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矿山有了智慧!
给大家看点儿真正的“核心技术”。
大半年前不都是在吹美国的“人工智能”吗?我那时候就说,咱们的人工智能都用在矿山、能源、水利、冶炼、工业制造,AI大模型加上数字孪生技术……核心其实是传感器、工业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真正把算法和算力落到生产上。
这叫“算力不养废物”。
苦于当时没有见到实际案例,说服力不足,今天在丹东见到了,“东方测控”公司,就是做这个的,他们的产品,叫做“智能矿山”,你能想象,一座巨大的矿山,从探测、勘测、分析、到挖掘、采矿、筛选、运输、加工,都能智能化、自动化解决吗?挖掘的机械、采矿的重卡都是自动行车、无人操作的……这些不是PPT,这些是已经在全世界各地建成个各种项目,整个亚非拉美,遍布他们的智能矿山解决方案。
东方测控围绕“智能感知、智能装备、智能控制和智慧管理”四大核心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智能矿山和智能工厂的各个环节提供深度技术支撑。其中,中子活化在线多元素分析仪、X荧光矿浆在线多元素分析仪以及超声波矿浆粒度在线分析仪等多款高端分析仪器,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他们还充分运用了5G技术,开发了矿车无人驾驶、皮带智能巡检等国内领先的创新应用。在监控中心,3D可视化技术使得管控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动态数据和深入分析,使得矿车能在封闭露天矿区24小时不间断作业;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技术则实现了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其露天矿北斗车辆智能调度系统在国内50余个大中型露天矿山得到成功应用,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已拓展至俄罗斯、意大利、沙特等国际市场。
中国的人工智能,正在开采全世界的矿产资源。
国内的AI大模型,大部分是和“物理世界”息息相关的,比如气象、海洋、农业、地球、机械、航空、航天、土木、地质等,解决的是现实领域的问题。
国内的“行业大模型”,已经应用到了矿山、气象、药物、分子、电力、海浪、金融等行业,在矿山场景下,可以在采掘场景上通过5G+AI的全景拼图技术使井下场景传输至地面,在地面进行采掘机器控制;可以在主运输皮带式进行异物检测,识别精准度达到98%;可以对井下作业规范进行监测,违规动作进行预警。在铁路巡检上,可以帮助检测员进行图像质量的自动评估、小样本的故障定位与识别等。
在电力、通信、工业基础建设方面我们碾压美国,按照现在的趋势,他们永远也追不上我们,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为我们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而他们早就去工业化了,我们的AI有着广泛的数据来源、无限的应用空间、强大的电力和基建支持。
你可以看看现在中国的AI在做什么?中国的AI做得都是工业、气象、水利、航天航空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事情。中国“黑灯工厂”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碾压全世界的,每一个黑灯工厂都是一个数字孪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典范,美国吹牛逼搞什么“数字地球”,结果他们的破烂铁路至今都不能“数字化”。
“数字孪生”应用到工业生产制造上,就是仿真模拟,你得用最贴近生产的真实数据,才能模拟出真实的结果。比如算原子弹的威力,你就得模拟一切的初始环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核心在于——“算力用来干什么”?我们的算力用于工业生产、智能制造、水利系统、大气监测、无人交通运输、甚至是军工科研的领域;美国的算力,主要用于文学艺术创作、赛博极乐、远程养殖通稿文案(比如chatGPT和sora)……
所以,胜负早已定下!