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码头运营商被美国制裁,什么情况?| 港口圈

500

图源自宝港国际官网

5月8日,美国财政部将山东省三家港口码头营运商列入制裁名单,此前,美国还曾分别制裁过惠州、舟山的码头运营商。美国的大手,怎么还伸到中国本土码头运营商头上了呢?

原因是美国认定这些码头进口了伊朗原油。今年2月,美国恢复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包括把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为此对伊朗石油买家进行制裁。除了运输石油的船舶,负责装卸的码头也进入了制裁范围。

华瀛(惠州大亚湾)石化码头仓储有限公司(3月20日);广厦(舟山)能源集团有限公司(4月20日);宝港东营东港物流仓储有限公司、山东宝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山东金港港务有限公司(5月8日)先后被实施制裁。

被制裁意味着这些公司在美国司法管辖范围内的财产和财产权益都被冻结,同时被禁止与美国主体进行交易,违反制裁可能导致民事或刑事处罚。

被制裁前,原油等液体散货码头默默无闻。但港口大不大,要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要看集装箱,油品码头能够兼得。

要问大不大,油品码头难逢对手。

我国原油对外进口需求高,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5.53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72.2%,自2019年以来,我国每年进口原油都在5亿吨以上,自2018年以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就没有下过70%。而我国陆上进口原油运输能力有限,约90%的进口原油需由油轮运至国内,因此催生了沿海大大小小的原油码头,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万吨级以上原油泊位101个。

2023年,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50.47亿吨,其中原油5.34亿吨,占比超10%,是除金属矿石以外的最大外贸货种。有些港口也许在集装箱、干散货方面藉藉无名,却坐拥大型原油码头,比如惠州港就有多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2022年,在中国石化发布的全国港口油气名单中,惠州名列第三,仅次于舟山港和青岛港。

2023年,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分别完成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3.39亿吨、2.71亿吨,2.43亿吨,位于沿海港口前三,其中山东省沿海港口完成原油吞吐量2.49亿吨,接近我国外贸原油进口量的半壁江山。因此,不难理解美国制裁的这几家码头运营商分别位于山东、浙江舟山与广东惠州。

在码头规模上,油品码头更是独领风骚。当集装箱码头夸耀20万吨级泊位,干散货码头自豪于40万吨级泊位时,原油码头微微一笑,大连港、青岛港、宁波舟山港都有45万吨级的原油码头。这是因为大型油轮比其他货种的船型要大,原油码头泊位自然也更大:VLCC型油轮能达到32万载重吨,ULCC型油轮则超过32万载重吨,史上最大的油轮超过55万载重吨。

要问强不强,油品码头的盈利能力更是笑傲港口。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干散货装卸费率不高,很难靠装卸暴富,其中最能赚钱的码头可能是盐田国际,2024年,盐田国际3家码头公司共实现营收78.88亿元,净利润37.66亿,净利润率为47.74%,属于行业翘楚,其他千万标箱单体码头中,上港集团盛东国际码头2024年营收28.16亿元,净利润8.16亿元,净利润率28.98%。

本次被制裁的宝港国际,由万达控股集团控股,注册资本2亿元,主要在山东东营港经营油品码头。近年来,宝港国际先后投建了2座10万吨级和4座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配套116万立方原油仓储库区,和大型码头运营商比起来,不算家大业大,但盈利水平很高。

今年4月,鲁信创投的公告披露了部分宝港国际的财务数据,2024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中,宝港国际营收4.86亿元,净利润2.41亿元,净利润率高达49.59%。据港口圈(ID:gangkouquan)了解,一些原油及油品码头的净利润率比宝港国际更胜一筹,超过50%。

中国最大的原油码头运营商中石化冠德,2024年净利润11.77亿港元,其持股的6家国内码头贡献了投资收益5.81亿港元。

油品码头盈利水平高,原因一是进口需求一直旺盛,但供给方面,油品码头业的行业壁垒较高,一方面投建成本高,另一方面则面临越来越强的安全环保监管。原因二是能拓展多元化的增值服务,油品码头的储罐等配套设施丰富,有些货主码头甚至集储运、贸易、加工于一体,与下游产业联动性强,大型油品码头往往有地方政府支持,招商引资石化产业集群,有效反哺码头。山东省之所以油品码头遍地开花,便是背后庞大的地炼产业源源不断地为码头送吞吐量和收入。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油品码头长期以来闷声大发财,地方港口集团、央国企等货主企业、大型民企都从中分了一杯羹。但油品码头处理能源等重要战略物资,如今更容易被盯上,进入国际监管与制裁的视野。不仅如此,整个码头行业在国际市场上,自由空间不断被挤压,码头企业必须慎之又慎。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