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关于自家游戏最离谱的传言是什么?

铁棍,野生战斗策划

入行的第一个项目,干了两年,突然有一天传言要解散了。当时还没来得及理解啥情况,微信开始涌来大量的猎头。

当然也不是完全离谱,因为后来真解散了。

Q桑,刚入职新公司的二游策划

我们自研游戏还在测试呢,没什么离谱传言,说说其他家的,我听两个前同事说《××××》根本不行,简直“依托”(这是能说的吗?我是不是成传谣言的了)……

鹅鹅,即将离职的文案策划

每次新版本上线,总有玩家说我们要“割一拨就跑”。数值把这些言论视为对他工作的赞美。

糖糖,某中厂美术

我们也不是啥话题度大的二游,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有什么传言。最多就是玩家解包出来猜测之后要上什么卡吧,但一般实装的时候改得都挺多的。

大葱,广州某游戏公司策划

我们公司之前传出过一件事:有内鬼故意把版本泄漏给外网的人。当时公司内部差点真的调查了,后来才发现是黑客解包。不过从那之后,我们干活就麻烦多了,经常要问组长要权限。

小C,游戏运营

关于游戏的离谱传言倒是没有什么,关于管理混乱的各种瓜倒是经常吃。大家都爱吃瓜,我也是NGA手游瓜版高强度冲浪选手,不过最近看到的不少瓜大多已经辟谣了。感觉我们这种小项目不太会出什么离谱传言,偶尔出现离谱内容,基本上是压根没有从业经历的人在那儿瞎猜,如果没有上升到特别严重、“带节奏”的程度,其实都还好。

李momo,《天使交流学》制作人

《天使交流学》最开始其实是我的毕设。里面有个可以随时掏出来、和不在场角色打电话的手机系统,当时技术力有限,我们觉得魔改前人很麻烦,就重新写了套底层逻辑。但当时,有几个线下来体验的同学,甚至连一个老师都认为,我们不过是找了个AVG或者橙光模板套用了一下——但真不是这么回事!

不过现在看来,毕设那版确实不太理想。手机交互有点特色,但不多;放下手机,游戏观感确实和那种出字放图的视觉小说没什么区别。相当于是“重新造轮子”了,有些羞愧。

一位回老家的西安独立游戏开发者

匿了。老有人说什么游戏卖个一两百万份就可以财务自由。且不说能卖到这个数的都是顶尖中的顶尖,工作室但凡有三五个人,人力成本摆在那里,再扣掉各种税费、发行费用等等,说过得比较舒服还行,财务自由还是比较遥远的。

阿噗,上海某游戏公司文案

关于我们,比较离谱(当然也不算无法理解)的谣言是说项目组的文案都是女性,都爱“夹带私货”什么的。我们做的毕竟还是卖角色的游戏,一旦按照文案的理解,写了一些男性角色的剧情,多少就会出这种节奏。其实,我们文案组有男有女,大部分玩家群体也都是女性。

罗拉,最近很忙的游戏发行

游戏发行这个身份很敏感,是不能八卦的。

曦,常熟独立游戏人

游戏优化太差,群友说我偷偷挖矿;买了点资产,又说我偷偷用AI,要举报;一次更新没加什么新内容,游戏就是在给黑产洗钱……当然,我知道大部分人是在玩梗,但那些真的跑去Steam评论区里发文“征讨”的,就有点太抽象了。

上海某中厂底层策划

我觉得,最常见的离谱传言,是把游戏公司的一些商业决策传成阴谋论或者诛心之论。比如砍掉什么项目,开始了哪个对标的项目,或者某个活动推什么角色的主题,就会有人脑补一出厂商之间的宫斗大戏,乃至制作组内部对角色“不端水”、内部恨之类的。但实际上,它们都是根据项目状况进行的市场决策而已。

阿雅,广州某游戏公司运营

之前有传言说我们的游戏是海外买来的半成品,自己改改就上线。这让我感觉非常可笑,我们当初可是去各个游戏开发者会议分享过设计经验的。有些人因为觉得运营方式不合胃口,就说游戏是别人做的,剥夺开发者的游戏研发权,多少还是有点下作……

Mia,大厂前PR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伪造老干妈骗《QQ飞车》CDKey那件事,应该是2019年,3个骗子用假合同骗过了整个流程,骗取游戏赠送的礼包用来倒卖,后来鹅厂告老干妈,才发现是诈骗。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前游戏文案

公司方面的不太好说,作为玩家倒是有个一直难忘的回忆:小时候玩“CF”,听说北方大区闹鬼,同学都凑热闹传着这件事,大概内容是有个玩家打游戏猝死,灵魂留在了游戏里,每到凌晨就会在某频道里开一个13号地区的图,他就在天上飘着,游戏不断循环,永远无法退出……后来我半夜打游戏,一想起这个故事就后背发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