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宋清辉:沪港可在合规框架下,研究数字资产市场互联互通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说,香港可充分发挥其离岸市场优势,探索发行锚定人民币的离岸稳定币,上海应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提供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对接方面的支持,共同探索人民币稳定币在内地与香港、内地与国际间的应用。另一方面,沪港可协同探索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与各类合规稳定币之间的互操作性,构建高效安全的跨境支付结算网络,并共同推动和采纳一套统一或兼容的区块链技术标准及协议,确保两地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顺畅连接与信息共享,并在合规框架下,探索两地数字资产市场的互联互通模式。
专家指,沪港可在合规框架下,研究数字资产市场的互联互通。图为两地官员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资料图片
上海国资委集体学习稳定币 沪港数字资产市场联通引憧憬
(香港文汇报 记者 倪巍晨 上海报道)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首次提及「稳定币」话题后,上海市国资委党委近日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主题聚焦「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要求,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坚持产数融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资产数字化等领域的运用。有受访专家指,沪港均是国家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在稳定币、加密货币方面具有天然协同优势,从服务国家金融发展大局角度,两地可探索发行锚定人民币的离岸稳定币,并研究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与各类合规稳定币间的互操作性,「建议两地在合规框架下,研究数字资产市场的互联互通」。
此次学习会邀请国泰海通政策和产业研究院政策组首席李明亮作专题辅导报告,讲述了加密货币及稳定币的发展历史、类型特点,阐释了全球各地区稳定币的发展战略与监管体系,分析了稳定币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数字货币发展提出了建议。
贺青在会上指出,要保持对新兴技术的敏锐感知,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坚持产数融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资产数字化等领域的运用;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重要作用,为上海「五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借稳定币研人民币国际化新路径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邓宇提醒,当前以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为代表的新兴货币形态,为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带来新的技术创新,并从底层逻辑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目前挂钩美元的稳定币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研究学习稳定币以及在未来可能的参与方式,不仅有助于把握稳定币前沿创新,主动适应新型货币形态变化,也有望通过推行稳定币研究或开发,参与数字资产和数字经济创新,包括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等在内的新模式,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的路径模式。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全球范围内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的研发与应用正蓬勃发展,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监管框架。尽管内地对加密货币交易持严监管态度,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须对全球金融前沿保持高度敏锐感知,以便在未来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不落于人后。另一方面,当前美元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锚定法币的稳定币,是未来跨境支付及贸易结算的重要工具,上海探索稳定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效率和影响力。此外,上海正致力于「五个中心」建设,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与上述中心建设紧密相关。
上海正致力于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与上述中心建设紧密相关。图为上海浦东陆家嘴。 (资料图片)
传递国企参与数字货币应用信号
从会议内容看,上海国资委传递了两大关键信号。宋清辉分析,一方面,上海将探索通过国有资本和国企,以审慎可控方式参与数字货币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践;另一方面,上海不会被动应对数字货币发展,而是通过积极参与、主导相关技术和标准研究,掌握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宋清辉建议,在稳定币发展方面,上海可从五方面发力。一是聚焦稳定币在提升支付效率、缩短跨境支付链条方面的潜力,优先探索其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B2B大额结算等领域的应用。二是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机构在受控环境下进行稳定币相关技术和应用试点。三是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关于稳定币的监管框架、技术标准和互操性的讨论和制定。四是探索由国资国企牵头或参与建设运营的、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或稳定币发行试点。五是上海可探索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的协同发展路径,包括研究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离岸稳定币,或数字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如何与现有稳定币体系的兼容互补。
产数融合服务货币国际化战略
数字人民币将着眼国家战略,稳定币则更立足于金融创新。申万宏源资产配置策略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认为,数字人民币发展将更多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以防未来遭遇美国SWIFT支付系统制裁时能实现经济贸易的平稳运行。稳定币、数字人民币等结合,有助于推进金融创新和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资产的潜在吸引力。
此外,市场分析指,上海国资委主任贺青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产数融合」,即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资产数字化」等领域的运用,表明上海的这次探索,驱动力源于国家级的产业升级和货币国际化战略,而非满足民间的投机需求,旨在寻找人民币资产进入全球数字化价值网络的合规通道。
专家倡推数字人民币与合规稳定币互通
沪港可探索数字资产市场互联互通。 (资料图片)
上月召开的陆家嘴论坛期间,上海与香港财经官员代表两地签署了《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受访分析师指出,沪港均是国家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在稳定币、加密货币方面具有天然协同优势,从服务国家金融发展大局角度,两地可探索发行锚定人民币的离岸稳定币,并研究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与各类合规稳定币间的互操作性,「建议两地在合规框架下,研究数字资产市场的互联互通」。
沪港协同发展服务国家金融战略
沪港在稳定币、加密货币领域的发展侧重各有不同,但具备天然协同发展优势。内地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上海在稳定币、加密货币领域更强调服务实体经济、内部可控和金融稳定,其重点在于区块链技术应用,以及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应用;对于稳定币的探索,目前主要围绕锚定法币、合规可控的模式,通过提升现有金融体系效率,服务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经济发展。香港则聚焦国际化、市场化和金融创新,其《稳定币条例》的制定及后续生效,表明香港正致力于建立明确的监管框架,以吸引合规稳定币的发行与交易,进而营建全球虚拟资产和稳定币的国际门户。
在宋清辉看来,沪港可通过协同发展,实现数字人民币和香港合规离岸稳定币之间的有效衔接及互通,更好服务国家金融战略大局。具体看,上海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区块链技术和数字人民币,提升内地金融效率,探索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内部路径。香港作为中国的对外窗口和离岸枢纽,应积极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虚拟资产和稳定币监管体系,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进一步探索人民币离岸稳定币的国际应用。
在跨境贸易或支付方面加强合作
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已走在前列。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邓宇指出,从香港《稳定币条例》内容看,监管部门提出了核心监管要求,包括牌照制度、资本门槛及储备管理,其较高的准入门槛能确保监管透明度及合规运营。沪港协同推动稳定币健康发展具有前瞻性。未来两地在监管协调、监管制度建设,以及「监管沙盒」试点等方面有探讨空间,可以邀约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其中的研讨和后续研发测验试点,通过积累经验持续完善监管制度,包括在跨境贸易或支付等方面的合作。
著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
宋清辉说,香港可充分发挥其离岸市场优势,探索发行锚定人民币的离岸稳定币,上海应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提供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对接方面的支持,共同探索人民币稳定币在内地与香港、内地与国际间的应用。另一方面,沪港可协同探索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与各类合规稳定币之间的互操作性,构建高效安全的跨境支付结算网络,并共同推动和采纳一套统一或兼容的区块链技术标准及协议,确保两地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顺畅连接与信息共享,并在合规框架下,探索两地数字资产市场的互联互通模式。
内地多市官宣探索稳定币
稳定币的话题已进入内地不少地方政府的政策研究视野。图为虚拟货币。 (资料图片)
香港文汇报记者留意到,稳定币的话题已进入内地不少地方政府的政策研究视野。除上海市国资委近日围绕稳定币发展和趋势召开学习会外,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江苏省无锡市、四川省成都市、山东省青岛市近期亦官宣探索稳定币。
江苏省无锡市近日召开重点改革任务专题推进会提出,探索稳定币赋能外贸发展的实践路径。据成都发布消息,6月26日,成都市锦江区区长缪晓波走访某金融科技机构并召开座谈会,探索春熙路商圈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结合运用路径。7月10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工商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稳定币相关培训。
雄安新区可作数字人民币试验田
内地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内地还有不少城市已经具备研究和探索稳定币、加密货币的潜力。比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及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金融科技、创新产业、跨境贸易方面具独特优势,且也是数字人民币重要试点城市。未来深圳可聚焦跨境贸易结算、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以及在数字贸易、数字资产方面的探索,并利用与香港的紧密联系,探索人民币稳定币在区域内的应用。
北京是国家的金融管理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金融监管机构、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及顶尖科研院所。宋清辉认为,未来北京应更多侧重宏观政策研究、监管沙盒设计、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动数字货币在高端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交易等领域的应用探索。
此外,雄安新区是未来之城和创新发展高地,凭借创新灵活的体制机制,未来可进行「一张白纸」式的数字城市和数字经济规划,在数字城市治理、数字身份、智能合约赋能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前瞻探索,亦可作为数字人民币和稳定币应用场景的综合性试验田。
多地发声:警惕借稳定币等新概念非法集资
近期「稳定币」概念被热炒。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者的「炒币」心态,包装所谓的「稳定币」,将其作为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针对这一新情况,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和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相继发布警示,呼吁投资者充分认识「稳定币」等数字货币及相关创新概念的高度复杂性和波动性,树立正确货币观念和理性投资理念。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警惕利用『稳定币』等新型概念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称,近期一些不法机构与个人假借「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数字资产」等噱头,利用社会公众对新型金融概念认知尚不深入的特点,通过发行或炒作所谓「虚拟货币、数字资产、稳定币投资项目」等方式,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投入资金参与交易炒作。
该协会呼吁,投资者务必认清本质,高度警惕任何承诺高额回报、保本付息的投资项目;在进行投资理财前,务必通过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官方渠道核实相关机构及产品的合法资质,选择持牌正规金融机构。
编造虚拟货币投资项目行骗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近日也发布「关于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揭露不法分子利用「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为噱头,实施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套路。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亦指,不法机构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利用稳定币等新概念进行炒作,编造所谓的「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投资项目,公开虚假宣传并吸收公众资金,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申万宏源资产配置策略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认为,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和资产,不应忽视区块链和稳定币的潜在风险。加密货币的匿名性、去中心化特征,或成为不法分子的利用工具;与此同时,部分区块链项目存在欺诈行为,盲目投资或引致重大资金损失,且区块链项目内部的高收益项目也可能存在欺诈嫌疑。
近日,内地一家名为「DGCX鑫慷嘉」的投资理财平台「跑路」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包括北京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该平台爆雷导致约200万投资者血本无归,130亿元人民币资金去向不明。从业务模式看,「鑫慷嘉」盗用海外持牌交易所名义,打着虚拟货币投资旗号,利用高额收益吸引消费者,其宣传的单日收益率高达1%。原标题:上海国资委集体学习稳定币 沪港数字资产市场联通引憧憬
(来源:香港文汇报A02:要闻 202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