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天价水果纷纷跌落神坛,藏着哪些经济学的道理?

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

朋友们发现了没有,不少过去的天价水果,像之前的阳光葡萄、蓝莓,还有最近的荔枝、榴莲,这两年的价格都跌下来了,榴莲价格腰斩的新闻还上了热搜。

500

这些天价水果为啥会纷纷降价跌落神坛呢?

首先降价的直接原因是供给量上来啦。就拿正当季的荔枝和榴莲来说,今年是荔枝的大年,根据预测,全国的荔枝的总产量和去年同比是翻了个番,创了个新高。榴莲泰国是主产区之一,今年预测的产量的增长也是超过了30%,此外还有越南、马来西亚的榴莲也都在同步地涌入。

另外,这些水果之前的价格高,利润高,我们自己的本土的种植的规模也在扩大,像蓝莓,去年国内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40万亩,种植面积、总产量都跑到了全球第一,国产的榴莲在这一两年也开始批量上市了,进口量扩大了,本土的种植产量也上来了,再加上今年是丰收大年,降价的空间自然就打开了。

其次就是物流成本的降低,这点在进口水果上更加明显。我们之前吃的榴莲主要是从东南亚进口,中老铁路运营以后,大大减少了运输的损耗。在这个基础之上,咱们还开通了蓝莓快线,将陆路运输的时间从以前公路运输的7天缩短到现在的26个小时,运输成本降了60%,国内的市场价格也平均降了30%。

同理的还有车厘子,去年11月由咱们主要投资开发的钱凯港在南美洲的秘鲁开港,现在智利的车厘子从钱凯港出发,横穿太平洋直达上海港,物流成本节省了20%以上。由于运得更快了,所以你的腐烂的比例小了,你保鲜的成本也降低了。

那么降价的背后还有一条暗线,就是咱们消费心理的变化。以前很多所谓的贵族水果其实是被包装出来的,或者说有点夸大其词,像阳光玫瑰被称为葡萄中的爱马仕,还有蓝莓宣传的抗氧化、防衰老,都给这些水果赋予了特别的光环。现在供给上来了,这些水果也没那么稀奇了,咱们的消费心理也变得更加务实了。

不管你说的怎么天花乱坠,还是最后他看中这个水果好不好吃,口感如何?是不是安全健康?所以与其说是这些天价水果跌落了神坛,不如说是他们真正的正在慢慢地回归自己原本的价值。

朋友们,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特别基本的经济学的原理。所有的食品它都有一个我们叫做这个供给的需求的饱和性,就是你再好的东西你也不能吃很多,诶,咱们的胃口是有限的,再有卖点的这些高贵族的水果它也是要有面对胃口的饱和度的这么一个坎。

用我们的行话讲,它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是相对比较小的,就不管你收入提高多少,不管你价格提高多少,它的消费量都是相对比较固定的,一旦你超过这个消费量给市场供给的话,它的价格会巨幅地下降。

跟食品完全相反的是衣服,尤其是女性的朋友。我没有歧视,这个衣服是多得不得了,可能一年有时候一个衣服才穿个四五次,这个跟咱食品不一样,你胃口是有限的,但是对衣服的需求与我的观察接近于,基本上是无限的。

这是你说的家里的壁橱有多大,你的衣服就能买多。唯一这个食品和服装是完全不同类型的消费品,所以做服装的它的市场更大,它更能够发财。

所以全球的很多的首富,比如日本的、瑞典的,还有欧洲的都是做衣服的,这就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的一个道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