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欧盟日韩加关税,是否意味着它们:违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
想必大家已经看到了最近特朗普给各国派发的关税,那按照某些人的话说,像欧盟和日本之类的国家,为什么被美国加了关税呢?
那必然是欧盟和日本:违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剽窃知识产权,不重视劳工权益,企业违反了美国法律,袭击外国人破坏了营商环境,民族主义高涨,反美还想挣美国的钱,那不加关税能行吗?
记得当年对华加关税某些人的说辞吗?
回旋镖好玩吗?
现在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各个有份,基础关税10%,其他国家分别是:
日韩25%,巴西50%,加拿大35%,欧盟30%,南非30%,孟加拉塞尔维亚35%,印尼32%,柬埔寨泰国36%,老挝缅甸40%,波黑30%,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突尼斯25%,文莱摩尔多瓦25%,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利比亚,斯里兰卡30%,菲律宾20%,
对华对越南可能有变动,但是看看上面的数字,大致就在一个范围内,同时特朗普还宣布对所有汽车产品加征25%的关税,对钢铁和铝加征50%的关税,并考虑对进口铜征收50%的附加税,未来还可能对药品征收高达200%的关税。
这基本上就意味着各国不可能再通过对美出口来促进经济增长。
日本首相石破茂今天飙出狠话:“国益をかけた戦いだ。なめられてたまるか。たとえ同盟国であっても正々堂々言わなければならない。守るべきものは守る”(这是堵上国家利益的战斗,被瞧不起就完了,就算对面是同盟国也必须要堂堂正正的说不,必须守护该守护的东西。)
但是石破茂能做什么?日本对美国的制衡基本为零,除了日本抛国债可能对美国有影响,但是我敢说日本不敢。
而日韩网友也就这个事情吵的天翻地覆,基本上就是两派:
一派是狂骂特朗普不讲武德,居然对老中低头商量,尽在那折磨盟友。
一派是认为本国的首脑对美国还不够软,只要再软一点,特朗普肯定会大发慈悲放一马。
除了关税消息外,还有这个消息:
美国解雇了1350多名美国雇员,基本上都是外交使团,外加上关闭国际开发署,你都不需要有多高的敏锐度,仅仅从这两方面就足以说明一件事:美国不打算继续维持目前的全球秩序,甚至连表面功夫都不屑于去做,减少外交,减少对外援助,这意味着美国逐步收缩其势力。
路径依赖需要很长的时间祛魅,美国已经彻底的放弃全球霸权,执行全面回缩,无论他国怎么想,这已经是发生的现实,而且较长时间内不可能改变,拖的时间越长,则自身转型越困难,可能只有两个国家例外: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国家和美国经济往来密切,但是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越早想出路越好。
后美国时代三个特征
后美国时代,有几个特点:
第一:各国国防独立,国防独立的意思,不是你今天加了几个点的军费就能解决的,而且涉及到补课的问题,过去不能生产的必须会生产,会生产的必须不断加强,必须要有足够的生产规模,否则产量跟不上一切都免谈。
而对于小国家来说,国家小,实在不能生产的记得找大腿,剩下的问题是:谁是真正大腿。
第二,各国经济独立,依靠对美出口拉拢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到此为止了,各国要各显神通,由于经济独立,所以双边谈判将会替代多边谈判。这对小国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实用主义越来越占上风,意识形态越来越退潮,那什么价值观外交让道,没人跟你谈什么价值观,美国人都不谈价值观外交了,剩下的国家还有多少有资格?外交毕竟是靠实力说话的。
在这个过程中,过去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其回旋空间越是大,而越是对美国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越是受到重击。
我们以日本为例,看看目前的情况:
在美国对日本加关税后,日本方面反应特别强烈,强烈的都有点出乎意料,我们看看目前日本的情况:
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无法仅仅依靠本国来支撑现有的经济,出口对于日本来说是刚需,而对于日本来说,出口的最大项目就是汽车和汽车零配件,我们看看目前日本汽车的数据:
丰田:
2024财年,丰田在日本地区的营业利润为3.1587万亿日元,占全球总营业利润的60%以上。这部分利润主要依赖对美出口,尤其是高利润车型,例如雷克萨斯之类的,2024财年丰田向美国出口54万辆汽车,占其出口总量的28%,其中日本本土生产的车辆占对美出口主力。若计入从墨西哥、加拿大基地转口美国的车辆,实际对美销售占比更高
丰田在美国有11家工厂,但每年仍需从日本进口约120万辆整车和关键零部件。这种供应链结构使丰田特别容易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2025年4-5月,美国加征关税导致丰田损失1800亿日元。若全年持续,预计利润减少约1万亿日元,占其2025财年预测净利润(3.1万亿日元)的32%
本田:
本田的盈利高度依赖北美市场(尤其是美国),其北美业务常年贡献50%以上的营业利润,因从加拿大、墨西哥输美汽车及零部件被征收关税,本田预计2025财年营业利润最多减少6500亿日元,净利润锐减70.1%
日产:
翻财报目前还不知道比例,但是2024财年净亏损6708亿日元,主因包括美国市场销量下滑及关税成本上升
铃木:
幸运儿,基本不在美国销售汽车,受到影响最小。
斯巴鲁:
美国市场长期贡献斯巴鲁约 70%的营业利润,是其全球利润的核心来源,斯巴鲁在美国销售的车辆中,约50%直接从日本出口,为应对关税,斯巴鲁被迫降价保销量,2025年6月对美出口价格同比暴跌19.4%,创近十年最大降幅
斯巴鲁的生存命脉系于美国市场,但关税重压下其利润占比已从70%暴跌至30%-40%
然后再回头去看看为什么日本首相石破茂那么激动,这也是有原因的,日本各大汽车厂,除了铃木外全部受到非常严重的冲击,部分汽车厂基本上就是在生死边缘,丰田可能还不是最差的,像斯巴鲁这种小厂,极度依赖于美国市场的基本撑不了太久。
而日本能拿出手博弈的就只有一个:美国国债。而美国拿出来博弈的可就多了。
日本还能拿出什么东西?盘算来盘算去,也就只有一个:日本农业市场。但是一旦开放对美的农业市场,日本农业全部完蛋,自民党肯定保不住位置了,这基本上左一个死右一个死。
然而这对日本依然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在下面:
《金融时报》周六(7月12日)报道称,五角大楼正敦促其盟友日本和澳大利亚明确表态,如果中美因为台湾发生战争,两国将扮演什么角色。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美国国防部政策副部长科尔比在近期与两国国防官员的会谈中,持续推动这一议题。
现在日本就是两头挨打,要求在军事上对抗老中,而在经济上给日本加关税,而日本能拿出反制的牌很少。
欧盟
欧洲相对于日韩来说情况好的多,欧洲的有足够的牌可以打,比如说数字税,奈何就在前天,欧盟又放弃了数字税,如果欧洲始终是被美国控制的样子,迟早被美国吸干血。
欧盟的官员不堪大用,冯德莱恩到底是向着美国还是向着欧盟都难说,欧盟负责外交的卡娅卡拉斯,用幼稚形容都算高估她了,更离谱的还是支撑欧洲的大国,比如说法国。
看看马克龙现在干的事情:在美国给欧盟加关税后,马克龙表示如果欧美无法在8月1日前达成一致,欧盟应调动包括反胁迫机制在内的全部工具,加速准备“可信的反制措施”。
这个本身没什么好说的,看起来挺硬气,但是看看马克龙之前干的事:
隔三差五要派遣士兵和俄罗斯战。
还要求戴高乐号到亚洲溜达。
这同时得罪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拿破仑都没有这么牛啊,拿破仑好歹也说了中国的好话的啊。
中国应对
谈判要讲究时机,第一次特朗普给中国加关税的时候就是要毫不客气的顶回去,这时候日韩,欧盟搁那看热闹,当时不应该去找他们谈什么,也不可能谈出什么。
现在日韩,欧盟分别给加关税,我们对欧盟日韩要提高价码。
川普打到欧盟和日韩七寸了,对欧盟关税是其次,要求欧盟拆掉非关税壁垒,那是要了欧盟的命。对日本的关税直接重击了日本的汽车行业。
现在他们脆弱的时候才是好谈的时候。
谈不一定谈的是关税问题或者贸易问题,这里面空间很大,比如说金融。
思维要开阔一点,不要别人打关税牌你也打。
别人出题你做题,那你就有做不完的题,别人指责你这个,你就慌不择路的要“更正”,以迎合别人的目标,你这就是被PUA。
很多国男也是这个思维。
老中最后要实现贸易自主,金融自主,这是以后的目标,建立起自己的贸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