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破热度,这剧已经火成这样了?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在互联网时代,网剧凭借短小精悍、灵活多变的特点脱颖而出。

  热度吸引来了人才和资本,催生了不少佳作,形成了一个良性创作循环。

  2025年盛夏,民国悬疑短剧《朱雀堂》上线,它的制作水平和演员阵容,让市场对短剧有了新认识。

500

  主演万茜和秦俊杰虽不是顶级流量明星,但演技扎实,撑起了整个故事。

  这部剧虽然是短剧,但采用横屏播放,每集大概20分钟,在节奏和深度上找到了新平衡。

500

  故事发生在1929年阴沉沉的上海滩。

  留洋回来的法医夏漠(秦俊杰饰)在弄堂口,看到一只野狗嘴里叼着一只女人的断手。

  夏漠很冷静,用酱牛肉换下了断手。

  他本来不想多管闲事,但听到旁边一个妇人说“红颜薄命”,就决定去警局报案。

500

  当时,警局新来了探长唐震云(张呈饰),这是他上任第一天。

  在夏漠的带领下,唐震云带着手下到了案发楼房。二楼房间里的场景让人毛骨悚然:一个女子穿着戏服跪在地上,一只手被砍断,另一只手被固定住,手里还握着燃烧的蜡烛;

  舌头被割掉,头顶还钉着一枚长钉。

  一位前清仵作惊恐地说,这是残忍的殉葬人祭。

500

  既然是祭祀,那棺椁在哪呢?夏漠目光敏锐,看到尸体跪拜方向有个衣柜。

  唐震云打开衣柜,里面竟然叠放着两具尸体,一男一女。

  他不小心触发机关,火油倾泻而下,尸体瞬间被大火吞噬,原来这是“火解成仙”的邪术。

  唐震云让人扑灭大火,把三具尸体带回警局准备深入调查。

500

  这时,朱雀堂的主人高英(万茜饰)出现了。

  警局里,除了刚来的唐震云,连局长都对她毕恭毕敬。高英查看尸体后,要求把尸体带走。

  她作为上海滩最豪华舞厅朱雀堂的老板,权势很大,警局也拦不住。

500

  但她心里清楚,其中一具女尸被调包了,不是大家认为的舞女红袖。为了掩盖秘密,她又在警局里烧了一次尸体。

  唐震云年轻气盛,不肯放弃这个案子,和夏漠继续追查。

500

  诡异的事情接连发生:真正的舞女红袖的尸体在一栋楼里被找到,尸体被做成了人偶,还戴着诡异的面具。

  之后,朱雀堂的舞女接连遇害。

  面对不断升级的凶案,高英不得不放下架子,和唐震云、夏漠联手,三人一起走进了上海滩充满权谋和死亡的迷雾中。

500

  《朱雀堂》一共30集,目前播出了约四分之一。

  它的节奏非常紧凑,这是很大的优势,20分钟一集,几乎没有多余的情节,这也是当下优质微短剧的共同特点。

  不过,《朱雀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尝试用长剧的规格来制作短剧。

  这部剧投资约4000万人民币,在普遍只有数百万成本的微短剧市场里,简直是“降维打击”。

  剧里很多民国上海滩的场景都是实景搭建,花费了很多心血。

  导演谢忠道是从摄影转型的,但他参与过《寒战》等大片的拍摄,专业团队做短剧,质感自然不一样。

500

  制作团队去掉了长剧中常见的水分情节和冗余对白,但完整保留了人物的成长过程、复杂的社会隐喻和细腻的情感铺垫。

  比如夏漠和亡妻的感情,没有用冗长的回忆来表现,而是通过他习惯性地和“亡妻”喃喃自语的行为细节,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他深沉的伤痛和执念,还巧妙地引出了主线悬念。

  《朱雀堂》的热播数据非常亮眼:开播4小时,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就突破了18000;5天后就排到了热播榜第二,超过了同期很多长剧;

  猫眼数据显示,它在平台短剧中的有效播放量遥遥领先,突破了1000万;

  云合数据显示,它的市占率从首日的21.3%一路飙升到7月6日的39.5%,一直领先。

  它证明了横屏短剧精品化升级的强大势头,也展现了“长剧级制作标准 + 短剧级快节奏”的独特魅力。

500

  不过,这种成功模式也有门槛:

  高昂的成本不是中小公司能承受得起的;长剧团队刚开始做短剧时,在叙事节奏上可能会“水土不服”,需要付出很大的磨合成本。

  编剧龙振宇把单元案件设计成“俄罗斯套娃”结构,比如“十二金钗死亡案”“高校失踪案”,表面上看是独立的,实际上环环相扣,都指向上海滩权贵阴谋的主线。

  这种精密的叙事需要强大的编剧能力和充裕的制作周期,和当下短剧“七天拍完一部”的流水线模式完全相反。

500

  《朱雀堂》更大的启示是:观众想要的观剧体验,核心不是时长,而是内容能不能在有限时间里提供足够的情感浓度和叙事密度。

  万茜饰演的高英在警局认尸时,仅靠眼神变化就完成了从冷厉到释然的心绪转变;

  秦俊杰饰演的夏漠,把法医的专业理性和精神创伤的破碎感融合在一起。

  正是这种扎实的人物塑造,以及对民国阶层矛盾、女性生存困境等深度议题的触及,打破了受众圈层。

500

  观众在弹幕里说“为万茜民国造型而来,却被剧情圈粉”,这就是证明——它成功地把长剧的叙事深度和短剧的节奏效率结合在了一起。

  当长剧市场疲软,用户时间又碎片化时,《朱雀堂》在长短剧的形态边界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它的热度不仅是一部剧的成功,更是长视频平台在行业变局中对内容形态的主动探索——

  精品短剧能不能承载长剧的叙事深度和艺术表达?

  答案似乎随着上海滩的迷雾渐渐清晰:

  短剧的未来不在于无限地增加“爽感”,而在于构建一套融合“短剧节奏效率”和“长剧情感厚度”的新型创作方法。

  决定作品价值的,终究是在信息碎片的洪流中,能不能用精准的叙事,穿透浮华喧嚣,触动人们内心深处共通的情感和思考。

进入电影杂志——为你发现更多好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