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排队上千桌,旅游热催生一批爆款地域美食
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的当下,地域特色美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两年,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味蕾游”也逐渐流行。
出行过程中,游客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大众口味,而是更希望品尝到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由异地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美食消费订单量同比涨幅超95%。五一假期同样如此,异地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菜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5%,成为最热品类。
在旅游热的带动下,一众地域特色美食走红。典型如重庆的荣昌卤鹅、淄博的烧烤、武汉的小龙虾、黑鸭煲等,多家地方特色餐厅假期客流爆满。
旅游热捧红一众武汉美食,有门店单日排队上千桌
事实上,餐饮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尤其是武汉这种热门旅游城市,越来越多特色美食出圈。
过去两年,武汉的城市可见度不断提升,诸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均上榜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TOP 10。大量游客涌入,让小龙虾、卤鸭、热干面等武汉美食热度攀升,还捧红了一批特色餐厅。
以小龙虾为例,4月底发布的《武汉小龙虾消费报告》数据显示,武汉有超800家小龙虾品牌餐厅,每年龙虾季有近2万家餐厅经营相关菜品,日均消耗小龙虾近1000万只,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据长江日报报道,超102万游客和市民来到汉口江滩三阳广场吃小龙虾。肥肥虾庄、靓靓蒸虾、巴厘龙虾、一棠龙虾等多家武汉知名小龙虾品牌迎来客流高峰。
“作为一个外地人,在五一人流量超大的节假日来武汉旅游,属实是被当地的小龙虾震撼到了。”成都游客杞梓(化名)早就听说小龙虾是来武汉必吃的美食,但还是低估了假期的人流。
5月2日,杞梓和朋友慕名打卡肥肥虾庄,在线上平台搜索发现每家店都在排队,最后他们去了酒店附近的黄鹤楼店,下午5点取号,排了3个多小时才进去。不过杞梓觉得不亏,“整整一幢楼都是他家店铺,外观很适合打卡,小龙虾的味道确实挺不错的,香香辣辣,新鲜且肉质紧实饱满。”
据肥肥虾庄品牌负责人介绍,江汉路黄鹤楼联名店开始营业后,就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5月1日当天,门店上午11点钟左右就开始排队,排队上千桌。
让游客为“非吃不可”买单
2024年12月,携程集团CEO孙洁在公开演讲中提到,未来3至5年将是旅游业的黄金岁月。
对于餐饮从业者来说,如何抓住文旅热潮,撬动更多客流、提升影响力尤为重要。肥肥虾庄将小龙虾这一地域美食与城市文化IP深度绑定,成为了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想来打卡的武汉“地标餐饮品牌”,或可作为一个值得探究的有益样本。
深度绑定武汉,全方位触达顾客
比如今年5月,肥肥虾庄参与了武汉的小龙虾啤酒音乐节,在现场提供“啤酒+龙虾”的快闪打包套餐。同期,肥肥虾庄还在“2025小龙虾消费季”开设了“虾客集市”。
肥肥虾庄相关负责人表示,虾客集市客流量远超预期,每天从最近的门店打包小龙虾售卖,最高的一天可以卖到200份,每天营业额都能达到2-3万元。
这一系列城市文化旅游活动,不仅为品牌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更进一步将肥肥虾庄与武汉文旅强绑定,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
此外,肥肥虾庄还通过在城市公共交通上进行宣传投放,触达更多客群。比如在武汉地铁 2/4/6 号线投放主题广告,大量游客通过地铁穿梭于武汉的各个景点,这些主题广告也成为了获客渠道之一。
打造标杆店,提供地域特色体验
在门店打造上,肥肥虾庄则将城市的代表性元素巧妙融入,让顾客沉浸式体验江城文化。
比如,肥肥虾庄黄鹤楼联名店,以黄鹤楼这一文化地标为核心设计元素,通过透光点阵形成的黄鹤楼图案、仿古木卯榫结构的吊顶,以及长江、落日、列车等武汉地标符号,将城市景观浓缩于用餐环境中。
再比如,肥肥虾庄在武汉江汉路一座历史悠久的百年洋房,打造了红房子店,整座楼采用黑色大理石搭配红色涂料粉饰的外墙,充满“老武汉”气息。
肥肥虾庄对于地方文旅的挖掘还在持续迭代升级。
像今年樱花季期间,肥肥虾庄将黄鹤楼店装饰为樱花主题店亮相,门店内外布置了樱花气球、花瓣等,还打造了一条“樱花隧道”,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樱花+小龙虾”的魅力。
近期,肥肥虾庄还开设了黄鹤楼奶龙联名店,将店内装饰的黄鹤楼剪影、诗词元素与奶龙的Q版形象融合,形成强烈反差萌。这些场景设计满足年轻人对于个性化、社交化消费场景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门店吸引力和话题性。
五一期间,肥肥虾庄和长江荣耀游船合作,为消费者定制“24小时沉浸式城市漫游”体验,将武汉的地域文化与肥肥虾庄门店的就餐体验融合。
坚持用活虾、大虾,丰富产品组合
无论是靠营销出圈,还是借势文旅,解决的是让顾客吃得有文化、有新鲜感,但对于餐厅经营来说,“吃得好”是本质。
“新鲜”“肉质好”“大虾”是顾客评价中出现的高频词,这背后是肥肥虾庄对品质的坚守。
比如门店坚持使用活虾、大虾,其门店所使用的小龙虾,规格在8钱以上,比同期市场上一般小龙虾店使用的规格更大、肉质更好。
高品质基础上,肥肥虾庄通过更丰富的产品组合,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新鲜感。除了经典的油焖、清蒸等口味的小龙虾,菜单上还有老武汉凉面、非遗武昌手撕鱼等特色美食。
同时,肥肥虾庄还上线了适配不同消费群体的套餐,比如双人、4人以及6-8人等多种规格套餐,人均120元左右,无论是情侣出游、朋友聚会还是家庭聚餐,都有合适的选择。
地标名店要先做好本地人生意
当然,地域美食只想着如何做好游客生意是不够的。此前长沙一资深餐饮老板曾告诉红餐网,做地域美食的餐厅,要想通过文旅撬动流量,一定要做到产品得到本地人的认可。
这同样是肥肥虾庄的经营理念——做一家本地人必吃、本地人用来招待外地朋友的餐厅。
肥肥虾庄创立之初,创始人就提出了“吃好虾,来肥肥”的口号,专注优质的小龙虾餐饮定位。早期,从菜场买虾,到剪虾、洗虾、烧虾……每一项工作创始人都亲自上手,确保品质高于同行。
这也帮助肥肥虾庄积累了一批忠实顾客,早期熟客通过口口相传为品牌带来了口碑,门店生意逐渐火爆。
同时,肥肥虾庄通过提供多样的产品组合、打造有地域特色门店、强化用餐体验和环境等,进一步提升了在武汉本地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度持续攀升。
在社交平台上,诸如“武汉小龙虾必吃指南”“武汉土著推荐小龙虾馆,闭眼冲不踩雷”等推荐帖中,肥肥虾庄总是位列其中。
武汉当地的消费者直言:“本地人常去的连锁,每次有朋友来都带他们去吃。”
“肥肥虾庄,本地人私藏的剥虾仪式感,油焖大虾配凉面是武汉的夏日DNA,江汉路排队王名不虚传。”
“武汉本地综合感觉肥肥虾庄最好,小龙虾大且新鲜,蒸虾、口味虾都觉得没踩雷,环境还挺舒服,适合第一次来武汉吃小龙虾,追求综合口味和体验的,但是也真的难排队。”
这些认可的背后,是肥肥虾庄团队对高品质的不懈追求以及稳定供应链支撑。肥肥虾庄与湖北省粮油集团共同成立了湖北农发肥肥实业贸易有限公司,通过源头直采,优先拿到最优质、个头最大的小龙虾,在源头端保证原料稳定。同时通过自建配送体系,实现一日配送2次,确保门店的食材新鲜优质。
旅游热给区域特色美食带来了“泼天的富贵”,但品牌如何稳稳且长久地接住这股热潮,并将其转化为持续发展的常态更为重要。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李金枝;编辑:方圆;本文配图由肥肥虾庄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