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真的假的?
印度宣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印度官员表示,两年半到三年后,印度将超过德国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目前在国际大媒体中只看到CNBC报道了此事,CNBC说IMF的确预测印度有望在2025年以微弱优势超越日本,但根据目前的估算,印度仍略微落后。CNBC认为,印度的宣布有点着急。
▲印度街景。(图源:纽约时报)
不过印度不久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点没有悬念,中国之前的快速崛起为印度提供了这一想象力。那么印度经济的质量如何,中国仍将是一把尺子。印度2025年人均GDP预计达到2880美元,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中国2007年、2008年的水平。不过,今天印度的实际经济水平应当说不及中国的2008年。2008年中国主办了北京奥运会,那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之一。早在2001年,中国就申奥成功。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至少部分地区经济达到或接近发达水平的标志。1964年东京奥运会是日本经济实现战后恢复的典礼,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韩国成为“亚洲小龙”的徽标。因为北京举办奥运会,2008年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元年”。
▲这是2008年8月8日晚拍摄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图源:新华社)
印度现在能举行奥运会吗?这肯定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印度曾申请2024年、203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均未成功。印度又在去年开始申办2036年奥运会。那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应该在2029年宣布,希望印度届时能够成功。最早宣布印度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是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印度媒体迅速追捧。其他西方主流媒体很难查到有关报道。这与中国的情形也不一样。中国2008年举行北京奥运会时还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成为“世界老二”这件事,中国官方当时非常低调,连老胡当时所在的媒体也没有张扬它,当时热烈议论它的都是西方媒体。直到很长时间以后,这个话题才逐渐放开。印度要比中国高调得多。印度的确潜力巨大,它的人均GDP在过去11年里翻了一番。记得大约10年前,老胡受邀去印度驻华使馆做客,我与他们的外交官和媒体人聊天时预测,印度肯定会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当时印度朋友还问我:“你说这话是严肃的吗?”世界在变,人口大国的经济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印度认为目前的国际地缘政治形势非常有利于它的发展,这也是实情。苹果等跨国公司将部分产能从中国向印度转移,这就是地缘政治影响的结果。
▲印度寺庙内部。(图源:纽约时报)
不过印度有它自身的深层问题,它独立以来没有经历过社会革命或改革,落后的种姓制度仍有很大影响,社会严重不平等。印度国内还有严重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些都是潜伏的火山,随着经济发展,它们面临在某个临界点喷发的风险。另外,印度的民族主义十分昌盛,印度与邻国多有严重纠纷,印度以民族主义的方式应对,也是长期风险。随着印度逐渐强大起来,印度受民族主义驱动会在各个方向都更强硬,对它有利的国际环境很难长期保障。中国社会需要以平常心看待印度的崛起,它是当今世界发展规律的一部分。同时,我们要自信,印度取代不了中国的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印度当下的基础设施与中国差得太远,比如印度还没有一条高铁,高速公路总里程只有几千公里(中国是18万公里)。印度的教育投入跟中国也没法相比,而它的国防预算占GDP比例却比中国高得多。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尚处在非常粗放的早期,接下来它会面临各种各样问题的考验。这同样是规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