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对乌军援,特朗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美国没有做出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政治决定。
而就在7月1日,美国国防部才刚刚扣留了一批原定运往乌克兰的武器,这让乌克兰颇感意外。很快,特朗普遭到了各路盟友的口诛笔伐。
焦虑的泽连斯基在4日拨通了特朗普的电话,得到的是特朗普甩锅式的回答:自己对此事不负有责任,不清楚五角大楼何人做出“暂停对乌军援”的决策。
言下之意这是国防部的决策,和他本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不过这次的恢复军援倒是特朗普本人授意下令的,前几天在白宫和内塔尼亚胡共进晚餐时他就已经表示,对于乌克兰“我们会送出更多武器,他们需要自卫,现在遭受攻击非常严重”。
这一突如其来的政策反转,让此前积极推动停援的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和国防副部长科尔比处境十分尴尬。
毕竟暂停军援这种“丑闻”是国防部的锅,恢复军援就是他特朗普一个人的功劳了,只能说特朗普这先甩锅后邀功的变脸速度也是没谁了。
这一事件再次表明,特朗普的行事风格无法预判,即便是他最亲密的幕僚也很难掌握其真正意图。
“美国优先”在实际操作中,更多地取决于特朗普个人当时的主观臆断,而非一套稳定、一致的政策逻辑。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特朗普朝令夕改、光速变脸的呢?
一方面,是因为特朗普对普京开始出现些许不满。
7月3日,他与普京又通了一次话。具体聊了什么尚不知道,只知道聊完之后特朗普挫败感很重。之后短短一天内,他两次将矛头指向普京:“坦率地说,我对普京总统没有收手感到失望。”当晚他进一步批评道:“我对普京不满意。如果你想知道真相,普京对我们说了很多废话。他一直对我们态度很好,但结果毫无意义。
在此之前,特朗普可是一直尝试以外交接触和经济好处打动普京。而现在,他已经意识到俄乌冲突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开始着急了。
同时,特朗普也面临来自北约盟友的压力。西方盟友要求美国继续支持基辅,因为其他盟友的实力无法给乌克兰提供实质性援助。
如7月9日夜间,俄军对乌克兰多座城市发动又一轮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一天之内,空中目标数量达到最高值,共计741个。而能够抵御这波强悍攻势的,只有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爱国者”防空系统。
眼下正是美国和欧盟关税谈判的关键时刻,特朗普不希望因为暂停军援而落了欧洲人的口舌,使得自己处于谈判的下风。
毕竟现在美国只和三个国家达成了协议,而且几乎都没有尝到甜头,特朗普不愿意自己在和欧盟的谈判中再碰一鼻子灰。
那恢复了军援,就意味着特朗普已全面倒向支持乌克兰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此次恢复军援,严格意义上只是恢复到拜登政府晚期,特朗普上台初期那种“边供边减”的节奏。
现在援助乌克兰的武器,实际上早在特朗普上台时就早已批准,只是按流程继续发放,履行相关合约,并且会在2026年底前逐步用尽。
除此之外,特朗普没有任何新推出的对乌军援计划。
自2025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他就没有批准任何新的对乌援助。
国会去年通过的几百亿美元援乌资金,也没有实质性动用。共和党主导的国会更没有拨出新的资金。在特朗普最近签署的“大而美法案”中,也没有提到对乌援助。
甚至在常规国防预算中,原本属于乌克兰的援助,也将根据2026财年预算被进一步削减。
毕竟,累累升高的债务危机已经让美国深陷自顾不暇的泥潭当中。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特朗普既不想投入更多资源帮助乌克兰赢得战争,但也不想乌克兰在他任内崩盘。
他担心,如果乌克兰战败,那对美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将比当年阿富汗撤军更严重。当年拜登正是因为阿富汗的美军“狼狈撤退”至今形象受损,特朗普也一直拿这事攻击拜登。
因此这次他突然变脸恢复军援,更多的是不想背锅,维持现状,至于乌克兰人民的生死,不是他所担忧顾及的。
同时,也是向俄罗斯再次表明,美国不会轻易放弃乌克兰,给俄罗斯施加压力,继续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利益。
实际上,对特朗普而言乌克兰是一个可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商品,他通过不断调整对乌政策,从而试图赢得利益交换的谈判。
不过俄罗斯也精明着呢,一直很清楚美国的意图,一直静观美国其变。
而不管是军援的暂停还是恢复,对乌克兰来说,自己都无法左右这场大国博弈。与其在一个出尔反尔的人身上完全押上国家的命运,不如早点认清现实,在谈判桌前理性、务实一点。否则最后被美国抛弃,更赢不得谈判所需的筹码。
留给乌克兰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