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降115%关税,双方还有多少关税?所谓30%对10%有误导
中美这次接触的联合声明出来了。
我用大白话说一下。
现在特朗普对我方加征的关税,大致分三部分。
(1)2018年特朗普首个任期加的关税,平均税率18%左右。
(2)特朗普在2月和3月以芬太尼为由,加征的关税,累计加征20%;
(3)4月累计加征125%的对等关税。
对以上这三类关税,我方均做出对等反制措施。
这次双方联合声明,只涉及到4月累计加征125%的对等关税,不涉及2月和3月加征的芬太尼关税,也不涉及特朗普首个任期加征的关税。
而这次关于对等关税的调整如下:
4月2日,特朗普首次加了34%对等关税,其中24%暂停90天执行,目前只生效10%对等关税。我方对等调整。
4月9日,特朗普把对等关税从34%提高到84%,额外加了50%对等关税,这部分美方取消,我方对等取消。
4月10日,特朗普把对等关税从84%,提高到125%,额外加了41%对等关税,这部分美方取消,我方对等取消。
也就是说,这次美方是直接取消了91%的加征关税,我方对等取消。
90天内对等关税只生效10%,90天后对等关税提高到34%,这期间双方建立了磋商机制可以慢慢谈。
而除了对等关税之外。
2月2日特朗普加的10%芬太尼关税还在,我方反制也还在。
3月2日特朗普加的10%芬太尼关税还在,我方反制也还在。

然后,我看到网络上一堆人,开始说特朗普今年保留的关税仍然有30%,而我方只保留了10%,让人误以为我们比美国多降。
类似赢学宣传手段,特朗普在之前加关税的时候就用上了。
比如,特朗普对等关税加到125%,叠加之前加的20%芬太尼关税,宣传今年累计加145%;
很多人就是搞不清楚特朗普宣传的145%,是包含之前加的20%,总以为我们对等加的125%,比特朗普少加。
这次双方对等关税都是90天内降至10%,所谓特朗普今年保留关税仍有30%,是把今年2月和3月加的20%芬太尼关税算进来。
然后说我方今年保留10%关税,却忽略了我们2月和3月的对等反制。
2月4日,我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1)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
(2)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系列组合拳。
对谷歌反垄断调查;
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3月4日,我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1)对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
(2)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这两次反制,也都是有一系列组合拳,虽然是对部分商品加关税,但也都是我们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比如能源、农产品。
但因为之前两次对芬太尼关税的反制,构成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在舆论宣传上,没办法像美国那样直接说一个数字,所以才会在宣传上吃点亏,但里子是对等的。
所以,准确说法是:
在90天内,特朗普今年仍然加征的关税为:10%对等关税+20%芬太尼关税。
我方仍然反制的关税为:10%对等关税+平均10%-15%的反制关税+非关税反制措施。
或者就是直接按照降幅来说。
这次中美双方,都是90天内下降115%的关税,下降幅度是对等的。
如果把芬太尼关税算进来,特朗普关税就是从145%,下降到30%;
如果不把芬太尼关税算进来,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就是从125%,下降到10%;
所以,这次联合声明的内容,简单就是双方针对4月加征的对等关税,进行对等调整。
4月份,美国加多少,我方加多少。
现在,美国降多少,我方降多少。
我方只是对等调整,没有做额外让步。
这不叫让特朗普虚空造牌得逞,我们只是虚空调整,我们下降的关税,都是之前反制加上去的。
所以,这次摆明就是,我方反制确实把特朗普打疼了,美国撑不住125%的高关税,只能被迫下降关税。
特朗普在5月9日,还信誓旦旦宣称,考虑下调对华关税至80%;
结果现在直接降到34%,而且90天内只有10%的对等关税生效,只能说美国现在确实很着急。
我在5月8日分析这次中美接触的第一篇文章,就已经在跟大家做预期管理,提醒大家本次中美接触,是有可能达成某种结果,但顶多就是双方同时降低一部分对等关税,我们不会做其他让步。
当时我原文内容是:“我个人预期,最理想的结果,顶多就是双方约定一下,同时把关税调整回某个水平,比如50%-60%左右,然后继续长期鏖战,仅此而已,不会有其他更实质性结果。”

现在这个联合声明的内容,符合我预期的双方同时降低一部分对等关税,但降低幅度比我预期大一些。
不过整体来说,我对于这次接触结果,不感到意外。
最近我之所以要经常跟大家做预期管理,是因为我发现很多人认为这次会谈不可能达成任何结果,而且过于笃定。
这种笃定不会有任何结果,其实就是反向预期管理,很容易在看到双方达成某种结果后,因为不及自己预期,一下子从速胜论转向速败论。
而做好预期管理,就能以比较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次会谈的结果。
其实看参与会谈的人就知道这次也有较大概率能达成一些结果。
财长贝森特是特朗普团队唯一的“主谈派”。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顾问纳瓦罗才是主战派。
如果特朗普派卢特尼克之流来谈,那我肯定预期不会有任何结果,甚至我们连谈的机会都不会给。
但我在5月7日,一看特朗普派来谈判的是贝森特,那我马上意识到这次会谈是“有可能”达成某种结果。
我这个判断,是基于美国撑不住了,不断找我们主动接触,就是想要降低一部分对等关税。
所以这次会谈结果达成越迅速,就说明美国越着急。
如果需要接触两三次,才能达成一个初步结果,美国可能还没那么着急。
但现在只接触一次,双方就能达成一个初步结果,那说明美国确实很着急。
而且白宫在联合声明出来之前,为了赢学宣传,居然单方面宣称与我方达成“贸易协议”。
这就有点太夸张了。
这次接触完全谈不上是达成协议,只是双方调整一下打的策略而已。
特朗普在虚空造牌,我方在虚空调整,双方还没有进入真正谈判的环节。
而白宫这么着急进行双方达成贸易协议的宣传,也可以看到确实是美国撑不住了,着急搞赢学宣传。
而对我方来说,长期维持125%高关税,也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所以能有机会下降,我们也不会非要维持高关税。
这次联合声明里,除了同时降低一部分关税,我方还提到的“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这次相当于中美半回档到4月2日的状态,所以把一些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进行暂停和取消也很正常。
不过,很多人比较关心稀土出口管制是不是取消了。
我的看法是,4月4日发的对部分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措施里,并没有说是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当时新闻里说的是“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也就是这是国际通行做法,而非针对特定国家的反制措施,理论上是可以不包括在联合声明里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当然,是不是包括,解释权在我们自己手上,我们如何解释取决于美国接下来的态度和行动。
至少目前美国的态度和行动,还不能让我们满意。
所以,12日下午有一个热搜标题是《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还在继续》,大家可以放心。

此外,我方2月和3月对美国那20%芬太尼关税,反制加的关税和非关税反制措施都还在。
比如今年2月4日,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对仲钨酸铵等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去年7月也已经对镓、锗进行出口管制。
去年我们也已经颁布了《稀土管理条例》并生效,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放开稀土管制问题。
就在今天公布联合声明后,商务部才刚发布了《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部署会召开》,其中提到:“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地方要强化横向协同,贯通纵向配合,以坚决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推动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取得实效,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这显然就是很明确的态度。
这次半回档到4月2日,说白了,双方都需要缓冲时间,才有这次的接触。
对于美国来说,如果继续维持145%关税,就要面临,要么货架空空如也,要么物价大幅上涨。
如果让美国零售商为了避免货架空空如也,而选择全面上涨,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自行消化这高额关税,美国经济也会崩。
这次特朗普对我们敢如此果断的对等反制,是出现严重战略误判。
所以,在特朗普拍脑袋对我方进行层层加码,一口气把对等关税加到125%后,美国零售商首先受不了,跑去当面警告特朗普可能货架空空如也。
于是,特朗普才连着几周不断主动找我们接触,试图把这个对等关税降回初始值。
但特朗普为了营造赢学氛围,又不想主动降关税,所以想和我们同时降关税。
而我们之所以同意跟特朗普同时降关税,也说明我们面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
说白了,就是给我们外贸企业争取90天的缓冲时间,90天后双方关税是进一步下降,还是到下一轮打的升级过程里,没人知道,但对于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大家也应该都有预期,对此还抱有幻想的企业,就得为自己的幻想买单,生死无怨。
另外,还有人说,日本都要求取消10%的基准关税,我们怎么能接受呢?
但需要注意,包括日本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对美国进行反制。
我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真正对美国对等反制的国家。
其他国家是在没有反制的情况下,就直接跟美国谈判,等于是在美国威胁恐吓下谈判的,他们所做的每一个让步,都是在让特朗普虚空造牌得逞。
所以,如果日本和美国的谈判,保留了10%基准关税,等于接受了美国加的关税,因为日本没反制。
但我们并不一样,我们是跟美国对等反制同样水平的关税,我们并没有接受美国对我方加的关税。
所以,有没有对等反制,直接决定了谈判中的地位。
这也是我们一上来就要果断对等反制的原因。
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美国虚空造牌得逞,可以双方对等调整。
现在双方同时降回34%的对等关税。
这就相当于,特朗普4月2日加34%对等关税后,我方果断进行反制加34%关税。
然后特朗普并没有继续加码对我们加报复关税,接受了我方的反制报复。
所以,这不叫我方接受了特朗普加的关税,应该叫做特朗普接受了我方的反制报复。
因为我们是有反制的,不像日本没有反制。
特朗普虚空造牌,我们也会虚空调整,不会做其他额外让步。
所以,这次双方同时下调一部分对等关税,并不算真正谈判,仅仅只是对等调整。
除非特朗普把今年对我们累计加的关税全都取消,要不然我们不会跟特朗普进行真正谈判。
目前特朗普对我方保留的关税,今年加征部分是,90天内是10%对等关税+20%芬太尼关税=30%,90天后是34%对等关税+20%芬太尼关税=54%;
如果算上特朗普首个任期加的18%平均关税,就更高了。
特朗普起码得把今年加征的部分都取消掉,我们才有可能和特朗普真正谈判。
另外,我之前也提到过,如果特朗普对我们加征的关税在20%左右,可能还会有一部分贸易商宁愿亏钱也要降价保订单。
但算上芬太尼关税,特朗普今年对我们加征的关税还有30%,这个刚好会卡在贸易商不太能降价保订单的最低门槛,至少这种情况下,还会降价保订单的贸易商只是少部分。
而且这仅仅只是90天的缓冲时间,90天后,今年累计加征的关税就会达到54%,也就是我之前预期管理时提到的,不用担心贸易商会降价保订单的一个比较适合长期鏖战的关税水平。
我一直强调,对于这次会谈,不要预期太高,也不要预期太低。
不要一打,就觉得双方老死不相往来。
不要一谈,就觉得马上要谈妥了。
对于这场贸易战,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双方在过程中打打谈谈、边打边谈是常态。
这场会谈确实有实质性进展,但也只是刚迈出一步,而不是已经抵达终点。
这场会谈更多只是给后续双方的谈判构建一个基础,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说贸易战已经结束了。
更何况特朗普这个人反复无常,经常出尔反尔,哪怕达成的协议,也会被他动辄撕毁。
所以我们还是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