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简介
台 南 市
台南市,别名赤崁城,为台湾省下辖市,位于台湾西南部的嘉南平原,西临台湾海峡、东依阿里山山脉、北接嘉义县、南与高雄市接壤,是台湾省重要农业及蔗糖产区。
2010年12月25日,由原台南县和台南市合并,升格改制为新台南市,下辖37市辖区,全市面积21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88万(2022年),是台湾省第四大城市。
一、历史沿革
1624年,荷兰人占领中国台南,于大员港建立奥伦治城,后更名为“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并建“普罗民遮城”(今赤崁楼)。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明朝将领郑成功收复台湾,将台南赤崁地区改为“东都明京”,并设立一府二县;府名为“承天府”(即赤嵌城/赤崁城)。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继位,把东都明京改为“东宁”。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在台南设台湾府,为全台首府,隶属于福建省布政使司。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日军进占中国台南市区,开始其殖民统治。并设置台南县,后改为台南厅。
1920年(民国九年),台南厅与嘉义厅改制为台南州,台南州厅设立于州辖市台南市。
1945年10月(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国民政府将日本统治时期的五州三厅,改为八县,将11市改为9省辖市、2县辖市。其中台南州改为台南县,州辖台南市改制为省辖市,与台南县分制。
1945年12月14日(民国三十四年),台南市政府正式成立,政府驻地设于台南市南区。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并入台南县安顺乡(改名为安南区)。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其中台南市行政区域照旧。
2010年12月25日,原台南县和台南市合并,改制为新台南市。
二、行政区划
截至2012年,台南市下辖中西区、东区、南区、北区、安平区、安南区、永康区、归仁区、新化区、左镇区、玉井区、楠西区、南化区、仁德区、关庙区、龙崎区、官田区、麻豆区、佳里区、西港区、七股区、将军区、学甲区、北门区、新营区、后壁区、白河区、东山区、六甲区、下营区、柳营区、盐水区、善化区、大内区、山上区、新市区、安定区等37个市辖区。
台南市政府驻地:安平区永华路二段6号。
三、地理环境
(一)位置境域
台南市位于台湾岛的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核心位置,中西部为盐水溪、曾文溪淤积平原,西临台湾海峡,有40余公里的海岸线。
(二)地形地貌
台南地势平缓且有大小河川横亘,东侧有丘陵,属于阿里山山脉的尾段,有部分丘陵、山地分布。最高峰为大冻山(标高1241米)。
(三)气候
台南市全境位于北回归线之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全年温和少雨、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4.4℃,最冷月(1月)17.6℃,最热月(7月)29.2℃。全年日照时数2421.3小时,居全岛之冠。
年平均降雨量约1570毫米。受季风及地形影响,降雨干湿季分明。冬季水汽不足南部则为旱季。雨量多集中于夏季,主要因锋面及季风影响,占全年降雨量80%以上,且西南季风盛行,及对流作用,午后易生局部性对流雨。降雨日数平均全年约有94日,8月即占约16.2日。
夏季为台风易发生时期。
(四)水文
台南市有八掌溪(与嘉义县之界河)、急水溪、曾文溪、盐水溪、二仁溪(与高雄市之界河)等河流。其中曾文溪为台湾第4长河,横贯台南市并将全市大致均分为两区“溪北”、“溪南”两区。
四、自然资源
(一)水资源
台南市境有多座水库分布,由于水量丰沛,供应台湾40%用水。较著名的水库与湖泊有曾文水库、乌山头水库、南化水库、虎头埤等。其中曾文水库横跨嘉南两地,为台湾最大水库。
(二)湿地资源
台南市的湿地面积较广。湿地存在于水域与陆域之间的交会地带,经常或间歇的被潮汐、洪水淹没的土地,一般可区分为沿海湿地与内陆湿地。台南的生态属于沿海湿地,是随著海洋潮汐运动而存在的湿地生态体系。
湿地具有过滤污染物的功能,当河水挟带著污染物流经湿地时,湿地上的水生植物,会使水流速度减缓,吸附重金属,且让污染物沈淀在湿地的底部,并借著植物留存氮和磷,来预防水质优氧化。这些植物还可将太阳能转换微生物量及制造氧气,来提供鱼、虾、森林、野生动物赖以维生的养分。
湿地上的红树林,可防风以降低强风对陆地地上物品的直接伤害。红树林的根有防止海岸侵蚀及流失的功能,其丰富的地下含水层还可避免海水入侵,防止地下水盐化。除了是提供野生动物和鱼、贝、蟹类栖息地、调节洪水、净化水质,生产天然物。
(三)生物资源
台南市丰富的红树林湿地与盐田环境,孕育了许多的底栖生物,成了许多水鸟的食物来源。优渥的环境使得本区鸟类繁多。主要以鹬科、鴴科、鹭科、鸥科、雁鸭科为大宗,沿岸防风林、木麻黄树林聚集小白鹭、夜鹭混居成为鹭鸶筑巢区,林下草泽粟小鹭、喜鹊、翠鸟等亦为常见鸟类。
冬季则常见大白鹭及中白鹭在林内栖息,棕背伯劳亦属常见候鸟,大鱼塭小池塘悠游的红冠水鸡。除此尚有海鸥穿梭于沿海及港湾附近,停伫在外海蚵架上,而稀有的鸟类如唐白鹭、巴鸭、黑嘴鸥、高跷鴴、松雀鹰、燕鴴等均在该区出现过。
五、人口民族
(一)人口
台南市人口分布极不平均,2/3人口居住于溪南地区。溪南地区人口又高度集中原台南市(省辖市)及永康、仁德、归仁一带(近120万人口)。
2010年原台南县市合并后,人口突破188万人。
(二)族群
台南市总人口约188万人,汉族人占绝对多数,其中又以闽南裔为绝对多数,战后由中国各省迁入的外省人次之,原住民仅有约5940人,约占0.3%。
六、经济
2017年,台南市GDP总量约为2378.27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12.650万元人民币。位居台湾各市县第六位。
(一)第一产业
台南市的一级产业主要为渔业与农业。台南市有渔港8个,其中安平渔港曾为台湾最大港,属于远洋渔业或全台渔业,是台南市捕渔获量最多,也是船舶吨位最大的渔港;其它渔港为近海渔业或沿岸渔业,分别是将军渔港、四草渔港、马沙沟渔港、青山渔港、北门渔港、下山渔港和蚵寮渔港。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台南市农业条件优良,土地平坦适合农作,耕地面积达九万多公顷。以水稻、芒果、莲子、文旦、甘蔗、凤梨等闻名全台,合并前之台南县亦有“农业县”之称。正朝花卉与水果外销等精致、高附加价值农业发展中,蔗业与盐业则因不合成本而几近消失。尤以兰花事业成长最明显,2009年外销订单达新台币36亿。第一产业总产值则约400余亿元。
(二)第二产业
台南市的二级产业,则兼有高科技、工业与其他制造业。
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设立了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其中台南园区面积1038公顷,在新市区、善化区和安定区交界处。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在柳营区设立了台南环保科技园区。
“经济部工业局”在安平区设立了安平工业区,永康区设立了永康工业区,新市区设立了新市工业区,官田区设立了官田工业区,柳营区设立了柳营科技工业区,新营区设立了新营工业区和安南区设立了台南科技工业区。
市政府在后壁区设立了台湾兰花生物科技园区。
私人企业在安南区设立了总头寮工业区,仁德区设立了保安工业区,龙崎区设立了龙崎工业区。
(三)第三产业
服务业为台南市经济结构之主力,以金融业、批发与零售业居多,尤其以金融业为盛。服务业的空间区位相对集中于中西区、东区及永康区、其次是北区、南区,这五区是商业圈聚集地或商业气息较强的聚落,经济非常活跃。
七、社会事业
(一)卫生
台南市秉持预防与治疗、生理与心理照护、个人健康与环境卫生、人性关怀与科技医疗等施政主轴,建构完善且健全之医疗照护网络,提供台南市民“全人、全时、全程”之“全人照护”,使台南市民能获得身心健康均衡发展。
(二)教育
台南市为台湾南部的教育中心,拥有大专院校十余所。成功大学、台湾阳明交通大学两所知名大学均在台南设有校区。其他公立教育机构计有国民小学209所,中学58所,高级中学及职业学校36所,而南科实中则位于新市区,其设立目的在于满足科学园区延揽境外高科技人士之子女教育需求。而台南一中、台南女中、台南二中、家齐女中四所明星高中则俗称为“台南四省中”。
台南在台湾的教育发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如:长荣中学于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由英国基督长老教会创办台湾第一所中学,当时校名为“长老教中学”。国立台南大学附属启聪学校是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创办时校名“训瞽堂”。第一位哲学博士林茂生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社会教育方面,有国立台南生活美学馆。
(三)文化传媒
台南市的传播业如同其他台湾都市,缺乏象台北市那样集中的媒体、广告和资讯等。
1、报刊
除了“全国性”报纸在台南市发行外,如自由时报、Taipei Times、苹果日报、中国时报、工商时报、联合报、经济日报和民众日报,报社总部设立在台南市的地方报社仅有一家中华日报。
2、出版社
总部设立在台南市的出版社,以中学教科书市场市占率的大型书商南一书局,及翰林出版为代表。南一书局另有子公司长鸿出版社,以漫画代理为主。
3、电视台
台南市可以收看五家无线电视台标准画质电视频道,分别是民视、台视、中视、华视、公视和一家高画质电视频道HiHD。数位电视DVB-T有中视无线台、中视新闻台、中视综艺台、民视无线台、交通电视台、民视新闻台、民视高画质台、台视、台视财经台、台视健康娱乐台、华视、华视教育文化频道、华视休闲频道、HiHD、PTS、Dimo TV和Hakka TV可以收看。此外还有众多有线电视、数码电视、宽带电视、卫星电视、互动电视和网络电视等电视台可以收看。
4、广播电台
台南市可以接收36家合法广播电台节目,如HitFM联播网、警广治安交通网高雄台、港都电台(高雄溢波)、台北国际社区广播电台(ICRT)、教育广播电台、中广流行网(I Like Radio)、高雄广播电台、KissRadio(大众广播高雄溢波)、苹果线上(阳光联播网)、汉声广播电台、飞碟联播网(高雄溢波)和中广宝岛网等。
其中广播电台总部设立在台南市有11家,如南都广播电台、府城之声、嘉南广播电台、曾文溪广播电台、爱乡乡之声广播电台、自由之声广播电台、台南之声广播、古都电台、建国广播电台、南台科大之音(校园实习电台)和长荣之声(校园实习电台),此外还有众多地下电台节目可以接收,而众多网络电台也能收听。
5、互联网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有15家,主要从业者有Hinet、Seednet、So-net、Giga、台湾固网等。台南市使用宽带上网的家户比例高达65%以上。
八、交通
台湾1号公路、南北高速公路均过境台南。
台湾纵贯铁路也过境台南,设有台南火车站。
台南机场,位于台南市南区、高雄市北端,到台南市中心仅6公里,是云嘉南地区最大的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场站由军方管理,包含了军用的台南空军基地和民用的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台南航空站,同时也是航空器维修商亚洲航空总部与维修基地。
安平港,原为台岛南部与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后因滩涂西伸,港道淤塞,海轮不能靠岸,逐渐衰废,近年已筑安平新港,主要为渔业基地,有运河与市西区相通。
九、民俗文化
台南方言为闽南语泉漳片,民间大都保留着浓厚的汉人社会风俗,讲究传统礼仪、注重婚丧礼俗,台南女儿婚嫁的妆奁排场,更是令人津津乐道,因此制作婚聘礼饼及节庆供品的传统饼铺特别兴盛,仍有数家传袭古风的饼铺,其中以万川号、富香斋、旧永瑞珍、旧来发饼铺最负盛名;此外,安平蜜饯及黑桥牌香肠等特产也都发迹于此,交织出一幅物阜民丰的胜景。
十、特色小吃
台南小吃之所以有名,有其悠久的历史典故:自清代起,开放大陆移民来台,福建、广东的汉人来到台湾后,从事农业开发,开垦山林荒地,非常耗费劳力于耕耘,小吃生意者便以挑夫姿态,挑各样冷、热小吃到田边、山边供应开垦者食用,逐渐流传下来。
在最初垦荒时期,民众皆在信仰中心庙举办迎神赛会,人群聚集,小吃生意者也随至行商,所以台湾许多小吃市集都在庙旁。近数十年,随着台湾经济起飞,都市大型百货公司亦多规划楼层为小吃街,又可享受冷气免日晒雨淋,小吃也被赋与现代化的意义。
小吃因地域区别的关系而会以地域名称在前称呼之,如万峦猪脚中的万峦两字,就是地名;然而,就如同四川牛肉面并非出自四川,有时候最好还是将其视为专有名词使用。尚未成名的街头小吃经常都是没有店面的,而仅有一个摊位,不少店家使用免洗餐具、塑料袋,而且不会开发票给消费者,大多数小吃的单价都相当低廉。
台南市的小吃可分为市集摊贩小吃与老店小吃二类。除了卖早点类的小吃摊可能限于早上营业外,夜市小吃集中在夜市里,由于都市化程度较高,民众活动时间相对较长的关系,许多小吃摊会经营到相当晚,因此超过午夜12点甚至彻夜经营也是常有的事情。这类摊贩小吃因机动化之故多以免洗餐具为容器。
黑桥牌食品早年于新南街尾设立门市,因此便以运河上的“黑桥”(今新南桥)命名,以生产香肠、腊肉、肉酥等肉类加工品为主,其中尤以香肠名闻南台。历经多年的经营,黑桥牌分店遍布全省,并设置专业化的生产工厂,除了传统产品外,更开发多元的南北货与罐头食品,成为最富家乡味的肉品王国;因用料道地、风味独具,名闻海内外,每逢年节,各门市总是人潮涌动。其香肠以猪肠、羊肠两种肠衣灌制,分为原味、蒜味、辣味、五香等各式口味。
创于同治10年(1871年)的万川号,以精致的肉包、水晶饺及传统汉式糕饼闻名,是台南历史最悠久的老饼铺;热气蒸腾的包子、水晶饺,及坊间难得一见的柴梳饼(沙西饼)、花瓶饼、水晶饼、白糖酥、口酥,弥月贺寿的各式红龟与改良的中式喜饼,仍是老少欢迎的大众口味。
旧永瑞珍的传统台式喜饼名闻遐迩,因为纯手工制造,面皮讲究,内馅精纯,吃来香酥爽口而不腻,是府城人婚嫁优先指定的下聘礼饼。喜饼有鲁肉饼、鸳鸯饼、腰果五仁饼、凤梨酥、芋泥饼等多种口味,此外,尚有保存古风的凉糕、水晶饼、沙西饼、口酥等精巧点心,同样令人回味无穷。
十一、名胜古迹
台南市著名景点:赤嵌楼、安平古堡、台江国家公园、珊瑚潭。
(一)大南门
台湾府城现仅残存大东门、大南门及小西门,而其中仅小西门仍保留当年原貌。大南门位于南门路,乃昔日台湾府城8座城门遗迹之一,列属三级古迹。
大南门为昔日府城南区之屏障,周边有孔庙、海东书院等文教设施,城外即是荒芜的魁斗山,形势险要,加上其为通往凤山的要道。此外,门洞内嵌有一方道光年间所立“示禁碑”,乃严禁戍卫官兵骚扰过往民众,为时代留下见证。外城门额书“大南门”,城垣采弧形建筑,宛如一弯弦月,又称“半月城”;内城门额书“宁南门”,城楼为歇山重詹形式,由此可鸟瞰台南街景。
南门碑林位于大南门西南侧,共收集61座清代古碑碣,内容包含记功、捐题、修建、建筑图、墓碑及禁令告示等6大类;每座碑碣皆立有说明牌,藉此可一窥昔日社会梗概与政教决策,是史迹考察重要的佐证。
(二)城隍庙
城隍庙建于明永历23年(1669年),为台湾首座城隍庙,名列二级古迹,因城隍爷掌理阴间事宜,其空间配置与文物陈列,迥异于一般庙宇。
城隍原意为城墙、护城河,后演变为城池的守护神,专司阴间司法事宜,各地城隍犹如地方行政首长,按其辖区范围、位阶,各有不同的封号与配置。
城隍庙为三进双护龙的建筑,格局狭长幽暗、神像威武狰狞、座前案桌、枷锁刑具、警世威赫的匾额楹联、斗大的算盘,处处显露阴森诡谲的气氛;而三川门内高悬“尔来了”一匾,用字浅显却寓意深远,让人望而生畏。大门入内依序是三川门、拜殿、正殿和后殿;左右两厢则辟为办公室及文物陈列室。正殿主祀威灵公,陪祀文武判官、七爷、八爷和24司,是协助城隍爷办案的神祗与幕僚,24司中以职掌学业、功名的“学政司”、“考功司”,香火最鼎盛。每年农历5月11日城隍爷诞辰,城隍爷按例于诞辰前夜行辖境,探访民情,是年度最热闹的庙会。
(三)珊瑚潭
乌山头水库位于六甲区与官田区交界处,由空中鸟瞰,只见水域蜿蜒曲折、状似珊瑚,故有“珊瑚潭”之称。珊湖潭由30多条支流汇合而成,蓄水面积1300公顷,潭广水深,潭中浮着100多座小岛、半岛、周遭环绕的山林面积更达4700公顷。
乌山头水库风景区的旅游精华集中在西岸的大坝区,由入口票亭前取右道,经三角埤公园、香榭大道可抵。大坝区周边景点包括天坛、溢洪道、吊桥、中正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烤肉区、儿童游乐区等。
(四)七股风光
台南市七股区(前身七股乡)是一个纯朴的小渔村,因位于曾文溪口咸淡水汇流处,蕴含丰富多元的自然资源:广达1600余公顷的泻湖,盐田、养蚵人家、防风林、红树林、野生鸟类、黑面琵鹭、老聚落、丰腴的海产。
由顶头额、网仔寮、青山港三个沙洲阻隔外海包围而成的七股泻湖,当地人称之为“内海仔”,具有防洪、保护海岸的功能,同时也是一处天然的渔场,遍布着蚵棚与定置渔网。
十二、城市荣誉
入选“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
2019年11月12日,“2019年全球可持续竞争力榜单”发布,台南位列第164位。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29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