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外交大逃亡:从江南水乡到朝鲜半岛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东吴这次外交行动虽然遭受重大挫败,却意外地与句骊王国建立了良好关系。

公元233年,吴主孙权派出庞大使团,带着巨资珍宝乘船从江南的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出发,出江入海,航行数百海里到达辽东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试图与辽东太守公孙渊结盟。后因公孙渊突然变卦,吴方此行遭遇重大外交挫败,七八千人的外交团队仅有六十人侥幸逃脱。

500

孙权(影视剧照)

有关史料对这次外交事件作了详细记载。整个过程起伏迭宕、险象环生,可谓是一次惊险曲折的跨海外交大逃亡——

01

东吴与辽东之间隔着强大的曹魏政权,陆路交通被完全切断。但据史书记载,曹魏在北方崛起后,吴、辽间的联系并未中断。很多商人乘船出海,沿着海岸线北上,绕过曹魏而与辽东商人进行海上贸易,曹魏方面对此也无可奈何。《三国志·公孙度传》注引《魏略》:“越渡大海,多持货物,诳诱边民,边民无知,与之交关,长吏以下,莫肯禁止。”

公元229年,孙权在称帝后提出合纵连横计划。一方面与西边的蜀汉政权正式结盟,同时派使节出使辽东,打探辽东太守公孙渊的动向,试图与其交好。孙权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西连蜀汉、北交辽东,从南、西、北三面对曹魏政权形成合围之势。为此,孙权于公元232年又先后两次派使出访辽东。

500

三国鼎立

对于东吴与辽东方面的勾结,曹魏方面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公元232年,曹魏大将田豫在山东半岛的成山角设伏,截获东吴使团,诛杀使节周贺。《三国志·孙权传》记载:“秋九月,魏将田豫要击,斩贺于成山。”

02

公元232年,公孙渊权衡局势,终于对东吴方面作出积极回应。他于当年年底派使节宿舒、孙综等回访江东,拜会孙权并馈以貂、马等辽东名产,表示向其称臣。

孙权对此大喜过望,便不顾众臣苦苦劝阻,决定封公孙渊为燕王、加九赐,总督幽、青二州,并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率领使团出使辽东,对公孙渊予以封授。

500

吴方使团号称万人,实际规模有七八千人。《魏略》记载:“贼众本号万人,舒、综伺察,可七八千人。”船队于公元233年年初从建业出发,自长江口出海,浩浩荡荡地向北进发。当时谁也没有料到,他们刚刚出发,公孙渊在那边已经变卦。

原来,孙权此次兴师动众地派出庞大使团出访辽东,目的正是为了离间辽东与曹魏之间的关系。东吴方面如此高调,顿时令公孙渊陷入两难境地。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一旦接受孙权的封赐,就意味着他与曹魏方面完全决裂。但是曹魏集团毕竟近在身边,实力也相对强大。东吴政权距离过于遥远,辽东一旦有事,难以为援。

经过反复权衡,公孙渊最终决定还是继续称臣于曹魏,而与东吴彻底决裂。因此,当东吴使团到达辽东,屠刀已经高悬在他们头上。

03

船队靠岸后,吴使张弥、许晏等一行四百余人带着圣旨、文书和封赏物品来到襄平拜见公孙渊。其余人准备在港口与辽东方面进行交易,主要是购买马匹。

500

公孙渊见吴方使节有四百余人,没敢立即采取行动,也没有接受孙权的封赐,而是先把他们分散安置。等到吴使张弥等起了疑心,一切已经晚了。公孙渊派出的军队分别将其围困,继而斩杀张弥、许晏、贺达等使节,把其首级连同他们带来的符节、印绶、九锡等一并送往曹魏。

公孙渊另派军队直赴港口。吴方留守人员正准备进行商贸交易,军队突然涌入,乱箭齐发、刀砍剑击。吴方人员惊慌失措,仓皇逃窜,当场被杀三百余人,另有人或跳海溺水,或在逃亡途中被杀,最终近千人被害,其余人被囚禁或徙至边境充军。

04

吴使秦旦、张群、杜德、黄疆等官兵六十人被流放到玄菟郡。他们在被困四十多天后商量说,事到如今我们已经有辱使命,在这里无异于等死。这里城防虚弱,如果大家同心协力,焚烧城郭,杀其长官,为死难者报仇,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他们定于八月十九日晚上采取行动,但由于消息提前泄露,玄菟郡太守王赞关闭城门。他们便顾不上烧城杀吏,而是翻越城墙,向来时方向一路狂奔

在逃亡途中,使节张群因膝部有疾,跟不上大家的速度。与其同行的杜德便搀扶着他在崎岖山路艰难前行。《吴书》载:“时群病疽创著膝,不及辈旅,德常扶接与俱,崎岖山谷。”

在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下,一行人穿山越岭,狂奔数百里。张群因膝部病痛加重,实在无法前行,便请求其他人不要管他,只管各自逃命。杜德因不忍舍弃同伴,便决定自己留下来陪他,让其他人抓紧逃走。秦旦、田疆等人又狂奔数日,终于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后来才知道由于慌不择路,竟然来到了传说中的句骊王国(今朝鲜境内)。

05

秦旦等人于是拜见句骊国王位宫,声称他们本来奉吴主孙权之命前来拜会国王并致厚礼,但是一行人走到辽东时遭到公孙渊的抢掠,所带巨资赠礼被公孙渊军队全部抢走。位宫听说孙权派使不远千里前来拜会,心中大喜,欣然接受了吴方封赐,并立即派人接回滞留在途中的张群、杜德。

此后,位宫又派二十五人的使团跟随秦旦等人来到东吴,馈以贡品。秦旦、杜德等人历经辗转回到东吴,并受到孙权接见。君臣见面,一时悲喜交加,每个人都激动得无法自控。孙权十分感动,对他们全部予以加拜、赏赐。

500

东吴这次外交行动虽然遭受重大挫败,却意外地与句骊王国建立了良好关系,并首次开通了从江南与朝鲜半岛的航线,双方间的直接交往由此开启。到了南北朝、东晋和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成为“敌占区”,南北间的陆路交通被完全切断,这条海上航线便成为江南沟通朝鲜半岛的重要通道,各种政商往来始终未断。

通过这条黄金航线,江南商人把当地特产丝绸、茶叶、瓷器以及南洋等地的珠玑、犀、玳瑁等源源不断地运到朝鲜半岛,然后把那里的良马、貂皮、高丽参等名产带回江南,再转手运至南洋、西域和波斯……在这条黄金航线上,商船鳞次栉比,桅杆高耸如云,海浪拍打着船舷,涛声阵阵,融入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宏大乐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