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体制内的女生既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

【本文由“特离谱必败”推荐,来自《小县城生活:体制内的大龄未婚女太多了》评论区,标题为特离谱必败添加】

  • bigluo
  • 很难,就是要求高了,难找了。

    传统的家庭都是男强女弱,但是,当前社会,不少女性都不弱了,她们当然还想找比自己强的,但那些优秀男士,一来也不多了,更不好的是,人家不一定想找强势的女性,所以。。。

    家庭事业难兼顾,自古以来都这样。

确实挺难的,现在大学里面女生已经超过男生了!

从生理和心理发育来说,女生比男生早,相当于比男生“懂事”早,在中国这种应试教育环境下,很多男生还在玩泥巴心理,女生已经开始认真学习了;所以最后女生在学历、工作、甚至收入和各方面社会地位比男生好的还不少;

而这些往往是女生比较看重的,男生却对女生的收入、工作等等并不怎么看重(当然要看但是男生对女生的年龄、容貌、身材更看重),这就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差异;

体制内的女生说实话很多是学习比较认真的乖乖女,往往穿衣打扮很一般长相普普通通,年龄又大,女生过了26岁在男生眼里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了,像帖主所说的基本上都30甚至超过30的女生,一般30岁左右的男生都不会考虑了,这种大龄女生最后多半只能找个体制内大10来岁的二婚男(体制内离婚男也不少);

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以前有城乡差别;现在有体制内外差别,不但没有缩小差异,反而这些年在扩大!

(90年代体制内外都没现在这样吗差异大,还有很多人愿意和体制外的婚恋,也有很多体制内出来(俗称下海),现在真的越来越倒退了);

根本原因是非公就业在社会定位、收入、劳动保障、社会保障等等方面,一点没有进步,而是越来越糟糕!

虽然没有以前城乡差别那么大,但是也好不了多少,想当年一个城市黑不溜秋中年锅炉工可以轻松娶一个农村漂亮的村姑;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其实这些体制内的女生既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