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战车”,子弟兵最强白月光
“小同志,累了来喝点雪碧吧?”
在炮火连天的军演现场,能比火箭弹划过天际更加震耳欲聋的,唯有此声问候。
作为中国最神秘的战略支援力量之一,“强军战车”正在成为无数退伍士兵在网上集体回忆的“军演白月光”。
“有一位神通广大的老妇人,竟能从千里之外把摊煎饼的战车开到了我们的前沿指挥所”。
“大姐,我们要驻训了,没有具体位置,要保密。”
“俺知道在哪里,明天到地方等你们就行。”
战略支援级小卖部
从戈壁滩到雪域高原,也不管是在塔里木还是在朱日和,只要有部队训练,就会有强军战车的身影。
强军战车只会在一种情况下不会与部队碰面,那就是它们到早了。
论专业程度,它们就是战场上的幽灵。
《人生是旷野》
隐蔽山林,茫茫戈壁,精通军事地形学的强军战车也总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接近作训中的解放军战士们。
“那一年我藏在单兵掩体后,身着迷彩的老乡从我后面摸过来,问我要不要黄鹤楼......”
“以前站暗哨,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大娘问我吃不吃驴肉火烧。”
“大姐翻山绕过了森严的哨岗,进入了营地,掀开洗澡帐篷的帘子,问洗澡的我喝可乐不?”
老乡们“摸哨”的水平,首长看了都得敬个礼。
换上伪装迷彩,穿上吉利服,敌人也许发现不了,可老乡眼中你,依旧是那个新兵蛋子。
有网友回忆,狙击任务训练,草丛里趴了一天,正累得迷糊,谁懂草丛里大爷探头递冰镇饮料时那一刻的救赎感?
不是弟兄们的伪装不行,而是大爷的潜伏挺近更胜一筹,快别叫大爷了,叫老班长!
野 战 国 窖
常年在战区穿梭,演练受训的战士与部队是换了一拨又一拨,可十里八乡的老乡们可是铁打般的存在,强军战车自然成为了“扫地僧+万事通”。
以至于段子中的武器装备年年在更新,老乡“人肉识别”的功力未曾退步。
“老乡,有没有看到一个大铁鸟飞过去?”
“铁鸟没看到,但直20飞过去两架。”
老乡版转转,啥都回收
见多识广的老乡,神出鬼没的强军战车,被拾走的弹片弹壳永远还有着温度。
炮弹还没打,老乡们就随着强军战车“步坦协同”就位在旁,比着安全界来蹲点,等到进攻部队抵达炮轰过的敌方阵地后,敌人没看到什么,反倒是老乡们正忙着捡破片。
战场历练久经考验的战士,同样让强军战车摸索出了独有的战场经营法则,这“最强白月光”可不是白叫的。
作为野战区内最有烟火味的乌托邦,只需一个坐标,就能让炒河粉煎饼果子烤冷面等热食送到眼前,穿山越岭的强军战车,足以让“外卖”二字无地自容。
都市白领天天在格子间里吃着美食档口产出的流水线预制菜,而战士们却能在野外吃上现做的,一口热乎的含金量无需多言。
除了现做热菜,强军战车在选品这一块更是挑到战士心坎上了,“解渴解馋”就是最高指示,想喝想吃的几乎都能买到。
尤其在服务质量这一块,更能体会到“强军战车”的美名究竟从何而来。
对训练成绩优秀的战士有小福利,跑完五公里能喝上一口免费饮料,爱国之情与情绪价值双双高涨。
什么扫码支付、跑腿派送、组团派单、线上下单等城里有的服务全都有,即便因为没有信号无法支付,老乡也会让你先吃着,等后面有现金了或信号来了再补上。
担心之后赖账不给怎么办?
老乡战车都能开到这荒郊野岭来了,还怕找不到你?说不定你排长都是他老主顾。
不给钱就等着被“提干”吧......
往那儿一站,就是个兵!
老乡与战士们的“情感羁绊”几乎如同热血动漫那般纯真,站岗任务不方便吃饼,阿姨先帮你站着,吃饱再说。
在战士之间传递的强军战车名片更是重点保护的“核心情报”。
正如何晨光不愿敌人捡起他的枪就能用,得把枪管往左掰弯,而只要在战场上牺牲了,战士们也不愿意这一张张强军名片被“敌人”捡起联系买饮料去了。
一张张强军名片仿佛是过往军旅生涯的一个缩影,以至于有大量的退伍老兵们在网上怀念这些熟悉的老乡们。
在军人面前胆敢自称“三界之王”,还放上了自己与战车的合影,冲这波自信与从容,就知道他的江湖地位。
强 得 可 怕
看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话放在强军战车的服务领域依旧适用。
一句句亲切的老刘,一个个带着年份的回忆,一条条带着江湖传说般的评价,仿佛引擎轰鸣的战车已经“铁马冰河入梦来”,杀回到了无数战士的旧梦当中。
大 兵 点 评
可以这么说,没有强军战车的“一生军旅情”,那注定是不完整的。
02:有事找老乡“强军战车”与老乡们的神通广大,可远不止于此。
神出鬼没的“强军补给”只能算作入门级体验,论完全版服务,老乡在“战略功能”上堪比哆啦A梦,在对军演局势的影响上,够拍一部谍战大片。
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老乡之所以能被叫老乡,在这军演的地界上,没人比他们更熟悉。
这些老乡大多为周边的农户,以及村里开小超市和小饭馆的老板,剩下就是专业的流动商贩,甚至当中很多都是退伍老兵,由于长期跟着训练部队打交道的,那可是一个比一个懂行。
无论是对副本的熟悉程度,还是在收集情报上的天然优势,老乡这生态位都是一等一的奇妙。
要是把这些“老乡”聚在一起,都够开一个民间指挥部了。
通常而言,战士们在强军战车处获得补给后,很容易获得“老乡情报”,从对方部队坐标到具体装备与数量,大多都能在谈笑之间一一知悉,消费得越多,情报通常就越多。
假如有人拒绝了老乡的友好邀约,那这边不消费,来消费的就是对面。
不管你是红军还是蓝军,反正强的都是人民子弟兵,只是哪边输赢就与老乡们无关了。
买了就是情报,不买你就是情报
少买个手抓饼搞得全班坐标暴露,绝非网络段子,战场不仅拼火力,还得在老乡跟前拼情商与消费能力。
老乡们都见多识广,什么样的情报和消息重要,心里门儿清,不是用个笑脸和几瓶水就能换出来的。
那么有人会问:“这种生意是被允许的吗?”。
红军侦察兵买完就被卖了
可以看到,央视军事节目上,老乡是常客,甚至可以说,是军演必不可少的常驻NPC。
何况这些NPC,早已不是拟真难度,而是完全拥有了自主意识,论复杂与智能程度,可比AI可狠多了。
尤其在现实军演中,老乡与强军战车的存在,均是领导乃至导演层都默许的,战争当中本就混杂着大量第三方,无论是情报买卖还是物资买卖,都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两军交战,必定会碰到形形色色的平民,若能利用好这些资源,往往能在瞬息之间扭转战局。
率先跟老乡打成一片的部队,通常能在当地情报领域形成抢跑优势,毕竟群众眼睛耳朵都是“雪亮的”,各色各样的消息那叫一个灵通,以至于后面部队消费再多,钱财和情报通常都被一波带走了。
久而久之,老乡们都成了战场上的谍中谍中谍中谍。
在红蓝两军各自的侦查活动中,《如何伪装成老乡》与《识别真假老乡》都成了战场必修课。
敌方化妆成老乡骑着“强军战车”来到我方阵地,稍不注意“生意”就做起来了,更有战士为了让敌方哨兵降低警惕,还会男扮女装成买水女孩,长驱直入。
渗透与反渗透,老乡是否真来做生意?口音是否正确?生活细节是否能对上?甚至连老乡的发型都值得怀疑。
“诶,你们这一拨老乡咋都留的是寸头呢?”
“不对......”
以上这些都只能算老乡谍中谍中的浮光掠影,在全国范围内那么多次演戏中,不知道诞生出了多少名场面。
归根到底,人民子弟兵只有学会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才能更好的团结群众,打好人民的战争,最终出奇制胜。
真要纯做生意去了,老乡们能被部队放进场吗?
老乡当了陪练又赚了钱,战士们积攒了“老乡套路多”的实战经验又享受到了强军战车的特色服务,实属双赢。
看来无论过了多少年,“老乡带个路”的含金量依旧在上升。
03:锅气即正义
在战场上,口径即正义。
在后勤上,锅气即正义。
如何解决战士们吃好喝好的问题,是让全世界军队都头疼的难题。
军事厨艺节目也是独有一家
相比于习惯狂啃单兵口粮的外国军队,我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幸好还拥有炊事班来改善伙食。
即便炊事班在野战伙食的厨艺上早已登峰造极,甚至在转移阵地的车上抽空炒个糖色都行,但统一伙食的灵活性依旧无法满足广大战士的个体化需求。
比如在野外长途奔袭后想要解渴解暑,亦或是在大量训练后想临时加个餐补充体能,或者更为直接,馋了。
《炊事班也在》
所以在综合现实需求的驱动下,互利互惠的“强军战车”得以长期存在,不是炊事班的饭菜不好吃,而是兄弟们偶尔也想换换新口味,合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何尝不是一次提振士气呢?
对于少有现炒热菜的外国军队,单兵口粮注定是管饱不管好,所以类似“强军战车”的服务,国外同样存在。
美国、俄罗斯、日韩等国部队广泛采用承包商和流动餐车为官兵提供多样化饮食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后勤保障的选择性,还能一定程度上减少部队的后勤压力。
不过,这些服务大多都只停留在军事基地与驻地范围内,无法形成“及时雨”解近渴的效果,少有的野外驱车服务也都是提前联系了老兵协会的志愿者。
所以,论服务的专业与敬业程度,老乡们当之无愧领跑全球。
荒郊野岭现炒现卖与大山里有个小卖部的经营哲学,真没法学,这钱要是给美国军事承包商看见了,都不一定乐意去挣,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大兵还在啃单兵口粮的时候,这边已经在山里用上扫脸支付了。
虽然部分老乡进货不靠谱,卖出的“雷碧”让小战士喝完后忍窜奔袭数十公里(当然指不定蓝军下药),令其至今难忘,但从整体来看,老乡与部队后勤之间形成了巧妙的互补。
这也是为何老乡与战车都成了战士们的回忆窗口,退伍不一定都开了老兵烧烤,但服役时一定都光顾过强军战车。
无数回忆中与老乡们的互动瞬间,只能感慨老乡的智慧你永远想不到。
老乡与战车回答了一切
或许“军民鱼水情”正是中式战争艺术的最高体现,从抗日到解放,老乡经验传几代,小车推出来的胜利不是盖。
不要看红蓝两军现在被老乡玩得团团转,老乡同样也在接受训练,等到哪天遇上真敌人,无论是军还是民,都能给敌人带来真正的地狱夹击模式。
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先买水,然后等着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