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IANA HOUSE:东京大学,快成“中国大学东京分校”?

每年5月,东京大学都会公布最新的外国留学生统计数据。过去几年中,中国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已成为日本媒体持续关注的一个现象。事实上,在部分研究科中,中国学生的数量甚至已经超过了日本本国学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解读。

而今年的统计数据尚未公布,外界对这个数字也格外关注:是继续增长,还是出现变化?在这个“数据即将更新”的时间点,我们不妨先做一次整理与回顾——看看中国留学生在东京大学为何会持续增多,这背后有哪些原因与趋势,又如何影响着日本的高等教育生态。500

东大的“留学生地图”

根据东京大学发布的最新统计,截至去年11月,学校共有 3,545名中国留学生,占全部外国留学生 5,231人 的 67.8%。其中,在研究生院(即硕博阶段),中国学生的比例尤为突出,本科阶段相对较少。

这一数据此前已多次被日本主流媒体报道,引发了关于“日本名校中国化”的广泛讨论。有报道甚至称:“东京大学已成中国学生的‘第二研究基地’。”

而这并非短期现象。回顾过去十年,中国留学生在东京大学的人数从2014年的 1,136人 增长至如今的 3,545人,增长幅度超过三倍。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东京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

1. “相对容易”进入世界名校的另一条路径

不少中国学生将东京大学视为进入世界顶尖学府的一条“现实可行路径”。

相较于国内清华北大等研究生入学的超高竞争,东京大学对外国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经济、建筑等专业,设有多样化的招生机制,例如“研究生(研究生预科)制度”、英文项目(PEAK等)及导师推荐制。这使得学生可以“先入学、再考试”地逐步适应,不必一开始就面对激烈的应试压力。

再加上部分专业对日语要求不高或设有英文授课项目,这种“入学方式上的灵活性”成为很多中国本科生考虑留学选项时的重要加分项。

2. 日本政府的大门越开越大

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增加,也和日本政府层面长期推动国际化密不可分。

自“30万留学生计划”提出以来,日本文部科学省不断简化签证流程、增加留学生奖学金名额、扩大英文授课项目等,明确表达出“希望优秀外国人才留在日本”的政策导向。东京大学也顺势推出更多国际项目和研究资金支持,用制度设计迎接更多的“世界学生”。

可以说,中国留学生的涌入,某种程度上正是日本“少子高龄”背景下引进优质外国人才战略的具象体现。

3. 留日就业有“性价比”,回国也不掉价

很多选择东大的中国学生并不只是为了“混一个文凭”,而是早早把留学和职业发展打包考虑。

一方面,日本的就业市场对理工背景的外国留学生较为友好,很多大手企业愿意招聘东大毕业的中国学生,并提供签证与在留支持。东京大学的名校光环,也往往成为进入大型跨国企业的“敲门砖”。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是一种“稳妥又有弹性”的未来规划。

日本人怎么看?

随着中国留学生数量的激增,日本媒体与公众也逐渐注意到这一现象。

一些媒体文章用“校园里的异文化主导”“东大是不是变成了中国的学校”等字眼表达了担忧,也有声音呼吁“日本学生自身也应增强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与教育从业者呼吁社会保持理性。他们认为,与其过度关注中国学生的数量,不如更好地思考如何借助这种国际化趋势促进学术多样性、提升日本高等教育的吸引力。

部分日本学生则在社交网络上表达了“压力”“不适应”甚至“佩服”的多重情绪。有人说:“实验室里只有我一个日本人,反而成了‘外国人’。”这一现象,或许是对日本大学国际化改革的一种“真实反馈”。

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的现象,是一种长期结构性的变化。它背后有政策推动、有教育选择的现实逻辑,也包含着亚洲区域高等教育格局重塑的更深层次信号。

我们或许不必急着下结论,而是应该去倾听更多当事人的声音,理解这种变化背后多维度的原因,也探讨未来日本大学的“国际化”到底该通向哪里。

也许,从“东京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这个话题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亚洲教育流动的新图景。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