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谈“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感谢屠奶奶提升这个“士”的含金量

4月30日,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引发热议。

500

随后,著名科学家颜宁发文称:“感谢屠奶奶提升这个‘士’的含金量,我所在的‘学部’是Physiology & Pharmacology(生理学与药理学),暗戳戳期待屠奶奶也选这个。”

500

两小时后,颜宁再次发文,称#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个词条带来些回忆:

2019年的今天也是周二,当时我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我按照“惯例”备课到早上五点,上了11点的闹钟,手机是“勿扰”模式。结果上午9点多电话竟然响了(勿扰下,响三声也是可以接通的),一看,来自洛杉矶的号码,我心说:骗子可真够锲而不舍的,恶狠狠摁掉翻身接着睡。

闹钟响了,第一件事当然是拿起手机刷微信:一哆嗦?怎么几百条未读啊?随便点开,还都是“祝贺”......那一刻,我的第一反应是:闹钟到底响过没?第二反应:我得啥奖了?这四月底五月初的也没啥重要的奖项啊。实在刷不出个所以然,于是我就发了条朋友圈“发生什么事了?我还没刷牙呢”。哈哈哈,那真是我觉得最好玩的一次无厘头——关键是特别真实,真的没刷牙在那发懵——然后有人推送了我新闻。真的:如假包换从新闻里知道自己入选NAS了。

再过了两天,收到了我此前只见过一面的Clara Franzini-Armstrong教授(她2015年邀请我在宾大做学术报告)的邮件,被告知是她和她的先生Clay Armstrong(二位都是离子通道领域的前辈,Clay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之一——拉斯克奖得主)主提名的我,希望我能考虑加入生理学和药理学学部。

这真的真的太意外了,让我特别感动。后来,另外一位忘年交Ron Kaback(2019年底过世)不经意地也说,他们几个人共同提名的,当时来自洛杉矶的电话其实是他的同事、生理学和药理学学部的Ernie Wright教授打过来的,但在此之前我一无所知!于我而言,这确实是个巨大的学术荣誉,但也仅此而已,留下的只不过是当时那个快乐的回忆。但也有负面影响:此后我在类似学术荣誉上的开心阈值提高了太多。

500

今日稍早时候,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共计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当选。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教授当选外籍院士。

500

到现在为止,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共有2662名院士,556名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成立于1863年的私人非营利性组织。它是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的顶尖组织之一,拥有来自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和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的最高学术荣誉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由被选为院士的杰出科学家、工程师和医学专家组成。院士的选举是基于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和对整个领域的重要性。这些院士是通过对名誉和声望的高度认可而被选出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还有两个重要的附属机构:国家工程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国家医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这两个附属机构也拥有自己的成员和任务,致力于推动和支持工程和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此次当选的华人学者有屠呦呦、张复伦、张逸白、范汕洄、金海翎、林芳华、刘建国、刘军、单舒鸥、沈康、周集中。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