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观云:印度这次在中国身上占了个大便宜

01

一个坏消息

有条消息因为发生在伊以冲突期间,没怎么被大家关注。

可实际上意义深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印两国未来国力的竞争。

这话绝非危言耸听。

500

5月29日晚间,国内特高压龙头企业保变电气宣布,以1.3亿元的“白菜价”转让控股子公司保变股份-阿特兰塔变压器印度有限公司90%股权。

这意味布局印度十余年的保变电气和此前小米、上海电气、长城汽车等诸多企业一样,在印度遭遇“杀猪盘”,最终饮恨收场。

大概在2012年左右,中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跻身世界前沿,到2015年底,中国借此成功完成国家电网打造。

500

这张“网”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它接入了全中国14亿人口,保障超过4亿个家庭。还接入由全国241万家工厂组成的世界最大制造基地,以及25万家医院、42万家学校、34.5万家科研院所和技术服务企业,20万家酒店和餐饮企业、281万家商店、25.2万家交通和物流企业组成的总共768万家非工业企业。

此后,也正是凭借这张强大的“网”,中国用十年时间顺利完成“中国制造2025”战略。

当然,在电网形成的同时,国内电力设备企业也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市场。

而印度,这个和中国一样,拥有庞大人口、经济体量的大国,无疑是电力市场的蓝海。

因为在2012年,印度电网基础设施仍然处于极其落后的阶段。

500

2012年印度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停电事故,覆盖了一半以上的国土,影响了6.7亿人。当时印度一片混乱,火车停运,地铁停运,连银行系统都瘫痪了。

生活用电尚且无法保障,工业用电更是一言难尽。

为摆脱这一困境,印度下决心要打造自己的供电网络。

2012年,印度政府举着“税收减免、优先采购、核心设备零关税”的招牌,热情招呼外资进场。

 保变电气信了这套说辞。作为国内特高压技术翘楚,保变电气一腔热血地来到印度,狂砸2.37亿注册资本,和印度阿特兰塔合资成立公司,持股90%。

为了拿下印度市场,保变电气可谓煞费苦心、倾其所有。

500

他们投入巨资在印度建设现代化工厂,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搬过去。更重要的是,他们花钱把一批又一批印度工程师请到中国总部,从最基础的变压器设计原理,到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严苛的质量控制标准,毫无保留,手把手地教。

前后投入十几亿,光培训就烧掉1.2亿!

02

印度挣钱印度花

可保变电气显然低估了三哥的无耻。很快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工程师正陆陆续续被自己的徒弟,也就是印度本土公司——阿特兰塔电气挖走。

按理说这类培养都有协议,可印度司法主打一个魔幻,协议几乎起不到作用。

如果仅仅只是挖人,还不至于把保变电气逼上绝路,紧接着,印度政府亲自下场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0年以后,莫迪政府用三招收割中资企业。

第一招拖延审批。你想扩产,不好意思,等待审查。一等就是一两年。期间,印度本土企业却疯狂扩产,最终设备采购黄了,订单也被抢了。

第二招偏袒采购。印度政府在各种标书中明确要求“本地化率需达50%”。如此一来,中资企业只能干瞪眼。2023年,90%的电力订单全喂给了印度本土企业,其中阿特兰塔吃最肥,用的还是保变的人、保变教的技术。

第三招补贴本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要扶持国内某个产业,适度进行补贴,那是常规操作。就像中国要扶持新能源汽车,就给新能源企业发补贴;美国政府要扶持芯片,就给芯片企业发补贴一样。

但这类补贴往往一视同仁。只要你在当地生产,就能享受补贴(包括美国的芯片补贴)。

可印度却不是,它只给本土企业发。这是变相增加本土企业竞争力,因为本土企业可以用政府补贴打价格战。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保变电气在印度的业务迅速萎缩,连续六年亏损,财务报表触目惊心。到2023年,其印度子公司的全年营收,竟然只剩下区区3万元人民币,连街边奶茶店都不如。

如此局面,逼迫保变电气不得不断尾求生,最终十几亿总投资,作价1.37亿贱卖,临走抹了一把鼻青脸肿的脸,吐了一口老痰。

“Tui,以后再也不来这个鬼地方!”

毫无疑问,保变电气的铩羽而归并非偶然。印度这些年在经济领域已经逐步显露出它的本色,一个本土种姓制度和财阀政治杂交的怪物。

500

印度六大财阀(塔塔、安巴尼、阿达尼、贝拉、米塔尔和马恒达)控制全国25%港口、45%水泥生产、40%煤炭进口、33%钢铁产业、60%的电信服务等,合计占印度GDP总量的20%以上。

这些财阀通过政治献金(如阿达尼资助莫迪竞选)、高管任职(如外长苏杰生转任塔塔高管)深度绑定政府。

500

上次安巴尼家族给自己的孩子办婚礼,据说砸了43亿,到场的非富即贵,连莫迪都带着外长亲自到场。

在财阀政治背景下,印度法律成了服务财阀的工具。例如:沃尔玛因零售业冲击本土小商户,被征收28邦级"地方保护税"‌;中国光伏企业遭反倾销税,其目的是给阿达尼集团新能源业务扫清障碍。

所以,印度抢劫并不局限于东方大国,谁去都会一地鸡毛。

“印度挣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已经算客气了,搞不好还让你往里搭几个菜。

03

特高压意味着什么?

我并不关心那些企业在印度亏了多少钱,可对于特高技术外流却感到忧心。

就在保变电气宣布退出印度的同时,印度对外宣称,已经掌握特高技术。

印度人好大喜功,擅长丧事喜办。这掌握特高压技术的誓言有多少真实性得打个问号。但拜保变所赐,这750kV以下的变压器技术应该是吃透了,因为2023年阿特兰塔曾中标北阿坎德邦项目。

这就值得警惕。

特高压是啥?特高是远距离输送电力的神器。

通常电压按等级可以分为低压、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

最简单的物理知识告诉我们,电压越高,电力输送距离越远,损耗越少。

500

理论上,电压达到特高压级(交流电压1000千伏及以上、直流电压在±800千伏及以上),输送损耗率可降至2-3%,远低于500千伏输电的5-7%。

你可别小看这一倍的差异,乘上距离、功率,节省的电力将会是个天文数字。

中国之所以能快速推进工业化、电气化,特高压技术居功至伟。

中国的资源分布不均衡,用电量最大的沿海地区基本不产煤,地理落差也不大,没条件建超级水电站,而火力和水力发电一直是人类主要的电力获取方式。

500

如果没有一张高效的电网将以万亿度为单位的电力,从电力富集的资源区输送到沿海发达地区,沿海经济就很难腾飞,中国工业升级也无从谈起。

而且,也是因为有了这张电网,新时期,中国才能把更多能源获取方式串联在一起。

2024年,中国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发电量的近30%,是美国的2.5倍、印度的近5倍。

这里面有传统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的功劳,也有各种新能源电力的贡献。全国各地的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设备、核电设备,正是通过特高压电网传递到千家万户。

凭借让全世界叹为观止的发电量,中国在电气化程度上遥遥领先。

截至2024年底,中国电气化率已达30%,远超美国和欧盟的22%。

电气化带来的不仅是环保,还有高效。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0.9%,相比之下,欧洲占比低于23%。中国高速铁路网络达4.8万公里,预计2030年将扩展至6万公里。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电,电是中国成为制造业王国的关键。

我常说,制造业大规模转移是个伪命题,因为全世界除了中国,很难有第二个国家能满足如此高的电力需求。

而卡脖子难题之一,正是特高压技术。

04

别自掘坟墓

美国搞特高压有基础,搞500千伏和765千伏都是世界最早。50多年前,中国连220千伏都是骨干,美国已经是有规模化的765千伏电网了。但今天的美国已经陷入帝国末期病,国内电网支零破碎、利益锁死,根本没法推进特高压技术更新迭代。

欧洲国家面积太小,特高压更难搞,要搞就必须跨国。比如想把北欧风电通过特高压送到意大利,那得和丹麦、德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协商。等协商好了,黄花菜都凉了。

因此这些地方要搞制造业回归根本不可能。

中国特高压技术不仅帮助中国成为电力强国,稳住中国制造,还帮助中国不断延伸软实力。

目前,中国电力出口支持了蒙古、泰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东帝汶、印度、阿富汗和尼泊尔等14个国家的能源需求。

其中蒙古70%的电力、泰国31%、越南28%、马来西亚18%、印度尼西亚13%依赖中国电网的供应。

这种电力输出不仅为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也增强了中国的地缘影响力。

根据中国国家电网提出到2050年建成全球智能电网的愿景,未来中国电网还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通过特高压技术实现全球能源的高效配置,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愿景实现,中国的影响力将更大。

而在这个时候,中国企业把特高压技术留在了印度,其影响无异于自掘坟墓。

是的,我用“自掘坟墓”来形容特高压技术的外流。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有义务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改善电力环境,但印度除外,甚至战略层面就应该把印度排除在外。

首先,印度也不认为自己需要中国的帮助。不少印度人,包括部分印度精英都认为“印度比中国强大”,甚至提出“帮助中国发展”,所以咱们不要自作多情。

其次,印度这个国家没什么契约精神。印度曾邀请中国承建高铁项目,但在中方完成前期筹备后,突然要求提供低息贷款,变相要求中国“自费建设”,导致合作终止。所以说,印度在治理效能、政策连续性、社会融合度及战略互信等方面都有先天不足,根本不足为信。

再次,印度永远不会因为你的帮助而感激你,相反它是“中山之狼”。印度有狼的野心,做梦都想成为超级大国。印度人理解的超级大国首先得“大”。所以一旦实力允许,它一定会吞噬邻国。印度也有中山之狼的特点,养不熟。2025年解密文件显示,印度已将中国列为“头号安全威胁”,在中印边境长期部署超12万兵力,战略敌意明显。

最后,印度真有成为中国对手的潜力。印度的国土面积、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共同构成了印度的潜能。印度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发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中国毫无戒心地帮助印度发展,尤其是帮助印度解决能源问题,它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全方位的对手。

所以我说帮助印度发展电力是自掘坟墓。

05

尾声

网络上有个比亚迪卖车给印度的段子。

500

中国当然可以和印度做生意,但应该向这个段子学习,仅限于成品,或者存在代差的技术,而且要先交钱后发货。

最后,最前沿、最核心的技术应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