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的实力对比是如何变化的?

500

前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21世纪以来英法德意、日本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制造业规模和技术上与美国的差距以及变化趋势。

美国的先天条件原本就显著超过其他发达国家,而且制造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也远超这些国家,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对这些国家进行关税欺凌。

1:美国对巴西征收50%的关税

500

以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在人口、国土面积、自然资源等先天条件上与美国的差距比发达国家要小得多,这些国家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那么这些发展中大国在制造业规模和技术上与美国的对比在21世纪是如何变化的呢?

美国对待这些发展中大国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一、从规模上看发展中大国与美国差距的变化

21997年美国和发展中大国制造业规模对比

500

1997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规模是6.0万亿美元,美国以1.38万亿美元的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这四个主要发展中大国里只有巴西和墨西哥的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美元,印度、印尼两国的制造业增加值都不到1000亿美元。

四个发展中大国制造业规模与美国的差距太大了,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四国加起来的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也只有3586亿美元,也不到美国的零头。

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四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与美国的差距都在1.3万亿美元左右,分别相当于美国的5.0%、8.3%、8.5%和4.2%。

32010年美国和发展中大国制造业规模对比

500

2010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规模增长到10.6万亿美元,美国以1.79万亿美元的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四个发展中大国里印度和巴西的制造业增加值接近3000亿美元,而墨西哥和印尼的制造业增加值则不到2000亿美元。

发展中大国与美国制造业规模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美国制造业增加值比这四个发展中大国都高1.5万亿美元以上。

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四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5.9%、15.7%、11.0%和9.3%。

42023年美国和发展中大国制造业规模对比

500

2023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规模增长到16.2万亿美元,美国以2.80万亿美元的规模仍然排在中国之后位居第二。

发展中大国里印度的制造业增加值位居第一,达到4558亿美元;墨西哥反超巴西位居第二,印尼仍然处于第四位。

四个发展中大国与美国制造业规模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美国制造业增加值比这四个发展中大国高2.5万亿美元左右。

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四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6.3%、10.3%、12.9%和9.1%。

5:美国和发展中大国制造业规模增量对比

500

从1997年到2023年,美国制造业规模增长的幅度远远超过主要发展中国家,因此美国制造业规模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进一步扩大的。

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38万亿美元增长至2.80万亿美元,在此期间增加了1.42万亿美元。

主要发展中国家里,印度制造业规模增长最多,在此期间增加了3871亿美元;墨西哥以2437亿美元的增长幅度位居第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幅度都不到2000亿美元。

从1997年到2023年,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四个国家制造业增长的幅度分别相当于美国的27.3%、12.3%、17.2%和14.0%。

6:美国和发展中大国制造业规模的对比

500

发展中国家由于基数低,虽然增长的绝对值远少于美国,但是增长幅度都高于美国。

从1997年到2023年,所有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规模相对于美国的比例都有大幅提升,其中印度提升的幅度最大,而巴西提升的幅度最小。

印度经济的表现在发展中国家里表现最好,1997年印度制造业增加值相当于美国的5.0%,到2023年则上升至16.3%。

1997年巴西和墨西哥制造业增加值分别相当于美国的8.3%和8.5%,到2023年这个比率分别上升至10.3%和12.9%。

印尼制造业发展速度也很快,1997年印尼制造业增加值相当于美国的4.2%,到2023年则上升至9.1%.

7:四个发展中大国制造业规模在全球的比例

500

500

从制造业的规模上来看,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数低,虽然1997~2023年发展中国家增长的速度高于美国,但是与美国差距的绝对值从1.3万亿美元扩大至2.5万亿美元左右。

四个发展中大国制造业规模在全世界的占比低于10%,而且自2000年以来并没有什么增长。

从制造业的绝对规模和增长幅度来看,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成就远远不够。

二、发展中国家和美国在技术和产业上差距的变化

如果说英法德意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部分产业和技术上还能领先美国之外,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完全没有全球领先的产业和技术,这些国家只掌握了一小部分产业技术,大部分产业发展依靠从国外引进的技术。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和技术上的问题是:这些国家会什么?

8:巴西高压电网

500

巴西的水电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负荷中心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东南部地区。中国国家电网投资建设运营的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将亚马孙河流域美丽山水电站的水电跨越5个州送至东南部负荷中心,满足了巴西约2200万人口的用电需求。

 “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的80万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中国首个特高压出口项目,是中巴两国在电力能源领域互利共赢的典范。

美丽山项目将巴西的直流输电电压等级从原来的60万伏提升到80万伏,推动巴西电力工业迈入特高压时代。

中国输出的特高压技术使得巴西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特高压直流输电网的国家,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

除了高压输电技术,巴西JIRAU(杰瑞)水电站使用的7.5万千瓦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制造的,是目前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巴西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没有能力制造水力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水电站和高压输电线的建设都需要依靠中国来完成。

9:巴西两洋铁路

500

500

巴西计划建设一条横贯南美洲大陆、连接大西洋沿岸和秘鲁钱凯港的两洋铁路。

与当前经由巴拿马运河向亚洲运输货物的航线相比,这条铁路建成后预计最多可以节省12天左右的货运时间。

巴西交通部下属的Infra S.A公司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下属企业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该铁路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巴西没有能力修建横跨南美的铁路,连研究和规划的能力都没有,这些都需要依靠中国去完成。

巴西没有能力制造水力发电设备和高压输电设备,也没有能力制造铁路运输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巴西制造业的规模在发展中国家里处于前列,但是巴西仍然无法制造大部分的技术装备,巴西的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里并不罕见。

10:印度独立建造的航母

500

500

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天花板:

印度制造业的规模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甚至超过了英法等发达国家;

印度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发电量排名世界第三;

印度有能力制造航空母舰、喷气式战斗机和主战坦克等军事装备。

我们来看看发展中国家天花板的印度有多少技术能力?

11:印度钢铁产量

 500

500

2000年印度的钢产量还只有0.27亿吨,2010年钢产量增长到0.69亿吨,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49亿吨。

印度钢铁产量在2005年超过德国,2015年超过美国,2018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钢铁生产国。

那么印度钢铁工业发展的含金量有多高呢?

印度有没有掌握现代钢铁工业的生产技术,有没有能力制造现代冶金设备?

12:印度高炉

500

印度有能力制造大型高炉吗,有能力制造热连轧机吗?

塔塔钢铁公司的卡林加纳加尔钢厂2号高炉积为5873立方米,设计年产铁水437.5万吨,是印度乃至全球最大的高炉。

塔塔钢铁公司的这座高炉是中国五矿集团中冶赛迪设计并提供核心设备,整座高炉的核心设备都是中国制造的。

印度目前还没有能力设计制造大型高炉,不得不依靠国外企业。

其实不仅是高炉,印度同样没有能力制造大型氧气转炉、连铸机、热轧机、冷轧机等钢铁工业的重大技术装备。

13:印度防空导弹

500

印度有能力制造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吗,有能力制造大型变压器吗?

没有,印度至今仍然严重缺电,印度的电力设备严重依赖进口。

印度有能力制造乙烯成套设备吗,有能力制造芳烃成套设备吗?

没有,印度经济发展需要的这些重大技术装备都依靠进口!

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天花板的印度,也都没有这些技术能力。

14: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份额

500

半导体工业是极其重要的基础产业,全球半导体工业的市场份额完全被北美、西欧和东亚这三个地区的国家垄断了。

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等发展中大国几乎完全没有半导体产业,更不可能掌握半导体工业技术。

不仅是半导体工业这样的高技术产业,其实能源、冶金、石化等基础产业的技术这些发展中国家至今也没有掌握,仍然依赖进口。

15:中国第二款隐身战斗机

500

工业化的门槛极高,某些台阶全世界只有屈指可数的国家能跨过去。

全世界大部分所谓的工业化国家都长期停留在台阶的底部,从技术扩散红利中分享了一点现代工业化的成果。

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这些国家是没有多少技术能力的,与工业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而且现在也看不到他们有完成技术突破的可能。

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如何?

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等发展中国家,他们在经济规模上与美国的差距是在扩大的,在技术上与美国的差距也是在扩大的!

在过去二十多年,这些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主要受益于全球技术扩散的红利。

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天花板的印度,也没有能力掌握和发展技术,至今没有任何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移动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印度、巴西等国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为新技术的发展贡献什么。

即使是火力发电、钢铁冶金、铁路运输、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印度、巴西等国都还需要依赖国外技术。

印度巴西等国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中等收入就是他们的发展上限,然后就将面临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16: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500

工业化的核心是技术。

工业化的过程是跨越一个又一个的门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掌握一项又一项技术。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有多困难?

不仅是芯片制造、超高压输电、移动通信、卫星定位等技术的门槛极高,即使是钢铁冶炼、石油化工、汽车发动机等发展上百年的技术也是绝大多数国家难以逾越的难关。

现代工业技术的绝对门槛太高,基本上把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都挡在了工业化的大门之外,中国也是唯一一个真正完成工业化的大国。

为什么印度巴西等国不能掌握技术?

因为掌握技术的难度极大!

首先,任何产业技术的绝对门槛都很高,不仅仅是航空发动机、芯片这些产品的技术难度大,即使是烧开水的现代锅炉也不是随便哪个国家能够造出来。

其次,掌握技术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技术不仅仅是图纸,需要依赖的产业,需要持续的投入,需要人才教育和培养体系。

这些条件都是只有强大、稳定的国家才具备的。

此外,技术还必须直面竞争。

技术不是静止的,是不断进步的。要保持技术领先必须持续培养人才和进行研发投入,而这需要产业利润的支持。

印度巴西等国不仅原来的基础就很差,而且国家组织能力低下,无法组织和充分利用好本国的资源进行技术攻关。

巴西墨西哥都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根源就是他们没有能力掌握技术,无法进行产业升级。

17:中国战斗机

500

现代工业技术只掌握在极少数国家手中。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垄断了所有工业的技术,而中国是唯一有能力打破西方国家技术垄断的国家。

中国不仅掌握了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发电输电、铁路运输等一项又一项的产业技术,而且在新能源发电、移动通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上丝毫不弱于美国。

中国能够掌握技术是建国以来持续艰苦奋斗的结果,是长期坚持独立自主的结果。

除了少数技术领域,中国基本掌握了所有产业的技术,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