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求董小姐放下手术刀
凡夫俗子理解不了董小姐。
作者: 魔鬼斯基 微信公众号:老斯基财经
现在PPT做得最好的圈子就是八卦圈了,有图文、有实锤、有关键词,吃起瓜来提纲挈领、一气呵成。
6分钟短视频嫌啰嗦,但60多页的吃瓜PPT大伙直呼不过瘾。
不过一个瓜的破坏力,不在于页码有多少,制作多精美,破坏量级还得靠含金量。
最近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瓜就不一样了,原配仅仅用了几页朴实无华的A4纸,就掀了医疗圈的桌子。
A4纸里的董小姐本来是一个边缘化的“小四”角色,却因为“协和医学院4+4”的培养模式火速出圈。
董小姐凭一己之力成为瓜田里最吸引火力的一方,大伙甚至可以先选择性原谅渣男和小三。
从履历上看,董小姐或许真的是难得一遇的医学奇才。
虽然协和王校长口头表扬的时候,说董小姐是哥大经济学的本科生,但实际董小姐母校是哥大隔壁的巴纳德学院。
当然,巴纳德学院也是美国顶尖的文理学院,录取率与西北大学、康奈尔大学不相上下,比加州伯克利还低,属于哥大也已经125年了。
回国后,董小姐通过选拔进入了北京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试点班”项目。
别看董小姐是跨界选手,从经济学跨界过来的,但人家的努力程度不亚于一般的医学生。
她在校期间的论文涉及医学影像、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等多个领域,回国学医两年就上四级手术。
董小姐的指导老师是骨科院士,学位是内科,工作定在泌尿外科,规培是在胸外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影像学。
妥妥的六边形战士。
看了董小姐的履历,斯基还是挺佩服她的,确实容易招人嫉妒。
董小姐德家境优越、长相甜美,赛道的选择权很宽,但董小姐绝不是看上去弱不经风的董小姐。
二代们选择金融、娱乐赛道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地从高大上的经济学赛道转换到苦逼的医学赛道。
医学赛道苦逼,是大伙儿公认的。
现在连稍微不普通一点的中产家庭,都不愿意送小孩进这个赛道受苦,但董小姐偏不信邪,偏要与大伙儿同甘共苦。
董小姐要是没有一点仁心济世的信念,斯基是不信的。
董小姐是2019年进入协和医学院的,如果不是重名,董小姐可能在2016年就有了一家投资公司——
北京君晓股权投资中心。
不过董小姐在进入协和医学院之前,就退出了这家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名单。
明明可以靠家里,却偏偏要靠实力,这么有钱还这么努力,怎么能不招人嫉恨?
连手术室的护士都可以当场怼董小姐,搞得怜香惜玉的男主看不过去了,一气之下拉着董小姐离开了手术台。
换斯基在现场,高低也得当一回护花使者。
医学生熬出头有多难,大伙儿不是不知道。去年2月份,湖南一位规培医生因为受不了高强度的加班,选择了用刎颈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在遗书中写道:
大年初六起,连上三十多个小时班,不眠不休;加班到凌晨后回住处休息,早上六点半起床打车,七点多赶到科室继续加班;请了假仍要加班,加班事情也做不完。
丁香园对3023位参加过规培的医生做过一次调查。
55.8%的受访者工作时长在8-10个小时,18.6%受访者工作时长在10-12个小时。
在结束白天繁杂的工作后,规培生还要花不少时间来书写医疗文书,病历有时要写到凌晨。
如果是硕士生,平时还需要复习、通过考试,同步完成作为研究生的毕业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等。
更让规培医生焦虑的是,规培结束以后不一定能留在医院工作。
普通人选择成为一名医生,可能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但董小姐不是。
她可是放弃了一家投资公司,来当一名医生的啊。
但凡有的选,谁愿意这么辛苦,像北极鲶鱼一样吃吃喝喝,挥霍一下家里的资产不是更香么?
当然,斯基也不知道挥霍资产是一种什么体验,可能也有咱们体验不到的痛苦。
毕竟像斯基这种一路被规训过来的人,偶尔偷个懒都觉得自个儿过于大逆不道了。
如果斯基是董小姐,当年就应该投资几家医药公司的服务商,帮国内外医药公司搞搞学术会议、维护维护跟医院的关系。
一年高低能挣它个几百万,当医生才挣几个钱啊。
所以董小姐再有天赋,没有一点情怀是难以支撑她成为一名医生的。
退一万步讲,咱进医院搞点行政工作,进医学院当一名老师不香么。
像贾浅浅一样在高校当个副教授,偶尔吟诗作赋,出两本诗集,可不比拿手术刀安全多了。
斯基还是想劝一劝董小姐——
要不咱放下手术刀,让普通人谋一条生路?
当然像董小姐这样有情怀、有仁心、有天赋的奇才,想留在医学领域大展宏图,一定是全社会的福音。
像这样的人才,如果仅仅留在普通科室服务广大普通患者,说严重一点就是资源浪费。
医院应该大力培养,让她有机会为VIP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