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嚷嚷着要董明珠公开道歉!我就不明白了,她要道哪门子的歉?

500

500

500

.

这几天,董明珠在格力电器公司内部会议上关于企业用人策略的一番即兴发言,意外引发了一场席卷舆论场的轩然大波。客观而言,董明珠的发言,在措辞的严谨性上确实存在可商榷的空间,若她能换一种表达方式或许更为妥当,比如,如果她能明确地区分“部分海归存在技术泄密风险”与“海归群体整体不可信”的表述差异,或许就能避免部分误解。但是,你硬要把她的话上纲上线到“歧视海归”“违背国家人才战略”的高度,说有原则性错误,显然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恶意解读。至于有人嚷嚷着要董明珠为此公开道歉,那更是扯淡!

.

首先,董明珠关于“海归”的言论被严重歪曲篡改。她的原话是:海归里或许存在间谍风险,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一一分辨。出于稳妥考虑,我们更倾向于从国内培养的大学生中选拔人才,以降低出错率。然而,这一观点在传播过程中却被恶意解读为“海归都是间谍”,这显然是对董明珠原意的极大扭曲。

.

其次,董明珠是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就公司自身的人事政策发表个人判断,这属于企业自主经营权的范畴,应当受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外界不应以学术研究的严苛标准来苛责企业家的临场发言。从法律角度来看,董明珠的言论既未突破《劳动法》等法规框架,也未对公共利益构成实质性侵害。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道歉”问题。

.

再次,董明珠对海归间谍所持的警惕态度,并非空穴来风。从华为5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的围剿,到中芯国际被无情断供芯片制造关键设备,这些事件的背后,无一不潜藏着技术泄密的阴影。这些案例深刻揭示了,在高科技领域的国际博弈中,技术泄密已成为威胁国家安全与企业生存的一大隐患。更令人痛心的是,当舆论场忙着给董明珠扣上“歧视”的帽子,指责她对海归群体存在偏见时,却似乎选择性地遗忘了格力电器曾因多名海归工程师泄密而遭受的惨痛教训。格力内部曾经发生的压缩机技术外泄事件、数控机床技术窃取案、热传导系统参数泄露事件、热管理技术参数泄露事件等等,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更让企业在技术研发与市场竞争中陷入了被动局面。这样的前车之鉴,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对技术泄密问题保持高度的警惕与审慎吗?

.

此次事件本不该发生,但之所以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风波,很大程度上源于部分自媒体及网络账号的恶意炒作。这些自媒体人通过断章取义、制造对立等手段,将企业家的正常经营性言论异化为网络热点,以攫取商业利益。其中,胡锡进在此次事件的发酵过程中起到了极坏的推波助澜作用。作为一位资深且已退休的媒体人,胡锡进本应对传播规律有着精准的把握,但他却发表了“要求董明珠道歉”的相关言论,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将董明珠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个别媒体也跟风炒作,对事件进行不恰当的过度解读和上纲上线,从而引发了这场广泛的舆论风波。

.

在信息时代,各大网络平台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因此,我们恳请各个平台方切实担起责任,建立更为严格的审核标准,对胡锡进或其他任何人发表的毫无根据、信口开河、容易误导大众的言论进行严格管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这些“胡说八道”的话在网络上肆意传播,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