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号:2025年7月4日海外安全风险日报

500

一、中国留学生安全

1、7月4日消息,法国《巴黎人报》近日发布2025年最佳学生城市排行榜,蒙彼利埃、格勒诺布尔和南锡分列前三。榜单综合考虑住房、交通、文化设施及天气等因素,为高中毕业生择校提供参考。蒙彼利埃以17%的学生人口占比、密集的自行车共享服务和丰富的休闲设施位居榜首。格勒诺布尔和南锡同样以高学生比例(14.4%和19%)及便利的日常生活服务见长。巴黎排名第11,虽房租高、交通费贵,但快餐店和徒步路线数量领先;里昂酒吧数量多,骑行便利;尼斯虽排名靠后,但以阳光和海滩吸引学生。该榜单通过量化图书馆、演出场所、房租等指标,帮助学生全面评估城市适应性,可供国际学生择校时进行参考。

2、7月4日消息,近期,发生多起海外中国留学生遭遇境外电信诈骗、回国面交“保释金”典型案件。案件中,不法分子冒充国内公检法机关,声称受害人涉嫌跨国犯罪,须缴纳“取保候审”保证金,否则将被“逮捕并遣返回国”。请广大留学生务必提高警惕,牢记不轻信、不盲从、不断联等"三不"原则:不轻信任何自称公检法人员的“涉案”电话威胁,不盲从任何要求现金交易、转账汇款的可疑指令,不因所谓"案件保密"要求而切断与亲友的正常联系。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请立即挂断、避免纠缠。无法确认的,请第一时间致电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热线或向国内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如不幸被骗,应立即尝试联系银行保存好证据并及时向案发地警方报案。

二、中国公民海外旅游安全

1、7月3日,两名女性游客在赞比亚南卢安瓜国家公园徒步时遭大象袭击身亡,遇难者为一名67岁新西兰籍游客和一名68岁英国籍游客。警方通报称,事发时一头哺乳期母象带着幼象,两名游客发现后试图绕行50米躲避,但母象突然冲袭,游猎导游曾试图开枪驱赶大象,大象中弹受伤,但仍造成两名游客死亡。当地民众悼念称"这场充满探索期待的旅程因母象护崽本能蒙上悲伤"。在此提醒中国游客,任何动物都有“护犊本能”,观赏野生动物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严格遵守各项相关规定。

2、7月2日晚至3日凌晨期间,印度尼西亚一艘客轮在巴厘海峡沉没。初步消息显示,该船载有53名乘客、12名船务人员和22辆车。目前,已确认3人死亡,4人获救,仍有58人失踪。经初步了解,事故中没有中国公民。据报道,客轮在从巴纽旺宜的吉打邦港(Ketapang Port )驶往巴厘岛的吉利马努克港(Gilimanuk Port)时倾覆,事故疑似因轮机舱发生泄漏造成。恶劣天气、安全监管松懈、超载和救生设备不足等问题,导致印尼海上事故频发。今年6月4日,巴厘岛附近一艘载有89名游客的快艇因巨浪倾覆,幸好人员全部获救 。在此提醒中国游客注意乘船安全,出海前请及时了解当地天气和海况,如风高浪大应取消出海行程。乘坐船只请务必穿戴好救生衣。

3、7月4日消息,泰国移民警察近日在曼谷逮捕一名53岁中国籍女商人洪某,其涉嫌非法滞留并运营虚假投资平台,涉案金额达5亿泰铢(约1亿元人民币)。警方突袭洪某住所时发现其签证逾期337天。调查显示,洪某以"货币中心"公司名义,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发展层级投资,实为资金盘骗局。该公司账户流水超1亿元,受害者多为被高端包装吸引的投资者。目前泰方已通报中国警方,正追查资金流向及同伙。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三、中国公民出国务工及中资企业海外安全

1、7月4日消息,加纳矿产发展基金(MDF)署理局长汉娜·路易莎·比西乌-科日前严正声明,所有涉非法采矿被捕的中国籍人员将严格依照加纳法律处置。其在回应反非法采矿行动组拘捕中国籍矿工事件时强调:"加纳法律严禁外国人参与非法采矿,涉案外籍人员将根据《矿产与采矿法案》面临监禁、罚款及服刑后驱逐出境的惩处。"比西乌-科泰援引法案条款指出:"凡因非法采矿被捕定罪的外国人,最低刑期为10年,最高25年,并处罚金及刑后驱逐。"比西乌-科泰呼吁加纳国民支持打击非法采矿,警示该罪行已对国民生命、国家安全及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2、7月3日消息,欧洲多国执法机构近日联手捣毁一个华人主导的跨国走私偷税网络,涉案金额达7亿欧元(约合59.2亿元人民币)。该团伙利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进口电动自行车、纺织品等高利润商品,通过低报货值、伪造贸易路径及滥用欧盟“第42号海关程序”逃避关税和增值税,商品最终流入意大利等国的黑市。联合行动覆盖14国,并逮捕10人,包括两名希腊海关官员。欧洲检察官办公室称,该网络组织严密,犯罪收益通过地下钱庄流向中国,严重破坏欧盟金融秩序。

3、7月4日消息,据智利媒体报道,近期智利多起中国商城查封事件的根源系华商遭遇职业欺诈,而非舆论猜测的违规经营。调查显示,部分华商因被当地"专业人士"骗取高额费用后拖延手续,最终因证照不全被查封。例如Lo Banechea区一华商预付500万比索(约合38525元人民币)后遭长期推诿,Ñuñoa区两家商城更因建筑师携款失联陷入困境。报道指出,超5万在智华人创办企业为当地创造20万就业岗位,然而华商同时面临租金飞涨、劳工纠纷及盗窃频发等挑战,部分员工甚至以诉讼勒索赔偿。该报道为近期发酵的种族歧视言论提供了事实澄清,呼吁社会关注少数族裔商户的合法权益。

四、中国外交部安全提醒及预警

1、7月4日消息,近期,多名在瑞中国公民向使领馆反映接到冒充使领馆或国内公安机关的电信诈骗电话。驻瑞士使领馆提醒在瑞中国公民:使领馆不会以核对个人信息或处理违法案件等为由电话联系在瑞中国公民。如接到冒充使领馆工作人员来电,请注意甄别来电真伪,可通过拨打使领馆电话(使馆电话:+41-313513072;总领馆电话:+41-442091503)等方式确认真伪,切勿轻信不实信息。不要在电话中提供个人身份、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更不能轻易转账。如不幸上当受骗,请第一时间向瑞士居住地或国内户籍地警方报案,并尽快联系个人相关银行机构,尽可能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

2、7月3日消息,适逢加拿大暑期旅游旺季,为确保来加旅行的中国公民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中国驻加使馆谨提醒如下:一、提前了解领事保护知识。二、提前了解加海关规定。通过加边境服务署(Canada Border Services Agency)或加驻华使领馆网站等途径了解海关规定。切勿携带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违禁品(如含有肉或蛋的月饼),不要在手机、电脑或移动存储设备上存储色情信息、图片或视频;尽可能少带现金(一人不得携带超出一万加元),超出限额需向海关申报。三、确保证件齐全有效。四、注意防遗失防盗窃。五、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