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狂发500亿元补贴 阿里 京东 美团“内卷”电商最后“万亿级”存量市场?

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启动规模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这是继6月阿里将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后的又一重要举措。即时零售市场成为了阿里、京东、美团“内卷”的下一“万亿级”存量市场。

出品| 网经社

作者| 无痕

审稿| 云马

配图| 网经社图库

500

蒋凡“收编”饿了么 飞猪后 狂撒500亿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了解到,淘宝闪购500亿元补贴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两方面: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和对商家的多维度扶持。

500

在消费者端,平台将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降低消费成本,提升用户体验。例如,平台推出"百万奶茶免单"活动,并聘请李现、杨幂等明星为其品牌代言人。

500

在商家端,淘宝闪购将推出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免佣减佣等措施,保障商家利润空间,促进生意增长。特别是针对新入驻商家,平台提供最高3个月免佣金政策,降低商家入驻门槛。

这也是继6月23日蒋凡“收编”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后的又一重大动作。

500

对此,天使投资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表示,淘宝闪购500亿补贴,长期和短期有不同影响。短期来说,对于商家,淘宝闪购通过店铺补贴、免佣减佣等措施,能够直接降低经营成本,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为中小商家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有利条件。消费者则可以享受商品折扣、配送优惠等实实在在的福利,这在短期内有望刺激冲动消费,显著提升平台日活量与订单量。从平台角度来看,补贴政策能够快速聚集流量,巩固其在即时零售市场的份额,形成“补贴吸引增量 - 带动更多商家入驻”的循环。

500

郭涛进而表示,长期影响而言,在商家端,持续的补贴有助于推动供应链效率优化,加速智能定价、库存管理等数字化工具的普及应用,从根本上提升长期盈利能力。不过,也需警惕部分商家过度依赖补贴,导致自主竞争力弱化的问题。在消费者层面,补贴政策能够培养用户使用即时零售的习惯,增强用户粘性,逐步重塑“即买即得”的消费理念。从行业发展角度,若补贴能够带动配送时效、商品品质等服务标准的全面升级,将有力推动即时零售市场走向规范化,促使行业竞争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更注重用户体验的竞争。

差异化补贴 是“烧钱换规模”还是“生态赚效率”?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在国家“大力提振消费”政策下,阿里通过“补用户+补商家”模式差异化竞争,但需警惕行业补贴大战带来的成本压力。此前的团购“百团大战”、外卖补贴战以及网约车、共享单车补贴战,都是百亿甚至千亿规模的“烧钱”,导致大量平台持续亏损甚至倒闭。

陈礼腾认为,淘宝闪购此次补贴,一方面惠及淘宝体系内的用户;外部则来自友商的用户迁移,但目前来看,友商平台的综合吸引力更强,用户更多是薅羊毛而没有停留与复购。淘宝闪购需要做的是如何将迁移的用户进行留存与转化。

郭涛认为,淘宝闪购此次补贴策略更强调“全链路支持”,通过免佣减佣等方式保障商家利润空间,而不是单纯依赖降价吸引消费者。淘宝闪购依托庞大的第三方商家资源,以生态化运营覆盖更广泛的商品品类。此外,此次补贴创新性地将补贴与物流配送相结合,推出配送补贴等措施,构建起“补贴 + 履约”的完整服务闭环,这是其他平台较少涉足的竞争优势。

500

关于此次补贴策略的有效性,郭涛认为,需要通过商家留存率、用户复购率及市场份额变化等核心指标来衡量。如果补贴能够显著提升商家GMV,有效沉淀用户资产(如扩充会员体系),则说明策略成功;反之,若仅带来短期流量增长,难以形成长效影响,则难言有效。

关于补贴的可持续性,郭涛认为关键在于资金使用效率。500亿补贴分12个月投放,需要精准匹配商家需求,例如在销售旺季加大补贴力度,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要在补贴强度与商家自生能力之间找到平衡,防止形成“补贴依赖”。从长远来看,阿里需要将补贴带来的数据积累转化为技术优势,例如通过算法优化配送路径,从而实现“补贴退坡后,生态依然稳固”的目标。

500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表示,在很大程度上,各平台加码即时零售市场,是因为场景碎片化的程度更加严重。淘宝闪购的500亿补贴,对于商家来说,能够有效降低其在店铺、商品、配送等方面的成本,推动订单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给商家相关的政策,也促进了自身假设渠道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商家面对这个消费环境的现实压力而言,可以说是缓了不少。对于消费者而言,则有助于其粘性的提升。

500

陈虎东认为,淘宝闪购补贴的目的是为了生态协同,例如淘天流量、饿了么的履约,还有多年通过盒马积累起来的供应链经验;对于美团来说,其一些补贴政策,其实就是针对几百万骑手的规模效应进行的;对于京东来说,其政策则是倾向于商品品质和骑手的社保。这些都是商业层面的东西,短期来看,美团的优势还是大一些,因为其网络骑手的覆盖范围足够广,这才是外卖第一性原则。

“万亿”即时零售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竞争格局

淘宝闪购补贴计划的启动并非偶然,而是阿里应对当前电商市场格局变化的关键举措。近年来,传统货架电商增速放缓,而即时零售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预测,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该市场是继零售电商、跨境电商、大宗品电商、生活服务电商、机酒旅游、私域电商之外,电商的最后一个“万亿级”存量市场。

500

陈礼腾补充道,从目前各家披露最新数据看,美团外卖以9000万日单量位居第一;淘宝闪购/饿了么以6000万日单量位列第二,京东外卖以2500万日单量排第三。以此保守计算,2025年的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

500

即时零售覆盖广泛,按需求度来分依次为餐饮外卖、超市(快消品)、奶茶咖啡、蔬菜水果、买药、日用百货、3C数码等,其存在业务模式轻、品质有保障、用户体验好等特点。

除了阿里,京东、美团都在密集布局即时零售。

美团在即时零售赛道一直坚定投入,进行了长期探索。近年来,美团先后探索培育了美团闪购、小象超市等多种业务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建设生鲜食杂“源头直采”、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和即时零售仓等新供应链体系,服务本地居民的便利生活。6月23日,美团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具体包括拓展闪购品类、扩张小象超市、调整升级美团优选、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500

去年5月16日,京东即时零售业务全面升级推出京东秒送,整合原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以全新的品牌形象“京东秒送”为消费者提供“好物立享”、最快9分钟送达的购物体验。

500

今年2月,京东宣布入局外卖市场,并推出免佣金、百亿补贴等政策实现快速扩张。数据显示,618期间,京东外卖推出了包括百亿补贴在内的多项活动。据6月1日,京东外卖上线第90天,平台日均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截至目前,京东外卖全职骑手数量已突破12万人。

至此,阿里、美团、京东三家在即时零售市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此外,拼多多也被传出入局即时零售。6月,多家媒体报道称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正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将于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以类似京东秒送、淘宝闪购的模式送商品上门。

对于未来趋势,郭涛认为,第一,供应链的深度整合能力将成为竞争壁垒。平台需要加强与区域经销商、前置仓和品牌商的合作,提升医药、美妆等非标品的即时供应能力。第二,技术创新将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智能调度算法、无人配送等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挖掘差异化应用场景势在必行。针对写字楼、社区、医院等不同场景的个性化需求,定制专属服务,避免同质化竞争。对阿里而言,需要将淘宝闪购的补贴优势转化为商家数字化运营能力的提升,并加快与饿了么、菜鸟等业务板块的协同,才能在“即时零售 + 本地生活”的生态竞争中持续突破。

淘宝闪购的500亿补贴计划,本质是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赛道“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投入。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等头部大厂竞逐“万亿”蓝海,其背后是对用户“即时可得”消费习惯的终极争夺,更是对未来本地生活服务生态话语权的战略卡位。在万亿即时零售战场,补贴是入场券,而供应链效率、场景覆盖与生态粘性,才是决定终局的关键筹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