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谋变 :一场关于用户注意力的「决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大娱乐家。
在当下注意力日益碎片化的时代,长视频站在创新与变革的十字路口。
用户习惯倍速播放,甚至频繁拖动进度条,只为快速获取内容精华。这些现象无一不在表明,用户对于视频内容的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4月23日,爱奇艺2025世界·大会在北京开幕。以“与时进、敢为先、创非凡”为主题,爱奇艺不再固守传统长视频的堡垒,而是积极拥抱变化,推出了一系列革新举措,其中引发行业广泛关注的莫过于“跳看”功能与“桃豆”个人智能助手两大核心技术创新。
爱奇艺2025世界·大会
“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资源”,爱奇艺基础架构与智能分发事业群总裁刘文峰在世界·大会的演讲中如是说。事实上,“跳看”正是爱奇艺对这一洞见的实践——通过AI技术深度分析视频,识别推动剧情发展的精彩点,方便用户能在关键节点间自由跳转,既不错过精彩,又能高效观影。同时,如果观众想回到常规观影,也是可以随时切换。
与此同时,爱奇艺去年初推出的“桃豆世界”也迎来新成员——“桃豆”个人智能助手。不同于此前推出的AI 角色内容IP为主,主要提供基于人物、剧情的深度内容交流,为用户创造沉浸式体验,桃豆主打提供个性化的搜片、荐片服务,甚至智能客服功能。这也体现了爱奇艺在“智能交互”这个领域持续瞄定需求,满足需求。
爱奇艺“桃豆”
正如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大会上所说:“在注意力缺失的当下,影视行业要随时代、随环境、随观众需求而变。”
这句话也道出了爱奇艺战略升级的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架起长短内容的桥梁,让用户真正拥有内容消费方式的自主选择权。
在这个长与短并存、快与慢共生的时代,爱奇艺正以AI技术为翼,探索一条兼顾内容品质与用户体验的创新之路。
01 打破长短藩篱,AI“跳看”重构内容消费范式
注意力稀缺的当下,视频平台的核心挑战已从“提供什么内容”转变为“如何让用户愿意花时间观看内容”。
根据爱奇艺基础架构与智能分发事业群总裁刘文峰在世界·大会上的分享,当代用户在单一屏幕上的平均注意力时长仅有47秒,在移动设备上甚至更短。这一数据相当于直接挑战了传统长视频的生存空间。
面对这一趋势,爱奇艺推出的“跳看”功能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新,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内容消费哲学。
爱奇艺2025世界·大会
它巧妙地解决了现代观众面临的两难困境:既希望获得长视频带来的完整叙事体验,又难以在快节奏生活中投入大量连续时间。这一功能将微剧的观看体验带入长视频场景,通过在手机屏幕两侧各15%左右的区域新增上下划跳转剧情点的交互方式,让用户可以自如地在关键节点间穿梭。
“跳看”功能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背后的视频理解能力和智能识别机制。
以往用户拖动进度条寻找精彩内容时常常会错过关键情节,而“跳看”通过AI技术对视频进行深度分析,精准定位那些真正推动剧情发展的精彩点。技术创新让用户体验实现了质的飞跃——只需简单上下划动,就能在不错过精彩的前提下高效观影。
爱奇艺“跳看”功能
爱奇艺这一功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方面会让人感觉到这是长视频平台对短视频冲击的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质疑,如果用户习惯了“跳看”,是否会影响剧集的完整性体验。
对此,刘文峰在媒体交流会上回应道:“我们倡导短剧集是增量,但有些精品依然需要讲故事的完整性。对于不同的用户来说,有些用户是沉下心来看剧,有些用户适合快节奏,提供了跳看功能之后,能够把他吸引进来”, 刘文峰继续表示,“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把跳看当做自己日常使用的功能之一,在任何时刻想用就用,不用也可以更好地消费精彩的内容。”
毫无疑问,爱奇艺选择此时拿出“跳看”功能彰显了其作为长期主动拥抱技术的内容平台的胆气和前瞻性。
爱奇艺“跳看”功能
在短视频大行其道的当下,长视频平台主动拥抱变化,将用户需求真正放在首位。“跳看”功能是对整个观看体验进行重塑与革新,体现出爱奇艺对内容形态未来演进的深度思考。
从创作端来看,这一功能的数据反馈机制或将对影视制作产生革命性影响。更值得关注的是,“跳看”功能背后是一种数据驱动的内容创新机制。
当大量用户使用此功能时,平台能够收集到关于哪些情节最受关注的精准数据。随着越来越多用户真实观看行为被记录,AI模型会不断优化精彩点的识别结果,形成从用户到内容的反馈循环。
当创作者能够精确掌握哪些情节最受关注、哪些桥段引发观众共鸣时,内容创作将从凭经验走向数据指导。这些信息一旦反馈给创作者,将促使其在未来创作中优化内容节奏和故事结构,有望催生出更符合当代观众口味的精品内容。
长远来看,用户与创作者之间的数据闭环,甚至有可能重新定义“好内容”的标准,引领整个行业向更精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图源:网络
“当观看同一个视频内容的不同用户都在使用‘跳看’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这支视频本质上已经变成了不同的视频”,刘文峰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富有前瞻性的设想,“我们未来是否有可能为不同用户生产同一个内容的不同版本?有人看到的是35分钟的,有人看到的是20分钟的。”
这一设想揭示了爱奇艺对未来内容个性化的超前思考——如何让同一内容对不同用户实现“千人千面”的观看体验。
以用户主导的内容消费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也为内容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跳看”的世界里,内容不再是固定不变的线性叙事,而是能够根据用户兴趣动态调整的交互式体验。这种范式的转变,或将重塑整个长视频行业的未来。
02 让推荐更懂你,“桃豆”继续视频消费交互探索
在大模型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如何将AI技术与自身业务深度融合。
对于内容平台而言,这种融合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AI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为IP创造新的价值空间。爱奇艺“桃豆”个人智能助手及其所在的“桃豆世界”生态,正是这一探索的前沿代表。
作为“桃豆世界”的重要新成员,“桃豆”突破了传统推荐系统的局限,将冰冷的算法转化为有温度的对话式交互。
爱奇艺“桃豆”
它不是某个IP角色,而是一名通晓爱奇艺所有内容、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智能助手。用户只需在最新版爱奇艺App首页和长视频半屏播放页底部中央找到“桃豆”的入口,长按底部按钮即可直接用语音对话;短按则会进入交互界面,支持更多功能。
在媒体交流会上,桃豆的产品负责人杨光表示,桃豆的默认方式就是语音,所以首页入口设计的BTN样式,也是在隐喻可以长按语音开启互动。这个设计从一开始就瞄准实现对话,语言自然交互方式进行找内容 ,产品体验细节也是考虑到了“一老一小”两个特殊人群的需求。
“桃豆”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和精准响应。基于对平台内容的深度掌握和对用户偏好的精准洞察,它能够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此外,“桃豆”还能可以进行“开播提醒”“预约”等播控操作,当用户关注的剧集上线时,及时提醒观看,实现全方位的智能服务。
爱奇艺2025世界·大会
与此同时,桃豆所在的“桃豆世界”作为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还承担着IP价值延展的重要使命。
自2024年推出以来,爱奇艺已基于IP训练了近千个AI角色,它们保留了原本的性格、语言风格和世界观设定,能够随时随地与粉丝互动。这种互动不仅限于聊天,还包括各种趣味玩法,让角色在剧集播完后依然能“活”在用户身边。
该创新成功打破了“剧播完了,IP就死了”的传统困境。在过去,一部剧的生命周期往往与其播出周期高度重合,一旦播完,IP热度迅速降低。而通过“桃豆世界”,IP角色能够获得“永生”,持续与粉丝建立情感连接,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实现路径。
根据爱奇艺高级产品总监杨明介绍,自推出以来,“桃豆世界”已累计产生超过一亿轮次的对话交流,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用户对与IP角色持续互动的强烈需求。
爱奇艺“桃豆世界”
“在广大的用户当中总有那么一群用户认为角色不是月抛的,也不是只开一季的花”,杨明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他在角色里面寄托了一些自己的记忆和情绪,甚至获得了自己的人生启发,对于这种用户来说桃豆世界可以帮助他把有限游戏变成无限游戏。”
而从技术角度看,“桃豆”、“桃豆世界”都离不开大模型技术的突破。爱奇艺通过对大模型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其能够准确理解用户意图,并基于平台内容和用户历史行为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深度融合使得“桃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而是能真正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有温度服务的智能伙伴。
事实上,借助大模型改造用户交互体验已经成为了行业领头羊的共识。
最近流媒体巨头Netflix也决定与OpenAI展开合作,以创造一种全新的搜索功能,旨在通过AI更精准地理解用户的观影需求,允许用户根据特定情绪或心情进行搜索,例如用户可以输入“轻松愉快的喜剧”或“紧张刺激的动作片”这样的请求,从而丰富用户在选择内容时的灵活性。
图源:网络
“桃豆”无疑又是一次超前部署,标志着视频平台人机交互进入新纪元。在这个新时代,用户不再仅仅是内容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可以与平台甚至内容本身进行深度对话的参与者。
03 选择权回归,爱奇艺用技术重塑体验
在内容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各大视频平台都在寻找突破口,爱奇艺却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通过AI技术将选择权交还给用户。
从“跳看”到“桃豆”,爱奇艺正在用技术重新定义视频平台的角色与边界,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内容分发,而是逐步构建起一个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内容生态系统。
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爱奇艺对“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深度践行。在传统模式下,用户基本只能被动接受平台提供的内容和观看方式。
爱奇艺2025世界·大会
而爱奇艺通过技术创新,让用户逐渐开始成为内容消费的主导者——通过“跳看”自主决定观看节奏和重点,通过“桃豆”获得高度个性化的内容服务和IP互动体验。
“在用户体验当中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满足用户的可控性,因为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消费的同一个内容的方式不一样”,杨光在媒体交流会上如是说。这一理念贯穿于爱奇艺的产品设计始终,最终目标是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设备上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内容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爱奇艺的技术创新不仅赋权于C端用户,同时也深度赋能B端创作者。在世界·大会上,刘文峰详细介绍了爱奇艺在内容创作领域的AI应用,包括剧本工坊、影像工坊、虚拟制作等。这些工具不仅提升了创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帮助创作者更早“抓住用户注意力”。
爱奇艺虚拟制作棚
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爱奇艺正在建立一条从用户反馈到内容创新的高效通路。“爱奇艺的AI战略同时服务于两个核心对象:用户与内容创作者”,刘文峰在演讲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好用户,而服务于内容方的战略就是服务于用户。
双向赋能的模式,实现了爱奇艺“内容与体验并举”的战略布局。
在爱奇艺的新内容生态中,优质内容与极致体验成为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共同构筑平台核心竞争力。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最适合的内容消费方式;创作者则能借助技术手段,更精准地把握用户喜好,创作出更具吸引力的作品。
爱奇艺2025世界·大会
赋权于用户的全新内容范式,不仅让爱奇艺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也为整个视频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技术与内容的结合中,找到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创新之路。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爱奇艺的探索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但其核心理念——尊重用户选择,通过技术创新满足多元需求——无疑将成为未来视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爱奇艺正以实际行动证明,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并非对立面,而是共同构建未来视频生态的两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