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大、艾睿电子,接连“地震”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们的战略调整。
在半导体分销行业经历快速变化的当前,两大行业巨头——大联大与艾睿电子近期相继宣布了重大战略举措,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大联大控股宣布启动半导体分销行业二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重组,将友尚、品佳并入诠鼎,自2026年起形成世平与诠鼎的“双引擎”格局;同时,艾睿电子旗下的驰万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发布了解散注销的债权人通知书,决定于2025年6月20日进行公司解散和清算。这两大举措背后,反映了行业在全球化浪潮、市场竞争以及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所进行的战略调整与变革。
大联大合并重组
7月1日消息,大联大控股宣布启动半导体分销行业20年来最大重组,将友尚、品佳并入诠鼎,2026年起形成世平与诠鼎 “双引擎” 格局。
此次整合旨在优化规模与效能,降低营运成本,强化市场竞争力。
新集团公司CEO由大联大控股CEO张蓉岗兼任,产品负责人CMO由诠鼎集团执行长徐玉坤出任,业务负责人CSO由友尚集团执行长何澎雄出任,全球服务委员会召集人由品佳集团执行长陈铭吉出任。
世平Q1营收约290亿,净利1.91亿;24年营收约1081亿,净利7.51亿。
友尚Q1营收约88亿,净利0.27亿;24年营收约313亿,净利1.04亿。
诠鼎Q1营收约61亿,净利0.87亿;24年营收约233亿,净利3.59亿。
品佳Q1营收约59亿,净利0.37亿;24年营收约210亿,净利0.41亿。
大联大自2005 年成立以来,通过控股平台整合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四大集团,构建起覆盖全球 75 个据点、代理超 250 家供应商的分销网络。此次重组是其成立二十年来最重大的组织变革,战略收缩。
“原先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但在全球化浪潮下,动作会有点慢、吃力。”大联大财务长袁兴文表示,本次调整很单纯是看到旗下规模最大的世平集团成长亮眼,而剩下“三个兄弟”因规模较小,“爬山爬得有点吃力,才决定仿效世平。”本次调整的重点在于规模化、全球化服务投射。
作为芯片分销领域的“并购天王”,大联大代理的产线和涉及的领域更是超乎想象。在半导体不同领域周期调整时,强大的布局总能让大联大吃到相应的红利。大联大自成立之日起,就计划通过“前端分治,后端整合”策略,通过并购、联姻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分销龙头。
2005年3月27日,中国台湾两大IC授权分销商世平与品佳宣布联姻,组建大联大投资控股公司,并于同年9月1日上市。此时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授权分销商。2008年,大联大又将诠鼎科技收入麾下。2010年,友尚正式加入大联大集团,至此,控股公司旗下已有七家各自独立运作的通路集团。
当时随着营收规模快速提升,“七国并立”的局面也带来了新的管理难题,如果不加以整合,大联大只会是庞大的联合舰队而非高效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因此大联大在2013年启动了关键的“七变四”组织调整,将原有的七个集团以整并的方式重组为现在大联大旗下的四大核心集团,分别为世平、品佳、诠鼎、友尚。
从大联大投控2012年~2017年的营运数据来看,在营收增长约47%的同时,营业费用率从3.29%下降至2.29%,效果显著。而本次再次整合的消息,预计是为了整合资源提升营运效率和竞争力。
大联大2025年5月营收为754.6亿元新台币(约182.8亿元人民币),相较去年同期672.9亿元增长了12.1%,创下大联大历史上5月份营收新纪录。
今年4月份,大联大营收917.8亿元新台币(约218.2亿元人民币),和去年4月份相比大涨34.4%,同样创下了其历史4月份的新高。
大联大表示,增长主要来源于分布式AI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相关传统及AI服务器、电源、PC、NB等电子零部件需求的增加。
今年一季度,大联大以36.8%的增幅首次登顶一季度芯片分销之王。今年前四个月,大联大累积合并营收为3,406.2亿元新台币(约810.2亿人民币),年增36.1%。
从近年IC分销售在半导体供应链中的角色变化可以发现,分销售已经从单纯代买代卖转变成提供加值服务,例如行销、库存物流管理等,例如大联大也推出LaaS物流即服务概念,以专业服务角色来协助客户,大联大相关事业已经开始贡献营收。
艾睿电子深圳子公司驰万电子解散
近日,有消息人士表示,收到了艾睿电子旗下Chip One Stop的分公司——驰万电子(深圳)有限公司(Chip One Stop Shenzhen Ltd)的《关于公司解散注销的债权人通知书》。
通知书显示,驰万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6月20日作出公司解散和清算的决定。
“公司解散注销的债权人通知书”是企业在解散并准备注销之前,依法向其债权人发出的正式通知文件。
驰万电子是日本领先的目录型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成立于2001年2月。驰万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是其中国分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驰万电子官网显示,其拥有日本最大级的约2,800多万品种的零件型号,技术情报,库存,价格数据库并与3,000多家零件生产商、特约供应商保持着稳定的协作关系。
代理品牌包括:欧姆龙(Omron),京瓷(Kyocera),Analog Devices,NXP,Microchip,KOA,Bellnix,罗姆(Rohm),瑞萨(Renesas)等。
驰万电子的母公司正是知名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艾睿电子(ARROW)。在2011年12月,艾睿正式收购了驰万电子,使其正式成为艾睿电子旗下全资子公司,同时废除了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
作为艾睿电子在中国市场的重要布局点,深圳子公司曾是连接全球供应链与中国电子制造产业的关键节点。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半导体行业周期性调整以及中国市场自身特点的变化,艾睿电子似乎正在重新评估其在华业务的战略价值与运营模式。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