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纪行(九):槟城(3)
作为英国殖民者在马来半岛西海岸的重镇,殖民地风格的豪宅、酒店少不了。由于热带的关系,大多是纯白色的,倒也带来一点纯净、高贵的感觉。
殖民地风格是欧洲建筑里一个独特的流派,各国各地殖民地其实还有不同的流派。比如说,东南亚的前英国殖民地以Italianate Revival为多,可能是意大利风的建筑本来就适合炎热天气;印度则以Indo-Saracenic为多,这是某种莫卧儿风格的现代化和复兴,还带到其他地方,如吉隆坡的苏丹王宫就是Indo-Saracenic;印度支那的前法国殖民地则巴洛克复兴多一点。但都带上热带特色,门窗宽大,楼层高畅,阳台通透。
白色的亚麻西装、长裤、遮阳帽、白皮鞋四件套也是东南亚殖民者的特色,后来才带回英国、法国的。
住的Eastern & Oriental酒店就是这样一个建筑,在海边,充满老派头,但还是第一次见到Eastern和Oriental放一起的。人家还100多年前就这么叫的,兄弟俩一人造了Eastern Hotel,另一人造了Oriental Hotel,后来合并,就成了E&O集团。新加坡的莱佛仕酒店也是旗下的。
必须说,每个房间都有全宽大阳台,全宽落地大玻璃窗和白纱窗帘很有感觉,洗涮的卫生间有两进,外面是梳洗的,男左女右,里面一进是特大的浴缸和分立的淋浴,外面一天汗流浃背地回来,跳进大浴缸,还是蛮舒服的。
神经气爽之后,下楼吃饭。其实在槟城,应该出去到街上去吃的。槟城餐饮很有名,娘惹菜和海鲜尤其出名。
这里面朝安达曼海,海鲜丰富不意外。娘惹则是马来西亚特有的。早年华工大多是男的,找个当地的马来姑娘成家,女性后代就叫娘惹(Nyonya,也叫Peranakan),女孩娘惹当然就是小娘惹。在娘惹博物馆,听到一群小女孩叽叽喳喳,其中一个大声说,“我就是个小娘惹”,听着好像有点别扭,好像娘惹不是正经女子一样。其实一点没有没有不当含义。
不过东南亚大概也是女人做饭,娘惹餐饮结合中餐(主要是福建菜,南洋华人好像福建人比广东人多,至少感觉如此)和南洋餐,口味比较浓郁鲜醇,挺好吃的。
酒店菜单比较国际化,口味上不会太本地化,只能说还行。但后来还是在街上吃了,海鲜泡饭,那真是“味道鲜得眉毛落下来”。
其实槟城街上可以放心大胆地吃的,食品卫生一般到位。但东南亚有些地方就不一定靠得住,据说到巴厘岛而且“冒险”上街遍尝小店风味的,很多获得“巴厘泄”的待遇。槟城没怎么听到这个问题。而且秉承中国人好吃的传统,老城里到处都是吃的地方。大吃、小吃应有尽有。还有人到槟城,专门就是冲着吃的。
不过好些餐饮去处好像是专门为旅游者开的,酒吧为主,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宁愿平常本地风味。我总的来说对吃不讲究,没有尝遍槟城,没觉得遗憾。
E&O是槟城地标级酒店
地位好,老派头足
老照片看看蛮有意思
这地方还贼大,大概殖民地的地不要钱,就死命往大里造
饭店好几个,但没什么人,可能都到外面街上吃去了
照片拍不出全宽落地窗的气派
窗外风景不错
今天天气也好
热带味道出来了
铁花凉棚下应该凉爽,但湿度高,温度高,也没有凉爽到哪里去
这棵老橡树是150年前饭店建造时就有的
殖民地建筑不少,这个Edison Hotel好像上海也有
门前的雕刻是独特的海峡折中风格
槟城是榴莲之乡。我不喜欢这东西,没吃
街上巨多酒吧
还是这海鲜泡饭对胃口,差点就为这一口乐不思蜀了
傍晚时分
另一边蓝色的建筑就是有名的“蓝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