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证实:中国双航母首次海空对抗!
就在“尼米兹”号航母紧急赶赴中东,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只剩在日本附近徘徊的“华盛顿”号航母之际,中国海军现役两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同时出现在第二岛链附近展开持续演练。更让人惊喜的是,中国官方首次公开表示,这两大航母编队联动相关军兵种兵力,组织互为条件、互为对手的实战对抗!
大家期待的双航母时代,不但有双航母联合编队演练,而且也有实战对抗,这才是双航母给中国海军带来的真正意义!
这一幕,当真是充满美军范儿(手动狗头)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圆满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任务返港。在这次远海实战化训练中,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转战黄海、东海、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坚持实战实训、联战联训、体系练兵,联动相关军兵种兵力组织互为条件、互为对手的实战对抗,完成侦察预警、防抗打击、对海突击、对空防御和舰载机跨昼夜战术飞行等科目研练。
由于辽宁舰和山东舰都采用的是滑跃式甲板,无法起飞固定翼预警机,现有的直-18预警直升机的探测能力有限,因此从演习内容中的“侦察预警”以及联动相关军兵种可以判断,在这次演习中,大概率出动了陆基固定翼预警机提供远程预警探测——实际上此举也可以理解为是在为可以搭载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的福建舰服役后做准备,提前演练如何在固定翼预警机协助下展开海空攻防。
这才是中美航母舰载航空力量的完成体对抗
毕竟大家都知道,未来中国航母打击群最主要的假想敌,就是部署在西太平洋的美国航母打击群,中国舰载机需要应对大概率是配备有固定翼预警机、隐形舰载机和电子战飞机辅助的完整舰载机联队,因此在当前两艘航母还没有固定翼预警机的情况下,借助陆基力量演练完整攻击模式,无疑是非常好的训练模式。
此外,从这次演练持续的时间和地点看,中国两大航母群隔空对抗,甚至冲出第二岛链,并在美国最关切的关岛周边海域展开攻击。可以说,在该海域模拟演练海空大战,实战的味道就更重了——从解放军近年的围台演习可以发现,未来美国海军想要武力干预台海局势,基本没有从日本本土南下的可能性,大概率是从关岛出发,因此在关岛到台湾之间的辽阔海域,很可能就是中美航母实际对抗的地点。这次中国双航母编队在第一二岛链之间的对抗演练,也算是熟悉地形了。
可以看到其中部分舰载战斗机依然是老式的歼-15。
更有意思的是报道中提到的“互为条件、互为对手的实战对抗”。尽管辽宁舰和山东舰服役多年,但一直缺乏对练——西方媒体此前猜测,中国航母编队多次拿路过的美国航母打击群作为假想敌展开“模拟攻击”。且不论这种猜测的真假如何,但美国航母打击群肯定不会配合,要么是装作看不见,要么就是匆匆绕道而行,尽量不给我们练兵的机会。因此这种所谓的演练最多只能测试攻击步骤,但无法检验实际效果,也不能评估后续对手可能的反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解放军双航母展开实战对抗演练的意义就非常重要了——不但可以演练舰载机全甲板出动这样的高强度攻击手段,还可以利用各种舰载和机载传感器评估攻击效果,进一步再演练在遭到攻击后的防御措施、反击步骤,从中获取的关键数据,无论是对于战术战法还是武器装备的改进,都是极为宝贵的经验。
更重要的是,中国两大航母打击群的相互攻防,还能获得美国海军都没有的经历——别看美国航母这些年似乎实战经验不少,但大都是打击“不对称对手”,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攻防经验,以至于美国航母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饱和攻击面前都会感到吃力。而从这次新华社发布的消息可以确定,这次演习中还有其他军兵种配合,很可能会演练如何应对陆基反航母导弹的远程打击——这是美军尚不具备的打击手段。
此外,据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统计,从5月25日至6月22日止,两艘中国航母的舰载机起降次数合计1120架次,其中辽宁舰占约700次、山东舰占420次,实施范围均在邻近日本东南岛屿的西太平洋一、二岛链间。最让人吃惊的是,在6月9日和6月14日两天,辽宁舰的单日舰载机起降达到了创纪录的约90次。考虑到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平均舰载机起降架次也不过120-140架次左右,吨位小、搭载舰载机数量少且采用滑跃式起飞的辽宁舰能达到这样的出动频次,足以证明中国海军已经将其作战效能发挥到极致了。
尽管在日本方面统计的数据中,此次山东舰的最高日出动架次约50架次,但众所周知山东舰是辽宁舰的优化改进版本,实际搭载的舰载机数量和出动能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可以确定的是,这两艘中国航母的联合作战能力,实际已经可以轻松压倒美国任何一艘超级航母。美国想靠一艘航母就对中国展开威慑的时代,彻底成为过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