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还在洗牌,《脱友2》这帮搞笑的已经在我家打地铺了
这几年随着脱口秀在国内兴起,不少年轻人已经把它当成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
几档热门的脱口秀节目期期不落只算基操,很多人还在将脱口秀融入自己的日常。
我司院办野汉便是其中代表,此僚通勤上班打游戏都乐呵呵地戴着个耳机,点开收听记录一看全是喜剧演员们的播客;
我的狗友小张,则把线下脱口秀演出当成了每周固定节目,声称每周没这俩小时一整周都过不下去;更有人已经投身到了行业建设之中,业余时间上上开放麦就当是生活的调剂。
脱口秀成了爱好者们单调疲乏生活的出口,而脱口秀演员们提供的陪伴价值也在水涨船高。
当你每天听着他们的声音,三不五时看看他们的表演,便很难不把这群人当成自己身边不时插科打诨的“电子朋友”。
最近《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以下简称《脱友2》)播出了,对于脱口秀演员们来说,这可能算是一场大考,但对脱口秀爱好者们来说,这就是一场老友聚会。
这几个周末晚上,屏幕前的我窝在沙发里,看他们胡侃到深夜,颇有一种跟老友夜聊的感觉,巴不得让他们搁我家过夜。
这群人是真拿我当朋友
有人说,《脱友2》的这群人是内娱唯一真把咱当朋友的,能处。
到底怎么才算是内娱真朋友?
就是刚在或者曾在春晚接受完亿万目光洗礼的、头顶光环的漫才兄弟、王勉、呼兰、志胜、广智他们,转身就脱下晚会服装,毫无违和感地切换回《脱友2》。
还是那个跟你插科打诨、毫不设防的“损友”模样,不拿腔拿调,继续把你逗得前仰后合。
这季节目卡司,除了走上春晚来的老朋友,还有把脸都贴到镜头上,指名道姓要让你“害怕”的另类新人,什么传统 stand-up 、漫才、观察流生活流表现派、I人E人这那的全都在,真就怕把谁的喜好落下了。
别看“人种多”,放眼整个内娱,能想到谁愿意和你勾肩搭背,吹瓶啤酒道声朋友的,恐怕也只有这帮脱友了。
比如,在公司因为年纪小,有能力却失去话语权的你的职场朋友Seven。听他的故事就像在听身边的同事吐槽工作经历。
本来线上谈挺好的客户,等见面看到他的时候却突然——“聋了”,忽视他的声音,只能听见秃顶同事说话。
终于他发现要有“登感”才能镇住客户,于是献出职场贴心小tips:
进会议室的第一个动作是先清口老痰,喝茶记住得先吹一口,最重要的是别忘了穿上你的冰丝短袖。
在职场有过相似冷遇的人,都得狠狠代。
而贾耗锁定美妆赛道后,日子也是好起来了,现在爸妈化身铁粉每天为他控评打call,在每一条贾耗相关的评论区使命必达。
看到老铁出名后的经历,想象下自己的爸妈要是也分分钟盯着自己的社交媒体,反正我是不敢出名了。
高寒和小四爷,则直接来了一场富哥们和穷哥们大PK。一边是养鸡场里的一地鸡毛,一边是住在“陋室铭”的艰辛。
不听他们分享,还真不知道同活在一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里还有这种花絮。
养鸡王子高寒献上一部东北破产文学。本是养鸡场富二代,好日子全给禽流感卷成了鸡毛。
小四爷从小居住的破房,给了他很多蝎子,同时也给了他跨越时空质问刘禹锡《陋室铭》的勇气:“你家到底何陋之有,要不来我家看看呢?”
王大刀带来一只母猎豹的逐爱之旅,还有小帕讲述父亲的六段奇葩婚姻。
她们用独有的视角,展示亲密关系的吊诡之处,就像闺蜜在半夜打电话跟你夜聊,情到深处说出来的都是些想拿小本本记下来的金口玉言。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冰山美人总是话很少,因为话说的越少,‘老子’混进去的概率越小。”
“52岁还没成熟,我怀疑我爸是一颗猕猴桃,买回来放家里,他的状态就是生的,生的,再一看,烂了。”
新一季忘不掉的金句,就这样丝滑到位。
节目播到现在最应景的,还属本周高举“穷门”大旗的大国手。
时值毕业季,应届生们正要面临独自租房、独立生活的“人生第一关”,多少心里忐忑。
不用害怕,道德哲学专业的大国手直接拿自己的经历,手把手教你如何用幽默化解租房的坑、生活的窘和兜里的穷,给应届生上一节急需的“穷门”基础课:
“穷人满足欲望的方式,主要靠“禁欲”。”
“人固有一穷,20岁要大胆穷,拿出贫穷的勇气。”
大国手的段子,既可以说是哲学微课堂,也像是你身边的nerd朋友,时不时就会来个出其不意语出惊人。
所以说,这一季脱友还是太全面了,不管你是需要调动脑力的幽默包袱,还是接地气的市井段子,只要够真、够有趣,统统大方端上桌。
选手们大胆亮出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素材,也正呼应了这一季的slogan:用脱口秀和生活轻轻交手。
也许“轻轻交手”的“轻”,是举重若轻,是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生活态度。但或许也只有当这些事儿被说出了口,才有了轻轻放下的可能。
脱口秀演员们口中每一段生猛真诚又让人捧腹大笑的经历,都会瞬间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在会心一笑之间,你总会猛然想起,自己也经历过那些和生活交手的片段——
而那,恰恰也是我们最需要有朋友在身边的时刻。
庆幸有这群最佳损友
已经工作的朋友们都知道,毕业后的社会生活注定是孤独的,不管你是大雄还是佐助。
换一份工作,换一座城市,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大家心知肚明,比起朋友圈的“出片”,是那些不曾和别人提起的、混乱又自我怀疑的生活细节,构成了真实的自己才对。
眼下社媒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要告诉别人你真实的生活,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近况,因为你还不够稳定。”
但当流动的生活细节无处言说,孤独与寂寞便也开始生根发芽。
朋友无法时刻在身边、很多事情也不便跟任何人提起,脱口秀就在这时成为了一部分情绪的出入通道。
脱口秀行业、脱口秀节目都仍在成长之中,时至今日我们仍未知道笑是否是生活的解药,但至少能确定的是:陪伴必不可少。
很多时候,看其他综艺节目会觉得是在看艺人和节目组精心布置的大秀,但《脱友》却像是和全中国最好笑的好友们聚会一样,这里没有带着明星光环的距离感,只有一群最懂你、最敢讲的朋友。
每一年,他们就像更新朋友圈一样,毫无保留地分享着生活的新动态和小崩溃。
本是穷鬼赛道的广智,这两年经常被质疑有钱了就没活儿了。所幸,今年他又“喜提”韧带断裂,立马又有素材,属实是有什么不开心的都拿出来给朋友们开心一下。
Echo怒斥原生家庭后,现在和家人一桌吃饭都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对他们太好,戳中无数“原生家庭受害者”的笑点;今年拍了禁烟宣传片的张慧,现在就是个人形烟雾警报器,哪有烟她就在哪响.....
看着脱口秀演员们插科打诨、激情互怼、或是自揭伤疤,就如同看到了一群“最佳损友”。
他们并不总是雪中送炭,但总能给生活锦上添花,让你在琐碎中找到共鸣和慰藉。
比如家住陋室的小四爷,能记得家里的蜈蚣、漏风的房梁,记得老师来他家修电视自己撒的谎,也记得儿时的自卑。
所以现在面对父亲的催婚,说孩子没结婚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他坦然回道,那你和我小时候一样自卑不就行了。
他们把这些难以启齿的生活细节摆上台面,用幽默的方式解构,告诉你:别担心,你正承受的寂寞、无法言说的困境,有很多人正和你一样经历着。他们用脱口秀娓娓道来,让你感受到,那些从你身体流经过的生活,居然能以这样的形式被理解和接受。
这种深度的相互理解,不仅限于选手和观众之间,还有出彩的笑友团。看了他们的点评,你就知道今年这届笑友团是真懂脱口秀,也懂生活,为选手加了不少神助攻。
张绍刚(的紧身西装)像陪伴大家多年的老友,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安心,看到他就知道这节目稳了;
罗永浩与选手亦师亦友的互动,端出了坦率真性情。高寒开玩笑让老罗给他鞠一躬,老罗不惜弯腰暴露秃顶的脆弱。
不少选手向罗永浩表白,有的冒充了四年他直播间的员工,还有的直言感谢罗永浩,让更多人知道他们是攻击性人格而不是精神病。
笑友团新成员李宇春,脱友们说她既有力量又平静。
节目中,李宇春演唱了新歌《冬泳》,这是被Echo二姐的故事打动后为所有女孩写出的歌。她用自己温暖而坚定的方式,声援对女性困境的关注(之前没见过说这么多话的春春,好想趁机认个姐
大张伟不仅有神级接梗,他为高寒拍灯,更因为他从高寒身上看到曾经那个“以招人讨厌为乐”的自己。这种感同身受,源于他看到了一个敢于暴露真实的自我。
而鲁豫更是凭借多年主持和采访的专业度,让无数观众和演员都认同她点评的含金量,她总能一眼看穿事情本质,却还能带着共情和暖意与选手进行互动。
我后来在鲁豫和小帕的播客互动中,听到了鲁豫的哽咽。她欣赏小帕的脱口秀创作,更为一个女孩被迫在困难坎坷中成长的处境感到愤怒。
或许也只有在这个节目里,笑友团和选手之间有这种相互理解和托举关系。就像朋友,彼此看到和被看到的真实处境。
脱口秀女演员汉娜·盖茨比曾这样诠释脱口秀:笑也不是良药,故事才是解药。你不得不承认你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而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脱友2》就是这样一个节目,台上的他们,把那些我们未曾和人提起的生活细节,用脱口秀讲述,告诉我们,这些事ta也曾经历过,ta懂你的感受。
在脱友,不只有捧腹好笑的段子,他们始终如一地更新自己生活和所感所悟。而你我的经历,在脱口秀的故事中相遇,寂寞便得到一瞬间的消解。
我想如果人生真有轨道,那脱友就是陪你在绿皮火车过道玩斗地主的人,到达目的地之前,乏了倦了随时叫来玩两局。
这不只是因为脱口秀本身的魅力,更是因为脱友和笑友团们用自身的经历,为观众搭建了一个全然放松、让人卸下防备的陪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