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个美国版的当代“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收录于《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是一幅法国19世纪前半期外省的色彩缤纷的社会风俗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金钱对人的思想灵魂腐蚀和摧残。

     一、   葛朗台的金钱欲和人生的价值观     

 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夏尔·葛朗台倾心相爱而查理背信弃义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小说。

葛朗台是法国索尔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他利用1789年的革命情势和种种手段使自己的财产神话般地增长了起来。葛朗台十分吝啬,有一套理财的本领。他为了省钱,家里整年不买蔬菜和肉,由佃户送来,比较重的家务活由女仆那农做。寒冬腊月舍不得生火取暖,平时还要克扣女儿和妻子的零用钱。他做木桶生意,计算得像天文学家那样准确,投机买卖从不失败,区里人人都吃过他的亏。在一次葡萄酒买卖中,葛朗台欺骗其它葡萄商,最终他的葡萄酒以每桶200元卖了出去。

1819年11月中旬他的独生女儿欧也妮的生日。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初级裁判所所长蓬丰先生到葛朗台家吃饭,还带来稀有的珍品,他们都是来向欧也妮献殷勤的。当他们在欢庆生日时,突然,欧也妮的堂弟夏尔来到了这里。葛朗台却用乌鸦招待夏尔。原来夏尔的父亲因破产自杀,让老葛朗台照顾儿子的前程。老葛朗台看到兄弟的绝命书后不动声色,并且在当夜想好了一套诡计,借口家里有事,请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帮忙。银行家拉格桑为讨好葛朗台而毛遂自荐,到巴黎帮助处理死者遗产,他将部分债款还给债权人,余下的按预定计划长期拖延。在这件事情上,葛朗台不但分文不花,还利用银行家在巴黎大做公债买卖,赚了一大笔钱。

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他的吝啬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对金钱的痴迷:葛朗台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玩、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6

       2、生活中的吝啬:尽管家财万贯,但葛朗台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

       3、对家人的吝啬:葛朗台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他的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也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

       4、对亲戚的吝啬:当他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来投靠他时,葛朗台不愿意多花钱来款待他,要女仆拿侬用乌鸦做汤招待侄子。

       5、对仆人的吝啬:葛朗台给仆人拿侬的工薪每年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

       6、对女儿的吝啬:当葛朗台发现女儿欧也妮把积蓄给了查理时,他把唯一的独生女关了禁闭,只给她面包和冷水。

       7、对妻子的吝啬:葛朗台的妻子像奴隶般顺从,每天缝缝补补,只为为他省钱。当妻子卧床不起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

       8、对金钱的狡猾和工于心计:葛朗台对于每一笔买卖都精心算计,这使他在商业和投机中总是获利。他时常故意装做口吃和耳聋是他蒙蔽对手的有效武器。

       9、临死前的表现:葛朗台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他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他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

       10、对女儿的无情:当葛朗台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夏尔之后,暴跳如雷,竟把她软禁起来,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

这些例子充分展示了葛朗台吝啬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和道德沦丧。

二、 特朗普和葛朗台的“异曲同工

特良普与葛朗台两人的社会地位尽管相差甚远,但他们之间仍然有完全相同的“金钱欲望”——对获取金钱的欲望毫无底线和不择手段:

 特良普通过马斯克的“100亿有奖投票”捐赠手段获得了大量选举投票。而葛朗台则依靠其“吝啬”手段积累金币。特良普对政治权利的滥用与葛朗台女儿的吝啬“教诲”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由此可见,这两人真是做到了“虾有虾路,鼠有鼠道”——敛财的过程都是各显神通 。

特朗普与葛朗台的社会背景尽管相差悬殊:一个是总统,一个是商人。但是如果他俩有交集,那么肯定会碰出“异样的火花”——极度的金钱欲是他们两个人会有共同的语言:金币在他们的心中都是“至高无上”的欲望:特良普对“赠送”给他的豪华波音737客机是否可以收归自己所有想出了最有说服力的说辞:“总统卸任之后,飞机收藏于‘特朗普图书馆’”;而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葛朗台则是在“死亡之前的‘冥冥之中’,手里还要捏着几块金币。当他的最后依稀目光与手里的金币“交汇”时,眼睛立刻放出异样的光彩”。

如果要说  特良普与葛朗台两人的敛财思路有所不同,那当然首先要看到两个人的社会身份大不相同:特朗普是国民之上的王者——可以把手伸到国家财政的金库里面;而葛朗台则是两手紧紧捂住钱袋子——这不就是当下流行的“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吗?

于是乎,这次特朗普一上台就接受了上次大选落败的教育和拜登对他的不敬之教训:一是通过马斯克的”效率审查”撤销部分行政机构+裁员,压缩政府开支。另一方面就是拿出“关税大棒”横扫世界各国,从而搅动了整个世界的贸易秩序。由此可见,在整个国际贸易市场上,特朗普搅浑水的能力远大于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

由此,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商品生产国和最主要的浸出口国,就成了特朗普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完全不考虑中美贸易的巨大互补性。特朗普一方面严格限制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国,另一方面又拿着关税大棒打压美国人民迫切需要的中国产品。即使在美国人民看来的玩具“芭比娃娃”,高额的进口关税使美国孩子原本可以买到32个芭比娃娃的钱只能买2个芭比娃娃。而特朗普忽悠的“扩大本土生产”其实不过是“蒋干之策”——行不通,美国本土根本就没有完整的产业链。

其实下台的拜登和耶伦倒是没有看走眼:“中国的AI研发人员总量超过美国的3倍”,所以尽管中国的顶级AI技术不如美国,但是在AI中低端应用开发领域的水平和规模都已经超过美国。所以,就技术应用层面,中国已经是“神州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特朗普金钱欲望超越了法国版的“葛朗台”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就是一个吝啬的普通商人,而特朗普却是一个有着政治地位的“大资本持有者”。所以两者间的活动“舞台”大不相同。所以其“龙腾虎跃”场景也就完全不同:

最近媒体(凤凰台披露)报道的特朗普的海湖庄园人来人往,特朗普的亲属和各路人马纷纷登场,连17岁的女儿登场也成了政治新闻。也就是说,特良普“摒弃”了葛朗台“单打独斗”的捞钱术,转而成“集体共识”下的家族式捞钱术——当下的“捞钱托拉斯”。

不要小看特朗普的这个“捞钱托拉斯”,它可是真有点现代管理模式的影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持之以恒,不留死角”的影子。君不见,特朗普在高端芯片上设立了一系列的“追溯措施”——每一笔出口订单的“交付去向”都要查清到每一块芯片最终“落户谁家”。这个体系的一个直接要求就是避免中国拿到一块芯片。这一点显然是针对中国的高技术发展。而且特朗普还明确表示,买家如果购买华为的芯片,就不能获得美国的芯片(包括美国委托代工的芯片)。

由此可见,尽管最近的中美关税协商达成了一定谅解,但是关于经贸的多级世界格局并没有达成一致。由此可,见特朗普的这番造次对于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来讲,他是做不到的。

其实对于这类问题,林毅夫先生在其《新结构经济学》早已经讲得很清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水平越接近发达国家,遇到的阻力就越大。”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除了国际分工合作之外,自己发展的资源禀赋和内生动力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可忽略的条件之一。

所以,就中国而言,充分利用现有的理论和技术条件,扩大应用规模和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战略决策。例如,中国内地无人机、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技术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

1、无人机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以及应用领域的常态化是特朗普望尘莫及的。

2、机器狗原本只是美军研发的战场辅助装备,总量有限。但是中国的机器狗技术在军民两用方面已经大显神通,仅在广东省境内,机器狗研发生产的企业数量就远超美国全境的数量。

3、中国现阶段的人形机器人技术。我通过网络上的19家人形机器人的样机事实验证视频就可以意识到目前中国的人形机器人运动技术的算法已经比美国人的算法更多更完美了。

由此可以有以下认识:尽管特朗普金钱欲望超越了法国版的“葛朗台”,但是特朗普这人之所以反复无常,就是因为他特朗普毕竟只是个金钱财迷——他对科学技术带来的效率还是个“门外汉”。所以通过这次特朗普的“关税之战”败北来看,他并没有醒悟,由此,林毅夫的告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水平越接近发达国家,遇到的阻力就越大”,因此,国人还是要保持高度警惕。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之说,所以葛朗台老头是捏着金币去天堂见上帝的的,特朗普大概也不可能例外。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