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言之隐到钱包之痛,网上问诊水有多深?
【编者按】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打击药品、保健品市场“坑老”“骗老”行为。央广网健康频道启动系列调查报道,深入揭示市场乱象,溯源背后成因,助力大众树立科学健康观念。
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您是想调理肾虚还是其他男性问题?”今年1月初,来自河南的李先生无意间在社交媒体平台刷到治疗男科疾病的视频,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后,经过一番询问,李先生便拿到了“诊断”,该工作人员声称调理都是“量身定制”。就这样,李先生前后共计花费24698元,购买了多款“名医膏方”和中成药。没想到的是,按工作人员要求服用后,非但未能解决自身的健康问题,还出现了拉肚子、烧心、喉咙痛、食管疼等不良反应。
李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央广网记者多方了解后发现,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在身体遇到“小麻烦”时,自认为不需要去医院,但又想快速寻求到解决方法,往往会被社交媒体平台上推送的所谓“名医名方”吸引,再经过“专业人士”的一番“对症”指导,不知不觉深陷其中。
使用擦边图片、性暗示语言
药房工作人员如此诱导为哪般?
李先生告诉央广网记者,视频中说“898元就能治好”,让他动了心。看着视频账号中的谷医堂是连锁药店,自认为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于是便添加了湖南谷医堂大药房的“效果指导”。王指导的微信显示,其所在企业简称为湖南谷医堂大药房,全称为湖南谷医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经过一番问询,王指导表示李先生属于“肾精亏虚,肾气不足,寒湿气过重,气滞血瘀”,同时宣称在其互联网医院,“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记录得非常详细,你不能用他的药,他也不能用你的药”,为确保李先生的“吸收效果”会量身定制。
李先生告诉记者,见自己处于犹豫阶段,王指导便连续多日使用不堪入目的擦边图片和性暗示语言,诱导其购买。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以患者身份拨打了谷医堂官网的线上销售咨询服务热线进行咨询,不一会儿,对方的一名健康顾问来电称,可以加微信进行详细介绍。聊天中,该顾问首先简单询问了记者的身体情况,随后便开始推介自家产品,宣称可以“对症搭配名医膏方以及中成药辅助调理”,“一个周期20天左右”。见记者无动于衷,对方便开始给记者发送擦边图片以及性暗示语言。
湖南谷医堂大药房的健康顾问给记者发的聊天截图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告诉央广网记者,以销售为目的,无论通过哪个渠道进行推广,它的内容如果涉及色情,“本身就是违背公序良俗的,那肯定是不允许的,起码是不合规的”。
记者发现,除了性暗示的语言,对方还会使用各种心理施压的话术,比如“活动仅剩最后半天!我这边替你干着急,你自己却事不关己,试问这样谁能帮你解决你的问题”“你到底是跨不过心里的哪一道坎”“大哥难道你真的打算放弃你的身体了吗”……给人增加焦虑感。
让患者调理身体,一天服用七八种“药”
药效不佳归咎于“吸收不好”
禁不住软磨硬泡,李先生花898元到手了一盒玉竹黄精膏、一盒五子珩宗丸以及一盒鹿茸口服液。与此同时,王指导告知李先生暂时先别服用,第二天会有其他助理用0731开头的电话打过来,告知其详细的服用方法。
次日,张助理联系并添加了李先生的微信,并表示自己会按照理疗师刘某的吩咐,全程指导李先生的用药事宜。张助理的微信显示,其所在企业简称为谷医堂中医,全称为湖南谷医堂连锁中医门诊有限公司长沙雨花京豪大厦门诊部,是湖南谷医堂连锁中医门诊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不过,理疗师刘某不允许李先生添加其微信,称有具体事宜联系张助理即可。
20余天后,李先生吃完了这些“药品”,但觉察效果不佳,这时,理疗师刘某称,是因为其脾胃运化不好,吸收不了其中的营养,还得继续调理。不过,每次“开药”对方并不会提前告知自己有哪些药,都是“交完费、拆开快递以后才知道里面有什么”,然后张助理再告知其具体服用事项。
李先生向记者出示的电子发票记录显示,在理疗师刘某的指导下,其依次购买了5500元、12000元、6300元的药品,共计23800元,其中,发票中标明属于“营养保健食品”的价格达15878.91元,比总价的三分之二还多。不算税额,单价最贵的“营养保健食品”是鹿鞭筋糖果,平均一颗4克的糖果近105元;单价最贵的“中成药”是牡蛎苁蓉参精膏,平均一盒近3500元。
李先生的电子发票记录
李先生称,根据调理“药方”,从早上空腹一袋茶树花益生菌,到睡前两袋夜宁颗粒,一天服用七八种“药”是常有的事。但是,吃了这么多,自己的性功能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其间还出现了拉肚子、烧心、喉咙痛、食管疼等不良反应。
张助理向李先生嘱咐用药事宜
李先生从谷医堂购买的药品
值得注意的是,购买保健食品,一定要认准“蓝帽子”标志,仔细查看标签上的注册号或备案号,具体而言,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上查询产品信息。不过,记者输入李先生发票中所谓“营养保健食品”的产品名称信息,均提示“暂无数据”。
央广网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发现,关于谷医堂的投诉案例多达578条,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等成为投诉的主要问题。除李先生外,2024年7月,来自河北的齐先生因生活压力大,身体力不从心,在网上认识了湖南谷医堂大药房的工作人员,然后花898元到手了一盒人参牡蛎膏和两瓶普乐安片。随后,对方给齐先生致电称,“就像多年的发动机,里面淤堵了,要排出去才能吸收营养”,在工作人员的调理指导下,齐先生又陆续花了1万5千多元,但却并无效果;来自湖北的王先生表示,2025年2月,谷医堂以调理身体为幌子,用普通保健品冒充药品,一步步诱导其付费7000余元,同样没有产生任何效果……
齐先生从谷医堂购买的山药玉杞膏
天眼查APP显示,谷医堂(湖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企业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阳吉长。根据天眼图谱,该公司对外投资16家企业,其中包括湖南谷医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和湖南谷医堂连锁中医门诊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0%)。
另外,记者在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看到,此前谷医堂曾因未按广告批文发布广告、标签内容与备案内容不一致等问题受到行政处罚。
图片来源: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每个人的体质和证型不同
滥用滋补品可能适得其反
针对李先生的“药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男科主治医师赵明直言其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用药没有针对性。治疗男性疾病首先要明确是什么疾病,然后针对疾病使用相应的治疗药物;其次,用药没有辨证。中药和中成药的使用在临床上是需要辨证的,每个人的体质和证型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患者是湿热证型的,而滥用滋补之类的药物,反而容易助生湿热,适得其反;最后,用药太多太杂。“尤其是后面的几次用药,用了好几种中成药和保健品之类的产品”,用药需要抓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使用,药物太多太杂,它们之间反而容易发生相互作用,可能会抵消某些效果。
赵明告诉记者,虽然市场上存在各种保健品声称能解决男性问题,但效果并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替代医疗专业的治疗方法。最安全、最有效的途径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确切的诊断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国为表示,不建议在短时间内摄入过多保健品、药物以及药食同源产品,以免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赵明提醒,当出现男性健康问题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清洁卫生、合理饮食、增加抵抗力等,不要迷信保健品。具体而言,在饮食方面,首先要做到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量,避免暴饮暴食。饮食要有节律,定时定量进食”;其次要做到五味调和,即饮食不可偏嗜、尽量清淡。同时,食物要多样化以确保营养均衡。另外,要坚持运动,运动是维持男性健康的“天然处方”,建议根据不同的体质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