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狠话不多”的饿了么,开始出牌了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苏琦
编辑 | 魏佳
当京东和美团你来我往、战况胶着之际,全网都在等饿了么出招。
终于,该来的还是来了。4月30日,饿了么宣布推出“饿补超百亿”,年轻人纷纷晒出自己4毛钱买的茶百道和6块钱买的螺丝粉,狂欢气氛瞬间拉满。
有业内人士表示,本来以为饿了么“要躺平”,没想到来了一次“蓄势已久的大反扑”。
实际上,这也符合饿了么一贯的打法:这次“超百亿饿补”看似姗姗来迟,实则恰逢其时——在对手补贴声量逐渐减小、市场教育已基本完成之时,饿了么以履约配送为基础,借助淘天产品供给,用“补贴(流量)+履约+产品供给”的组合生态,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
最近的这场外卖大战,看似各家是在拼补贴,背后其实是在抢占即时零售入口。这场战争的胜负,不在于谁喊得声音大,而在于谁能以更低价格、更优体验、更全货品,创造更高的价值。
饿补超百亿,不拼口水拼价值
“饿了么你也是支棱起来了,直接王炸出击”。
在社交平台上,有用户晒出自己这两天在饿了么上点外卖的成果:一份加满料(火腿肠、豆泡、鹌鹑蛋)的螺蛳粉只花了6元;买了杯霸王茶姬,15元无门槛券直接把“霸王茶姬”变成了“蜜雪冰城”。
就在五一假期开始的前一天,饿了么官宣开启“饿补超百亿”活动。上饿了么APP搜索“超百亿”,就能领取红包或购买优惠套餐。
截至发稿时,活动仅开始不到两天,但年轻人的自发晒单已经是铺天盖地——茶百道鲜奶茉莉奶绿原价15元,4毛即可带走;一点点QQ美莓奶茶原价16元,到手价仅2元;沪上阿姨纤体瓶原价25元,领券后只要5元。这样的优惠力度让网友们纷纷喊话:“饿了么,我将在五一狠狠追随你!”
图源 / 小红书用户“小划(停谷版)”
但正如不少用户所说,补贴只是他们在饿了么下单的理由之一,留住他们的,是更流畅的体验和更可靠的服务。
有用户觉得饿了么界面清爽,查找商家和菜品更方便;有用户发现即使是同样的连锁商家,饿了么店内的SKU相对更加齐全;有用户点餐前会先在饿了么看商家的店内环境,极大提升了安全感;还有用户点赞饿了么的配送稳定,这两天很多奶茶店都爆单了,但自己点的奶茶依旧能迅速送达。这些优质的用户体验甚至使得年轻人群体中自发流传起“饿门”的说法。
可以看到,饿了么真正的价值点不仅在于“价格便宜”,更在于长期积累下来“三池”优势——商品池、流量池和履约池的协同发力。
口水仗和短期补贴或许能带来流量,但对于外卖行业来说,比造流量更难也更关键的,是要能承接住流量。只有把补贴声量转化为良好体验,再以稳定服务兑现承诺,才能让新用户留存并成为回头客。
试想一下,如果用户抢到了优惠券却找不到心仪的商家,或者平台因为流量暴增而崩溃,甚至需要等三四个小时才能等到外卖,再大的补贴也未必能留下用户。
资深电商人士认为,饿了么在外卖领域深耕多年,无论是用户心智、使用习惯、即时配送能力还是对供需两端的精细化运营能力,都建立起了较深的护城河。
“对于饿了么来说,重视外部竞争是有必要的,但参与口水仗的必要性不大。短期之内,新平台可能有切入一部分品类场景的机会,但饿了么在外卖方面的地位依旧难以被撼动。”他表示。
现在下场,晚了一步还是恰到好处?
饿了么现在下场,到底晚不晚?
在不少行业人士的眼里,饿了么的一贯风格就是“人狠话不多”,虽然没在明面喊话迎战,但绝不会躺平,而是看准时机再“大力”出击。
这次也是如此,外卖大战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饿了么并未在第一时间高调宣战,而是一直低调行动、悄然积蓄实力。真正的时机一到,它便以“饿补超百亿”的重磅补贴强势登场。
首先,饿了么前期避开了外卖大战初期“情感叙事和社会议题”的口水仗,但并不代表它“没有作为”。
近年来,饿了么默默推出了“骑士驿站、骑士公寓、骑士餐、‘碰一下’进门码、换电服务”等保障,在骑手的关键痛点上提供解决方案。近期,《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还约定,逐步取消超时扣款处罚,降低网约配送员的超时焦虑,转为正向激励。正是这些看似“幕后”的努力,奠定了其在履约池的基础。
外卖行业的根本目的还是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随着如今外界的关注点重新回到消费体验上,饿了么在这个时间点切入,是借势但不搅局。
其次,在不少用户的实际体感和比价中,外卖大战的另外两家参战方补贴声量开始递减,但市场教育已基本到位,饿了么此时杀入战场能顺势承接流量,拉新促活。同时凭借自身稳健的履约能力,让用户从“价格敏感”转向“体验敏感”,重塑用户期待。
如果说短期补贴能迅速聚集关注,那么持续优质的服务才是真正留住用户的杀手锏——这也正是饿了么不急于参与“口水仗”的原因所在。
最后,在活动营销上,饿了么一直有自己的节奏,不容易被外界带偏。
外卖行业的订单高峰时段是在夏天,饿了么过去瞄准“三伏经济”,会在每年夏天推出一些现象级的营销活动,打造“免单”的IP。
比如去年夏天奥运赛期间,饿了么就通过“猜答案免单”的游戏,让用户一边猜和奥运知识相关的问题一边赢取免费的外卖,给平台诸多商家带来了超100%的增长。
随着奥运赛事的逐一登场,饿了么随后又上线了“夺金免单”和“挺你免单”。截至奥运会闭幕,饿了么推出奥运相关的免单场次超过70场,累积超过2.5亿人次参与平台“开心运动会”的各项互动。
“挺你免单”活动
此次的“超百亿饿补”,对于饿了么来说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又一次针对夏天旺季的提前布局和常规操作。
有电商人士总结,饿了么的“超百亿饿补”也是在贯穿整个阿里的“百亿”心智。从原来淘天电商的百亿补贴,到现在饿了么即时零售的百亿补贴,把用户心智一直贯穿下去。
同时,他预估,饿了么的“超百亿饿补”活动将在五一期间持续开展,有了百亿心智,加上即将到来的618,此次活动可以打出一个更长时间段的连续高峰期。
阿里系生态加持,饿了么稳了吗?
这场外卖补贴大战背后,其实是一场针对即时零售赛道的较量。
过去两年,从过去“淘一切、等快递”的远场电商,发展到“不下楼、次日达甚至半日达”的近场电商,再到现在的“送上门、30分钟达”的即时零售,用户的心智正在发生改变。
换句话说,哪个平台的货更全、配送更快、价格更实惠,用户就会选择在哪里下单。在这个逻辑下,传统电商和外卖平台被拉到了同一个赛道里抢夺用户。
随着即时零售这把火越烧越旺,京东和美团开始向对方的腹地进攻——美团想在外卖的基础上承接更多品类,尤其是京东的优势品类3C数码大家电;京东则想在电商的基础上,通过餐饮外卖这种高频形式树立即时配送的心智,同时带动主站的日活。
参战的双方激战正酣,也可谓各有优势,一方即时配送的心智更深,另一方产品供给更丰富。
在这场战役里,饿了么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相比京东和美团,饿了么有更为整体的“产品供给+配送时效”生态优势。
一方面,作为即时零售赛道中布局较早、综合实力较强的玩家之一,饿了么从外卖起家,坚持“到家”的核心路线,早早积累下即时配送的基础建设和服务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饿了么还在AI技术上进行发力。2024年11月,饿了么发布长三角本地生活低空配送生活服务项目,宣布推动无人机外卖服务持续落地。在安徽和浙江,饿了么陆续开通了无人机外卖航线,突破过去外卖骑手配送区域的交通瓶颈。
另一方面,饿了么不涉及自建供应链的问题,因为天然背靠“淘天的产品供给优势”,早在两年前,饿了么就已经在持续扩大平台上的数码3C、家电、美妆护肤、宠物用品、母婴等品类。
图源 / Pexels
这一优势还在继续扩大,4月30日,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并在淘宝App首页以“闪购”一级流量入口展示,首日上线50个城市,后续5月6日将推广至全国。其中,饿了么供给面向淘宝闪购全部开放,并与淘宝闪购共同加大补贴。
饿了么在此时与淘宝携巨量资源杀入战场,是对外卖大战背后即时零售赛道的精准出击:在传统电商、外卖平台与“闪购”模式的三方竞争中,饿了么通过与淘宝的资源打通,既承接了现有补贴声量,也凭借丰富的商品供给和多年积累的配送网络,将流量转化为稳定的用户体验。
更重要的是,这次合作也与饿了么未来三年“1+2”长期战略一脉相承:“1”代表饿了么要做健康增长、更懂消费者的到家餐饮平台,“2”代表建设“符合饿了么特色的即时零售”以及“面向市场价值延展的即时物流网络”。
饿了么资深副总裁、同城零售业务负责人胡秋根此前表示,身处阿里巴巴生态体系中,饿了么将与淘宝、支付宝、高德等多端共振聚力,突破即时零售时间和空间履约限制,以更好帮助商家服务好消费者。
外卖大战的硝烟终将散去,“即时零售”正在倒逼产业链重构——仓储必须更密集、配送必须更高效、供给必须更弹性。而饿了么和淘天的“生态化”作战,不仅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即时零售之路,也给了用户一份“确定性”的体验。
*题图来源于饿了么APP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