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 吴茂信:人生易老,琴声悠远
人生易老,曾经为我授课的老师,健在的只有原廉江师范教音乐课的黄秉用老师了,已经97岁高龄。他随子女在番禺居住,我不时会去探望他。6月初他给我打电话,说自己讲不定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及早安排。我回应他:“老师别说泄气话,您的身体状况,茶寿可期。”他明白,茶字的笔画是廿加八十八,茶寿就是一百零八岁。电话里他笑着说:“那是愿望。可是人的主观愿望总是受客观规律所限制,我得做好准备。”黄老师说,他最珍爱的物品是伴随自己一生的那把小提琴,他要把它赠送给我作为纪念。我的心弦被猛烈扣动,震荡不已,心神不由自主,霎时飞回第一次见到这把小提琴的时候。
1959年,我初中毕业考上廉江师范学校,班主任向我们介绍音乐老师,告诉我们黄秉用老师华南文艺学院毕业后,在华南歌舞团担任小提琴演奏员,由于身体不适应流动性太大的生活,要求到学校当老师。我们都处在追梦的年龄,对艺术家心驰神往。记得上次华南歌舞团在县体育场演出,人山人海,我们挤不进场地中心,在人群外干着急。华南歌舞团是现在广东歌舞剧院的前身,在我们的心眼中是艺术的圣殿,黄老师从那里出来真了不起。他谱写过许多歌曲,当时正在修建青年运河,他作曲的《青年运河颂歌》,在学校的上空中回荡不绝,听着他的歌,我们对他更加尊敬。
一天晚上,大院二楼传来悠扬的小提琴声,我们循声走上二楼,看见黄老师在他宿舍门前的走廊上拉琴。旁边围着一圈人,有同学也有老师。我听得出他拉的是《月光小夜曲》。在这静谧的夜晚,当第一缕琴声如月光般流淌而出,便悄然开启了一场心灵的浪漫之旅。那柔美的音色,仿佛是一位倾诉者在耳畔低语,诉说着无尽的柔情与思念。琴弦颤动,音符如晶莹的露珠,顺着月光的轨迹缓缓坠落。轻快的旋律,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在眨着眼睛;而舒缓的乐章,则似温柔的晚风轻抚过脸庞,带来心底最柔软的触动。小提琴独特的音色,时而婉转悠扬,时而缠绵悱恻。黄老师用他纯熟的演奏技巧,编织出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让人沉浸其中,唤起内心最纯粹的情感,在这幽静的夜色里,与音乐融为一体,享受着这片刻的美好与宁静。
从此,我对黄老师更为崇敬,更加倾心聆听他的讲课。音乐是所谓的“副科”,一周只有一节课。我却愿意花精力深入学习,主动找黄老师请教。我的学习热情深深打动了黄老师,他打破常规,收下我这个专科学生,将他大学的课程全部传授给我,占用他多少时间都从不厌烦。我一再感谢他的赐予,黄老师反复强调:“老师只希望学生努力,巴不得把肚子里所有的知识都掏给学生。”他布置我做视唱练耳、对位和弦、作曲法等课程的练习作业,每一道题目都认真批改和评讲。当时学校只有音乐室有一部钢琴,学生练习只能使用脚踏风琴,要弹那部独一无二的钢琴要经过考核,只有我一个人通过。师范三年,黄老师一直陪我练琴。毕业的时候,黄老师对我说:“你现在师范毕业,拥有中专学历,祝贺你!论音乐水平,你完全达到大专毕业的程度,只是没有文凭而已。你要懂得,文凭是给别人看的,真才实学是给自己用的,实学比文凭更重要。”
几十年来,我一直铭记老师的教诲。当教师的时候,也像他那样“巴不得把肚子里所有的知识都掏给学生”,博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我的音乐知识是黄老师传授给我的,我一辈子铭感师恩,和他一直保持联系。《广东教育》杂志绝无仅有发表过一首歌曲《教师的青春为什么壮丽》,是我写的歌词,黄秉用老师作曲。音乐知识在我的工作中派上了用场。许多朋友只知道我搞文学创作的,很少有人不知道我从事音乐工作的经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从学校调到剧团工作,除了编剧,还负责作曲和担任乐队主奏。当时我在《岭南音乐》上发表了《雷州音乐简介》《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休止符的巧用》两篇文章,引起省音协的注视,征求我的意见愿不愿意到省音协工作。后来还是省作家协会先走了一步,从湛江调我到省文联工作。时隔六十多年,黄老师对我在音乐方面的兴趣依然念念不忘,要把他毕生最珍爱的小提琴留给我做纪念。我再三奉劝他,小提琴应该留给他的后代作为传家宝,他却说:“我的儿孙中没有人喜欢音乐,留给他们没有意义。”坚辞无效,我只好领受了。手捧老师的馈赠,我百感交织,耳边仿佛回响起毕业晚会上黄老师为我们拉响的琴声。
黄秉用老师(左)与作者吴茂信合影
黄老师演奏的是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当那灵动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淌出来,便如瞬间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疆大地的时光之门,将那片广袤土地上盎然的春天,鲜活地呈现在听众的眼前。琴音的每一次跳跃,都仿佛是草原上欢快奔跑的小羊羔,为这片神圣的土地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独奏曲的节奏之中,有着一种迫不及待的雀跃,就像新疆人民在漫长冬日过后,对春天急切的期盼和按捺不住的喜悦。小提琴的高音区明亮而清脆,恰似湛蓝天空中飘荡的朵朵白云,轻盈且自在。那悠扬婉转的曲调,又似蜿蜒流淌的河流,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一路欢歌笑语,滋润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随着乐曲的推进,节奏愈发紧凑,仿佛是新疆人民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汇聚在草原之上,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舞蹈。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生命的力量与对未来的憧憬。在乐曲的高潮部分,各种演奏技巧交织运用,那磅礴的气势,犹如春日里的一场盛大狂欢,天地间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息。草原上的骏马在嘶鸣,它们扬蹄奔腾,与人们的欢歌笑语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新疆春景图。
老师以独特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学业有成的喜悦,我们心领神会,听得如痴如醉。琴声悠远,把我们的思绪引向美好的憧憬。琴声炽烈,点燃我们报国的豪情。大家一起高唱黄老师教给我们的歌:“在这春光明媚的早晨,列车奔向远方,车厢里满载着年青的朋友们,奔向那美好的前程……”告别老师,告别母校,走向四面八方,去描画各自人生的美好图景。如今,我这个满头凝雪的老童生,在老师面前岂敢言老!接过小提琴,俨然接过老师的衣钵,我要珍惜每一寸光阴,夕阳中继续震响心弦,让每一个音符都融进春天的旋律之中。
黄秉用老师将珍藏的小提琴赠送吴茂信
作者简介:吴茂信,广东雷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巡视员,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粤海风》、《共鸣》杂志社主编,广东省作家协会杂文创作委员会主任,广东当代作家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已出版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文艺评论等著作15部,作品多次在省、国家级评选中获奖。长期从事雷州文化研究,并取得丰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