的认同就可以看出技术迭代的步伐。也只有如此,才能遏制和消弥后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对新技术的恐惧情绪。
德州洪灾这事也是一种反噬。在美国,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与两党意识形态斗争深度绑架了。特朗普上台之后先是退出巴黎协议,然后大砍气象预警机构的预算和人员,结果洪灾来了闹出一问三不知的笑话。
和风电问题实际上红脖子吃亏更多一样,比起城市中产,乡村和铁锈带城镇显然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冲击。像德州大城市中,民主党选民不少,但乡村是共和党基本盘,气象预警机构的正常运作对哪边更有利不难判断,即使砍掉气象预警预算,实际上根本省不了多少钱。但特朗普还是从“痛击气象部门就是痛击民主党白左”的情绪价值出发,选择了如此短视的行为。
还是那句话,红脖子反智是非常不理性的,但这不都是红脖子群体自己的问题,长期以来民主党白左精英们的傲慢需要负一半的责任。民主党以科学和进步之名搞意识形态霸凌,激发社会保守群体滋长反科学情绪。保守群体情绪极化不尊重事实不尊重科学,最后被大自然教做人。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算是一种“天人感应”了,这对于国内网络上喜欢炒作“天人感应”的那群人来说,何尝不是又一次回旋镖呢?
国内之前一直不乏有人吹美国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多先进,从技术角度来说美国的水平确实不低,但是美国极化的对立斗争和拙劣的社会管理让这些技术发挥不出应有价值。国内那些伪装成科普大V的精神民主党人们,吹捧的时候从来都只片面抽象的说技术如何如何,完全无视支撑科学技术运作背后那套复杂的社会现实结构和意识形态机制,这就是他们的“科普”老是被回旋镖打脸的主因之一。
正如我们在昨天的临时短文中所说,我们表达过很多次,在背后支撑当代科研体系和科学认知的东西是非常复杂的,这套体系以及背后的东西远非纯净无瑕,更是存在诸多问题,但又是当代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既要相信科学体系客观公正的重要性,又不能否认甚至故意无视它从来都没有脱离过意识形态的影响。学习国际先进知识也从来不等于要被其他国家的议题绑架。
所以,一方面,以民粹的方式对待科学当然不可取,这会透支社会对科学的信任;另一方面,故意无视很多科学议题背后与意识形态因素的纠葛,站在一种真空球形鸡的道德高地指责别人不懂科学,指责别人是民粹,这同样会透支社会对科学的信任。当代科学信任的地基其实远非那么牢固,这两种透支方式哪种破坏性更大呢?有些时候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