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米价暴涨使1千万日本人参与的1918 年“米谷暴动”

因米价暴涨使1千万日本人参与的1918 年“米谷暴动”

 昨天(20250520),观察者网贴出贾明冬名为《米价在暴涨,农相在“炫富”!日本这波“米骚动”抽象之处还不止于此》的文章。文章讲,现在日本米价暴涨引起“米骚动”。而据《亚洲各国现代史讲义》上册讲,1918 年,因为日本米价暴涨,日本发生“米谷暴动”,“暴动人数最后到 1千万人,包括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暴动一共延續了兩三个月,最后終于被殘酷地鎮压下去。”现在,将该书讲1918 年日本的“米谷暴动”部分,摘录在后。

《亚洲各国现代史讲义》上册(1918~1945)是何肇发老师于1950年代在中山大学,根据部颁《亚洲各国史教学大纲》现代部分编写的讲义,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出版。因日本米价爆涨而引起的“米谷暴动”,摘自该书的第36~40页。该书出版距今60多年,书纸张已经发黄,而且当时是繁体字。纸张发黄不太清楚的时候,繁体字由手机拍摄转为文字出错概率较大,大多纠正过来了,可能有些没纠正过来。错误的繁体字我改写为简体字,没错的就没改。所以有些是繁体字,有些地方又是简体字。

 

1918 年的“米谷暴动”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下,日本人民最大的一次發动,是 1918 年爆發的“米谷暴动”。

在第一次大战期間,日本的物价普遍高漲,其中米的漲价是特別突出的。在战前白米1升約为1角2分——1角3分錢左右,到 1918 年春天即突破了 2 角錢, 7 月达到了6 角錢。其原因是:日本工業在大战期間迅速發展,城市人口增加,因而城市的粮食需要量也大为增加,再加上从 1918 年起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出兵西伯利亞,軍队的用米量也大为增加,而米的产量并沒有相应的增長。而且 1917年又歉收。日本政府保护地主和投机商人的利益,对外国米的輸入課以高额关税。国內粮食投机商人,囤积居奇,抬高米价,进一步助長了粮食危机的严重性(100多年后的今天,日本米价暴涨,很大程度也是“日本政府保护地主和投机商人的利益,对外国米的輸入課以高额关税。国內粮食投机商人,囤积居奇,抬高米价”的结果——笔者注)。在各等米之中,下等米漲价最多。这对城乡广大的貧苦人民造成了極为严重的威胁,形成了全国性的粮食恐慌。

米谷暴动是在富山县中新川郡的西水桥村开始掀起的。这个村里的漁夫都去北海道一帶打鱼,不能及时把錢寄回,正值米价暴漲,家中生活十分困苦 1918年 8 月3 日,漁夫的妻子聚集了將近200 人,包圍了囤积大米的米店,要求降低米价,及对穷人無代价地予以散發。幷且說,如果不接受她們的要求,就放火燒掉米商的店鋪。警察赶来彈压,很多妇女被打伤。这件事傳了出去,鄰近漁村的妇女們也發动起来,包圍粮店,喊着“飢餓的人要米”!暴动很快便扩展到富山县各个村落里。

暴动的消息在报紙上刊出后,10 天当中暴动發展到全国范围。在京都先有 800 市民襲击了米店,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暴动繼續了3 天。大阪有 3 千市民和警察搏斗,搗毀了 250 处米店;到第2天暴动群众增加到数万人,市区和郊区到处都是暴动的群众,多的几千人一伙,少的百人左右;打进富商住宅,放火焚燒,警察完全束手無策。东京、名古屋等大城市,也都發生了暴动。德田球一同志当时在东京,由于米价高涨,以致交不上公寓的饭费。当时他也参加了搶米的暴动。暴动大都是采取相同的方式:夺取米仓,把米分給貧困的人,焚燒警察暑和人民最痛恨的富商高利貸者住宅。     

全国暴动人数最后到 1千万人,包括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其中神戶的情形尤为激烈。神户是海运業中心,在战争中靠海运發財最多的暴發戶多集中在此。神戶又是大米投机比别处更加犯狂的地方,所以群众的情怒就在这里爆發得最为强烈。11 日开始,便有千人以上群众襲击警察派出所和米店,要求廉价卖米。到12日,三菱造船厂的工人也行动起来,8 千名工人捣毁了厂内机器,厂内外都陷于混乱狀态。入夜又有群众万余人縱火燒掉了铃木商店。这家商店是和政府有密切关系的有名的暴發户,它的毒辣作風久为群众所痛恨。继之忿怒的群众把神戶冶鋼厂、日本樟脑公司也燒毁了,还襲击了其他几个高利貸者的鋪子和住宅。群众在市内游行一夜,天亮才散。这种情势警察也無法鎮压,于是在13 日出动了400 名軍队,实彈警戒。但 13 日晚上,群众又在公园集合,达3万人之多。这次襲击了仅次于鈴木的投机商湯淺商店。和警察軍队冲突起来,进行巷战。政府灭加派軍队,殘酷镇压实行野蛮屠杀。

其他暴动地区也采取同样殘暴手段。除去現場被杀害者外,根据官方大大縮小了的数字,被加以各种罪名,判处死刑或無期徒刑的有7千人以上。审判的結果始終沒有公开發表。

群众起来暴动的同时,城市工人也开始了大規模的罢工斗争。除去神戶以外,其他地区的工人也發动起来。 8 月 17 日福冈县蜂地煤矿工人要求提高工資和軍警發生冲突。 6 名矿工被杀,很多工人受伤。这一天山口县宇部煤矿工人也提出提高工資的要求,被警察干涉。群情激情,襲击了煤矿办事处、米店和煤矿股东住宅。18日政府派了 600 名軍队来镇压,工人拿出棍棒、铁锹、短刀等抵抗,軍队开槍,工人死 12 人,重伤 11人,輕伤無数。从 8月26日起,熊本、佐賀等地的煤矿工人也开始暴动。对抗来进行镇压的軍队,并且焚烧官署。工人反对資本家的罢工运动和农村中的抢米暴动呼应起来。暴动一共延續了兩三个月,最后終于被殘酷地鎮压下去。

至于这次暴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这次运动沒有革命無产阶級的政党的領导。所以,就使得农村中的暴动和城市居民,尤其是工人的暴动,沒有建立起组织上的联系。全国工業中心的同盟罢工和农民及城市中的貧民革命行动之間的联系,不过是在斗争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的,运动帶有自發的,無組织的性質。其次,日本这个时期所有的不多的社会主义思想团体都是由知識分子組成的。它和工农群众之間很少联系,沒有力量領导斗争。这样,这次广大群众性的革命运动,势必被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的反动政府鎮压下去。

暴动尽管失败了,但是它在日本革命运动的历史上却有着很大的意义:第一,它表明了日本人民,也卷入到俄国偉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出現的全世界的革命高潮中。日本从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开始萌芽的工人运动,在 1910 年反动的明治政府制造的“大道事件”之后,在專制政府的鎮压下,陷入所謂“冬眠狀态”,直到“米谷暴动”才完全打破了这个沉寂的局面,开始了革命运动的来潮时期,并且开始了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漲的形势。

第二,在这次暴动中,工人阶级站在最前列,展开了罢工斗争,它是斗争的中心力量。由这次暴动所激發的斗争热情,使战后的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紛紛成立起来,并推动过去成立的一些帶有劳資协调色彩的工会組织使之大大革命化。在暴动中工农群众初步感到了自己的威力和团结的力量,并通过对反动政府和資本家的斗爭提高了阶級觉悟。在阶級敌人殘酷的鎮压下感到組织与領导的需要,这就为战后工人运动的發展和日本共产党的誕生創造了条件。

第三,这运动打开了在社会思潮方面自从明治“大逆事件”以来的沉悶,使倾向革命的知識分子也开始提倡民主运动,宣傳社会主义思想(例如大山郁夫,吉野造作等人的活动)。

第四,这暴动也給了日本统治阶级以重大的打击,使反动的寺内内閣倒台。并逼使后继的原敬內阁向人民作了一定程度的讓步。暴动也削弱了日本政府当时正在进行的武裝干涉苏俄的力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