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中国澳门定位为「外国敌对势力」下的国庆节
明日(七月四日)是美国国庆节(独立日)。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已经于六月二十七日在香港举行庆祝酒会,是否也将会来澳门举办庆祝酒会?由于美国驻港澳总领事梅儒瑞在致辞中,提到「香港和澳门的各界人士、朋友们」,估计是香港澳门「一次过」地举行庆祝酒会。
美国在香港举行的国庆酒会,可以说是「陆荣廷睇相——唔衰攞来衰」。因为美国政府宣布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及邓炳强、陈国基、林定国、萧泽颐等香港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实施「制裁」,因而这些官员当然是不会前往「赠庆捧场」,只是派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到场任主礼嘉宾,等于是「降格」处理,从而导致场面十分冷清。丘应桦戴上象征国家安全的紫色领呔,带有「宣示政治立场」的意涵。
而梅儒瑞的致辞却极不友好,声称近年香港政府的多项政策令美国政府感到忧虑,并批评港府「侵蚀自由」。在媒体问答环节,梅儒瑞再次炒作所谓「跨国镇压」,还「哪壶不开提哪壶」地专门提到反中乱港分子黎智英涉《香港国安法》案,并宣称这些情况是「香港与美国关系的摩擦点」。梅儒瑞在与传媒互动时,还评论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提示学校勿参与美国国庆节活动,因而声称「这不是我所认识的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当晚发出新闻稿指出,根据《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法及国际关系,每个国家都会制定维护国家安全法律,这既是主权国家的固有权利,也是国际惯例。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美国就最少有二十一部,美国政客却对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指手画脚,亦全然漠视香港特区立法的宪制责任和实际需要,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相关法律订立后,对经济发展和人权保障所带来的正面效果,是实实在在虚伪的双重标准。发言人还强调,由于黎智英所涉及案件的法律程序尚在进行中,任何人均不应评论有关案件。特区政府强烈敦促美国政客立即停止干预特区的内部事务和特区法院独立行使的审判权。
梅德瑞曾经于前年六月二十九日来过澳门,这也是他于二零二二年九月履新后第一次到访澳门,主持庆祝美国国庆酒会。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三年后,美国总领事馆首次举行美国国庆酒会,也是梅德瑞于二零二二年九月到任美国驻港澳总领事后,首次来澳门并主持美国国庆酒会。但与以往历任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在澳门举行国庆酒会,澳门的媒体都有报导,而且澳门特区政府都有派出司长级的官员出席,澳门中联办也有副主任级的官员,及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也有相应的官员出席的情况不同,这次是澳门媒体完全没有报导,而且澳门特区政府仅派一名技术官员出席,也没有像以往那样获得澳门特首接见。另外,驻澳门特区的中方中央机构,包括主责外交事务的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也没有派出代表出席。备受「冷待」的梅德瑞,就只好在总领事馆的网志上PO出自己在澳门的几张照片,包括到大三巴牌坊一游,以示自己曾经到过澳门,「刷下存在感」。
而在随后,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于同年十二月十八日发出声明,表示由于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未能及时签发所需签证,导致总领事馆的领事无法按计划前往澳门提供服务。因此,原定于十二月十八日在澳门进行的领事服务被迫推迟。
其实,这也是美国当局「唔衰攞来衰」。因为就在此前的十一月二十九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在调低对中国的旅游警示,从第三级「重新考虑是否前往」降至第二级的「提高警觉」的同时,仍然将中国澳门维持在及第三级的「重新考虑是否前往」,并特别提到,基于中国外交部对美国外交人员的旅行限制,美国政府对在澳美国公民提供紧急领事服务的能力有限。既然如此,那就「主随客便」,美国政府的领务人员就没有必要到被其划为「重新考虑是否前往」的澳门,而且也是对应其了「美国政府对在澳美国公民提供紧急领事服务的能力有限」的描述了。
延伸开来,美国当局「唔衰攞来衰」的事例,还有不少。其中二零二一年的第七届澳门立法会选举,选管会首次对部分提名人「DQ」其参选资格,固然这是要严格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办事,确保「爱国者治澳」原则落实到位的正确举措,将那些被认定为不拥护《澳门基本法》、不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者,确定没有被选举资格。但却也掺有「美国因素」。据当时的《亚洲周刊》透露,澳门选管会作出决定前两天的七月七日,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宣布延长特朗普年代制裁香港官员《一三九三六行政命令》一年。因此,澳门取消民主派人士的参选资格,也被视为是对美国「制裁」的反制。
应当说,美国政府没有对澳门特区政府的官员实施「制裁」,只是曾经宣布将澳门三合会组织犯罪头目尹国驹(崩牙驹)列入反腐败「制裁名单」。但是,美国政府对澳门特区的歧视态度,却不止于将澳门列为旅游警示的第三级「重新考虑是否前往」,而且还上升到政治的层面。二零二二年十月,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宣布将对中国的芯片管制扩大至澳门。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时任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二零二四年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把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俄罗斯、朝鲜等列为「海外敌对势力」,中国澳门亦在名单之上。二零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指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包括中国、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外国敌对势力」施加投资限制。特朗普在备忘录中声称,中国在美国科技、农业及其它战略领域的投资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利益。也就是说,中国澳门特区也被拉进了双向限制投资的「外国敌对势力名单」。
但是,美国当局却千方百计地要把手伸进澳门。曾经要求在澳门设立领事馆,遭到拒绝后,又「降格」为驻港澳总领事馆的澳门工作小组。仍不得要领,就要在澳门设立「美国文化中心」。
联想到,提出此要求的时任美国驻港澳总领事杨苏棣,当年在担任美国驻吉尔吉斯大使期间,以「推广美国文化」为由,推介《从独裁体制到民主体制》一书,并播放由美国人制作的描述塞尔维亚通过学生运动运动将总统米洛舍维奇赶下台过程的《打倒独裁者》纪录片,还向美国国会提交一份有关吉尔吉斯局势的报告,要求拨款二千五百万美元,以推动吉尔吉斯的「民主事业」,为吉尔吉斯的「郁金香革命」大作舆论准备。
因而这个「美国文化中心」,这就使人想起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裴多菲俱乐部」。这是否杨苏棣在吉尔吉斯「造势活动」的翻版,甚至是要为澳门的各色「反对派」提供一个聚会交流的地点,以至是与美国领事馆沟通的「联络站」?这不得不让人有所警觉。因此,澳门特区政府予以拒绝的态度,是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维护了包括澳门特区在内的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