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最后的输赢会是谁?

500

                                                                                       贸易战的输赢不是比谁的嗓门大小

已经无数次地看到这个问题了,几乎每个平台的社区块都有朋友提出这个问题。就贸易和经济而言,我也应该是吃瓜者之一。不过这个问题看多了,想多了,多少还是有了些定数。作为吃瓜者之一,今天就想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贸易战究竟最后赢家是谁,事实上存在三个视角,而且这三个视角还很难统一。

视角一,当然是这次贸易战发起者美国,就是以美国的视角来评判这场贸易战的输赢,这就得从特朗普发起这场贸易战的目的说起。

特朗普发起这场贸易战以他自己的话说是想达到三个目标:

一是平衡贸易,以解决美国在国际货物贸易中长期处于逆差地位的问题;

二是使制造业回流,以解决产业的空心化和失业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是解决财政入不敷出的窘境,靠借钱过日子的这种状况不可持续,36万亿的赤字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里一二两个目标是连体的,因为要解决货物贸易的平衡问题,就必须有强大的制造业,没有制造业,贸易何来平衡?但这两个问题的根在第二个问题,但第二个问题的根在产业链的建设,没有相应的产业链,即使某个生产环节流回来,由于制造成本等问题,它还是得流出去。但产业链的根是全球化的问题,它不由一个国家所决定。

这也就是中国为什么说美国是逆全球化,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换句话说,美国不可能解决一二两个问题,因为是逆发展潮流的问题,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逆潮流而行,最后还取得胜利的例子。当然,也不排除特朗普会重新书写人类的历史,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最多是就是逻辑上的。

至于第三个目标,缓解财政困境的问题。据报道,美国当前的财政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0%,不过从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到现在也不过一个月零四天。这样的财政收入状况能否持续,有待事件的后期演变。而且,美国的财政赤字并非贸易不平衡造成的,财政的病根不在贸易。所以以增加关税来平衡财政赤字,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最后结论,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三个目标,前两个不可能达到,第三个不确定,所以,这场贸易以美国的失败而收场是一个预定的结论。

视角二,当然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主要打击对象中国。中国怎么看这场贸易战的输赢呢?一句话:贸易战没有赢家。

经过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贸易战后,目前中国对美贸易额已经从之前的在总贸易额中占19.4%调整到14.7%。目前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245%。这个245%的关税几乎切断了中美贸易的一切通路,这对中国的外贸是有相当影响的,尤其是对中国的一些出口企业影响甚大。

中国目前采取两个路径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扩大内需,如假日经济、银发经济、消费补贴、更新补贴等等。二是扩展其它外贸渠道,比如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以求填补美国贸易的空额。而这些措施其实早在特朗普二任前中国就开始操作了。所以这次中国与美国硬刚是有底气的。

作为应战国家,中国在这场贸易战的胜负应该是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状况,二是对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程度,这里前一个是硬指标,第二个我也不知道有哪些数据可以说明,至少目前我还没有感觉到贸易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想通过贸易战阻断中国发展的目标肯定永远也达不到。所以中美这场贸易博弈,中国还是会以既定速度发展,中国百姓的生活还是会不断提升,但困难肯定会有,这也应该是既定结论吧。

所以,中国对这场贸易战的结论也应该是早就定了:会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一些困难,造成一定的损失,但不会阻断中国的发展,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影响不大。

视角三,当然是国际上关于这场贸易战如何评说。

现在最先站出来反对特朗普贸易战的恰恰是美国人自己。

500

                                                                         股神巴菲特抨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昨天 美国闻人巴菲特表明了自己对特朗普政府发动这场贸易战的态度,并讲了一些道理。

5月3日,被誉为“投资界春晚”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召开。94岁的“股神”巴菲特首次公开批评了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关税政策,综合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在关于减少美元贬值风险敞口的问题,巴菲特回答说,“显然,我们不会投资任何一种我们认为正在‘走向崩盘’(go to hell,直译为“下地狱”)的货币。这就是我们对美元最大的担忧。”

谈及引发担忧的根源,巴菲特直言不讳道,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令人震惊。他说:“在年报中(我)只是简单提及了一下,但美国的财政政策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正是让我感到恐惧(scare me)的原因。”

他还说“我认为,打造一个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说‘哈哈,我们赢了’,其他国家只能羡慕的世界,这并不是个好主意,”巴菲特强调,“贸易不应该被当作武器。”

他补充说:“在我看来,75亿人不喜欢你,而3亿人却在吹嘘自己的成就,这种做法既不正确也不明智。”

巴西自由记者佩佩·埃斯科巴认为:特朗普的疯狂政策只可能导致“贸易自杀”。他认为这实际上是一场针对中国的地缘经济战争,并非针对全世界。他们最初对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加征了关税,但很快就一目了然,这场行动的矛头直指中国,而且已经失控。关税税率从54%、104%、125%、145%一路攀升,如今甚至达到了245%。

现在,关税的数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在现有关税情况下,很多领域的中美贸易几乎停摆。现在经济手段已经无法解决关税问题,只有通过外交手段才能解决。但美国尤其是特朗普根本不可能采取正常外交解决这一问题,他活在自己的“气泡”里。佩佩·埃斯科巴称他为“马戏团”的“指挥”,控制着整个“马戏团”。

美国在根本没有审视全球贸易格局的背景下贸然推出这样一套疯狂政策,最终只可能导致贸易自杀。

大西洋理事会斯考克罗夫特战略与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艾玛·阿什福德提出了目前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四个模型,但四个模型的维一特征就是奉行“动作迅速、不破不立”的外交方针,与第一任期的连贯性仅仅体现在执行层面的混乱上,其贸易政策反复无常——这位总统像摆弄电灯开关般随意加征或暂缓关税,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持续动荡。

特朗普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已令华尔街和商界陷入恐慌,市场陷入事实上的自由落体式下跌。他不只是给美国的资本制造了不确定性,他是给世界经济注入了不确定性。

哪一种模型也解释不了目前特朗普政策的乱象。

可以了,这些例子举不胜举。这些可以代表世界对特朗普政府发动这场贸易战的看法了吧?当然,这些都只是推论,至于将来的事实,那就只有等将来了。

不过从目前的事实看,我还是认可中国一再重复的一句话:贸易战没有赢家,无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至少目前特朗普已经给美国、中国及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贸易战不是拳击赛,以点数决定胜负,贸易战更不是实际的战争,不是看最后谁比谁多一口气来判定胜负的。它给全球经济造成的这种不确定性事实上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这里不只是中国,也包括美国和世界,所以这里还有赢家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