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科技园区

台湾的科技园区

台湾科技事业的总体水平较高,高科技产业占其GDP的三分之一以上,但产业整体发展不均衡。相关科技产业中,计算机信息产业比较发达,半导体、光电、手机等电子信息产业和精密机械、石化以及生物医药领先世界,形成了北部IC、中部精密机械、南部光电技术的高科技产业群。

21世纪初期,台湾制定了四大高科技尖端产业发展规划,包括: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尤其半导体)、生物技术、航天技术。

2016年提出了推动“智慧机械”、“绿能科技”、“生技医疗”、“亚洲·硅谷”、“国防”、“新农业”及“循环经济”等“五加二”产业升级与创新规划。

2020年5月,在原有“五加二”产业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资讯及数为产业”、“资安卓越产业”、“台湾精致健康产业”、“国防及战略产业”、“绿电及再生能源产业”和“民生及战备产业”等六大核心战略产业。2021年5月,正式确定为“六大核心战略产业推动方案”。

2022年7月,为顺应国际科技趋势及未来科技发展策略,台湾将“科技部”由纵向执行部会转型为横向协调整合,新组建成立“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转型后除承接科技部原有业务外,将连接上中下游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聚焦岛内策略布局,并发挥跨域、跨部会协调功能,集中科技发展事务权责,并妥善分配科技经费、优化使用效率,确保政策有效执行。

随着5G和物联网时代来临,数字科技正大幅改变产业生态与民众生活,台湾于2022年8月,设立“数位发展部”,将整合电信、资讯、资安、网络与传播五大领域,统筹基础建设、环境整备、资源运用等工作,并将拓展部分前瞻型任务。(具体职能未见公开资料)

台湾科学园区包括新竹科学园区、南部科学工业园区以及中部科学园区,由“科技部”设立专门的园区管理局主管。

一、新竹科学园区

新竹科学园区,辖属6个园区,分别是新竹、竹南、龙潭、新竹生医、铜锣和宜兰园区,总开发面积1375公顷。

截至2021年6月,已入区登记厂商家数计560家,员工超过15万人,近3年平均营业额突破新台币1万亿元,实收资本额超过新台币1万亿元。

(一)新竹园区

面积686公顷,产业聚落主要是集成电路、电脑及周边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和生物技术等,附近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及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学术与研究机构。年产值均达到新台币1万亿元,入区核准厂商已超过390家。

(二)竹南园区

面积123公顷,自2001年开始提供厂商进驻建厂,以光电、太阳能、LED相关以及生技、医药、医材产业聚落为发展主轴,紧邻台湾卫生研究院,截至2020年末,已入驻厂商68家。

(三)龙潭园区

面积107公顷,分二期开发,第一期面积76公顷,第二期用地面积31公顷,已逐步建构为光电及太阳能产业创新聚落,2020年底已有从业员工6000余人,已入驻厂商13家。

(四)新竹生医园区

面积38公顷,定位“生医科技与产品研发中心”、“产业及育成中心”、“台大生医分院及特色医疗机构聚落”等三大中心,主要扮演生医产业化育成的角色,除提供一般园区服务外,还提供事业种子规划、指导研究(研究设施与人才)、临床试验用对象、研究及临床试验硬件设施与人才、工商、法务服务及产业进驻服务。截至2020年末,已入驻厂商39家。

(五)铜锣园区

面积350公顷,位于新竹科学园区与中部科学园区之间,分为三阶段开发,规划引进集成电路设计、先进封测、数字生活、航电与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等产业。截至2020年末,已入驻厂商9家,另有客委会苗栗客家文化园区进驻。

(六)宜兰园区

面积71公顷,原规划作为知识服务园区,2020年1月新增精密机械、生物科技、新能源、通讯及光电原材料五大产业,附近有宜兰大学、佛光大学、淡江大学兰阳校区、兰阳技术学院等,截至2020年末,已入驻厂商20家。

二、南部科学工业园区

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包括台南园区、高雄路竹园区。主要有6大产业集群,分别为光电、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精密机械、通讯及计算机外设等集群。其中,光电产业已形成台湾垂直整合最完整的集群,包括平面显示器从上游关键组件(液晶、配向膜、偏光板、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背光模块、驱动 IC、聚光片)、中游面板至下游应用,每个环节都相当齐全;而太阳能产业从上游材料、中游电池至下游模块、系统产品等,供应链亦相当完整。

(一)台南园区

面积1043公顷,于1995年5月设置,并于2001年9月19日核定扩建台南园区二期基地。至2020年底,台南园区已入驻企业143家(其中陆资企业1家)。 

(二)高雄园区

面积570公顷,于2001年4月设置。至2020年底,高雄园区已入驻企业108家(其中陆资企业2家)。

三、中部科学园区 

中部科学园区,包括台中园区、后里园区、虎尾园区、二林园区、中兴园区。开发总面积达1708公顷,园区以光电、半导体、精密机械、绿能产业、生物科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6大产业为主。

(一)台中园区

面积446公顷,位于台中大雅区和西屯区交界处,临近台中都会区,临近台铁、高铁、台中港、台中国际机场,引进光电、精密机械、半导体产业。已入驻企业145家(2020年)。

(二)后里园区

面积225公顷,位于后里区都市计划区南、北侧,包括后里、七星两个基地,临近丰原都会区、13号道路,引进光电、半导体及精密机械。已入驻企业41家(2020年)。

(三)虎尾园区

面积97公顷,位于虎尾镇西北侧,临近中山高速、台1、台17、东西向快速道,临近高铁云林站特定区,引进光电、生物科技产业。已入驻企业17家(2020年)。

(四)二林园区

面积631公顷,位于彰化二林镇,临近溪湖、二林及埤头生活圈,临近台19线、距台中园区50分钟车程,引进光电、半导体、精密机械、生技、新能源。已入驻企业23家(2020年)。

(五)中兴园区

面积36公顷,位于南投县西北,距离商业中心草屯镇4公里、南投市6公里,临近台3,距离高铁乌日站30分钟车程,引进能源研究、光电、地区核心产业研究、永续环境研究、台湾文史研究等有前瞻性且无制造污染的研究机构。已入驻机构9家(2020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